楠木軒

趙一曼留給兒子的兩份遺書,為何內容相互矛盾?兒子後來怎樣了?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綜合

(説歷史的女人——第1449期)

在戰爭年代,有許多革命志士因為上戰場或者工作需要,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只有把兒女寄養在親戚或者老百姓家裏。後來這些革命者因為過早地犧牲,以至於出現不少烈士的遺孤。沒有撫養自己的親骨肉,是這些革命者終生的遺憾。但他們犧牲前往往會想到自己的兒女,從而留下遺書,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歉疚,以及對他們的激勵。

但烈士們的這些遺書未必能傳到他們兒女的手裏,因為有的會被敵人毀掉;有的會在後來遺失;還有一種情況是,烈士的子女長大後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的父母是誰,不知道他們的父母是烈士。這都讓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死不瞑目。

筆者曾經撰文介紹過抗日女傑趙一曼的故事(詳見“説歷史的女人第1448期),其中也涉及到趙一曼給兒子遺書的一個情節。就是趙一曼在被日寇槍殺的前一刻,一個日軍軍官走到趙一曼跟前問:“你還有什麼話要講?”趙一曼怒視着對方,遞過去一個紙卷説:“把這些話傳給我家鄉的兒子!”

當時趙一曼遞過去的一個紙卷就是她寫給兒子的遺書。長期以來,大家知道的都是一封遺書,總共不到180個字。但事實上,趙一曼當時給兒子的是兩封遺書,據後來公開的資料顯示,第二封遺書稍長一點,將近200個字。

趙一曼在兩封遺書裏都表達了自己對兒子沒有盡到撫養之責的歉疚,都鼓勵他好好讀書等,但兩封遺書在內容上卻有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那麼究竟什麼地方矛盾,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後來趙一曼的兒子見到遺書了嗎?烈士唯一的兒子後來怎樣了?有沒有辜負烈士的期望?本期解讀。

(一)兩封遺書的異同

趙一曼是在1936年8月2日,在被押往珠河縣的途中的列車上寫下給兒子(小名寧兒)的遺書的。當時她31歲,兒子7歲,但她們母子已經分別了6年。作為一個母親,感覺對兒子虧欠太多了。所以她在自己臨犧牲前,對兒子的思念達到了頂點,她不能不為兒子留下些什麼了。但對於一個即將赴刑場的人,她什麼也不能給兒子留下,她心中的傷痛可想而知!她唯一能留下的只是幾句話,便是寫下遺書——

寧兒: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親趙一曼於車中

這就是最早公開的趙一曼留下的遺書。儘管只有100多個字,但字字含淚,句句泣血,充滿了烈士對兒子的愧疚和殷切的期待,催人淚下……

但後來,人們又發現了趙一曼的第二封遺書:

親愛的我的可憐的孩子:

母親到東北來找職業,今天這樣不幸的最後,誰又能知道呢?

母親的死不足惜,可憐的是我的孩子,沒有能給我擔任教育的人。母親死後,我的孩子要代替母親繼續鬥爭,自己壯大成長,來安慰九泉之下的母親!你的父親到東北來死在東北,母親也步着他的後塵。我的孩子,親愛的可憐的我的孩子啊!

母親也沒有可説的話了,我的孩子要好好學習,就是母親最後的一線希望。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在臨死前的你的母親

這不到200字的文字同樣感人至深,而且,跟第一封遺書不同的是,趙一曼改了開篇的稱呼,把“寧兒”改成“親愛的我的可憐的孩子”,然後才進入主題。這是第一個不同之處。

另外,還有兩處跟第一封遺書寫得很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比如第一處,第一封遺書寫的是“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這裏趙一曼強調了自己的革命事業,即説明自己為抗日而死的。但第二封遺書卻這樣寫:“母親到東北來找職業”,這裏趙一曼並沒有説出自己的身份,沒有説自己是抗日戰士或者革命者,只説自己到東北是來找職業,就是謀生的。

從事抗日等革命工作,跟一般的找職業謀生絕對是兩碼事。因為謀生必須要掙錢,而為革命是不以任何酬勞為前提的,兩者完全不在一個境界,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趙一曼為何兩次説了不同的話?

跟第一封遺書還有一個明顯不同的是,第二封遺書中提到了孩子的父親:“你的父親到東北來死在東北,母親也步着他的後塵。”而第一封遺書根本就沒有提兒子的父親。這是為何?當時趙一曼的丈夫明明沒有死,她為何卻對兒子説他已經死在東北了?對此,後來的專家進行了分析。

(二)趙一曼的隱情

趙一曼是在1935年11月被俘的,直到他犧牲,日寇折磨了她9個月,期間她曾經在別人的掩護下逃生了一次,但僅僅兩天後就再次被俘。在這9個月中,她受盡了酷刑和屈辱,最後她的身體已經嚴重損傷,精神也到了幾近崩潰的邊緣。但毫無疑問,她寫遺書時頭腦是清醒的,思維沒有任何混亂,所以她寫下的兩封遺書也沒有任何問題。但其中互相矛盾的地方又怎麼解釋呢?

據專家分析是這樣的。如今你看到的趙一曼遺書跟其他烈士的遺書有什麼不同呢?恐怕最明顯的是,她的字跡非常潦草,簡直有點“龍飛鳳舞”,不仔細看根本看不懂她寫的是什麼。她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不想讓兒子看明白嗎?顯然不是。其中另有隱情。

在第一封遺書中,趙一曼承認自己是抗日戰士,當然是為了激勵自己的兒子。但第二封卻説自己來東北謀生,找活幹,顯然是有隱藏自己身份的作用。當然這是隱藏不住的。她之所以試圖“隱藏”自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丈夫,所以後面又有了孩子的父親死在東北的話。他是想給日寇一個明確的信息,即自己的丈夫已經死了。因為日寇當然不會善罷甘休,殺了趙一曼,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情報,必定還會繼續尋找別的線索,比如去找趙一曼的丈夫等。而她説她丈夫死了,就是為了保護丈夫。當然只要丈夫活着,兒子以後才會安全;只要丈夫能安然無恙,兒子才不會既失去母親又失去父親,徹底成為孤兒。

夫妻恩愛,母子連心。這就是趙一曼的另一偉大之處。是的,她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而且她也是一位賢妻良母,是一位愛丈夫的妻子,更是一位愛兒子的母親!她不僅愛國,而且也愛家,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多情的女人。她的做法令人尊敬!

那麼趙一曼充滿愛意、煞費苦心的遺書,最終兒子看到了嗎?她的兒子後來怎樣了?

(三)一個悲劇

趙一曼在兒子出生後一年多,因為革命的需要,就把寧兒帶到上海,寄養在丈夫陳達邦的哥哥陳岳雲家了。從此,她再也沒有見過兒子一面。丈夫陳達邦也因為忙於革命工作,也長期沒有跟兒子見面。其實,寧兒出生不久,陳達邦就被共產國際派到法國工作,直到1943年才回國。所以,後來妻子趙一曼的事情他並不瞭解,可憐的寧兒也一直沒有見到自己的爸爸。

寧兒同父親相認已經到建國後了。此時的他起了個大名叫陳掖賢。陳掖賢曾經問過自己的母親是誰,父親只是告訴他,你媽媽是位革命志士,已經為革命犧牲了。陳掖賢並不知道他母親就是趙一曼。

其實他父親陳達邦也不知道趙一曼就是他妻子。因為當時由於革命的需要,趙一曼是化名,並沒有對外公開;而且趙一曼從被俘到犧牲,至死也沒有泄露自己的真名,即便丈夫陳達邦也不知道趙一曼就是妻子李坤泰。況且他長時間在法國工作,回國時趙一曼已經犧牲7年,對許多事都不瞭解。

建國後趙一曼的事蹟才漸漸傳開,但人們並不知道趙一曼究竟誰。當時話劇《趙一曼》在全國影響很大,陳掖賢和父親陳達邦也曾經看過,被話劇的主人公趙一曼深深地感動過。陳達邦還曾對兒子説,你的母親當年也很可能就是這樣光榮犧牲的。

後來,直到五十年代,趙一曼的二姐李坤傑多方尋找自己的妹妹,最後才確定趙一曼正是自己的妹妹李坤泰。當這個消息公開之時,陳達邦才明白趙一曼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妻子!此刻他淚奔如潮,兒子陳掖賢也泣不成聲……

而此時的寧兒,陳掖賢已經二十多歲了。趙一曼給寧兒的遺書在經歷了20年的漫長歲月後終於同兒子相見。

1957年,一直保存在日軍審訊檔案中的趙一曼的遺書,才重見天日。那天陳掖賢跟父親陳達邦來到東北烈士紀念館,父子倆見到了展櫃裏陳列的趙一曼烈士的遺書,二人再次淚流滿面。陳掖賢提出要看看母親的遺書。在徵得工作人員的同意後,父子倆才得到了遺書的複印件。

回到家,陳掖賢仔細地讀了母親的遺言,他失聲痛哭,並用鋼針在自己的手臂上刺下母親的化名“趙一曼”三個字……

自此他發誓,要以母親為榜樣,做為一名大學畢業生(陳掖賢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一定要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所長,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因為陳掖賢是烈士的後代,國家給他發了一筆撫卹金。但被陳掖賢拒絕了。他説,“我不能領這筆錢,我只願在心裏想着我媽媽。”當時,陳掖賢沒有去辦烈士家屬證,並慨然放棄了烈屬的待遇。後來他還對自己的兩個女兒説,不要以為自己是烈士的後代,就覺得特殊,要把自己當普通老百姓看待。

跟母親趙一曼一樣,陳掖賢是個很正直的人。但到六十年代,中國進入特殊歷史時期,陳掖賢因質疑“大躍進”,生活受到挫折,被下放到農村。後來父親陳達邦被迫害,陳掖賢為父親辯護,也受到打擊,曾被關進“牛棚”審查。

由於陳掖賢自小被寄養在伯父家,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和教育,使他形成了十分孤僻的性格,而且自己的生活習慣也不好,比如平常比較邋遢,很不講究,也很不會過日子,不知道精打細算。這給他的生活帶來很大麻煩,比如婚姻上,分分合合,曾經離婚又復婚等等,加上特殊歷史時期對自己造成的精神創傷難以癒合等,導致他精神分裂,於1982年自縊身亡,終年53歲。

趙一曼烈士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親愛的兒子最後會是這種結局。這是一個悲劇,是陳掖賢自己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文/説歷史的女人·花無去)

參考資料:《趙一曼傳》《趙一曼烈士之子的非常人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