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北京時間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記者發稿時,地震已造成70餘人遇難。地震發生後,各方救援力量迅速集結,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爭分奪秒,全力以赴。
一幕幕救援場景,令億萬網友動容:面對湍急的河水,特警隊員用身體和繩索搭起“生命橋”,全力轉移被困羣眾;面對橋樑垮塌,森林消防員自制擔架、木橋,抬傷員過河……
網友留言:“致敬,‘飛奪瀘定橋般的救援’!”
困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
“磨西鎮青崗坪村,災情嚴重!”瀘定地震發生後,四川森林消防總隊甘孜支隊共110人,於5日下午,第一時間到達瀘定縣磨西鎮。
據微信公眾號“新華社”報道,趕到震區後,王紹剛支隊長馬上帶領30人,徒步4公里山路到達青崗坪村。然而,到了現場,救援人員卻發現——橋樑已經垮塌,無法立即趕到對面。
此時,一條河流橫在救援人員和受困羣眾之間。那是一條水流湍急的河,甚至於在上面的村子,都能聽到水聲。河的兩岸之間,有條不到一腳掌寬的管道,這便是當時唯一可能的救援通道。
想都沒想,雅江大隊大隊長張國勝帶領十個人,一邊拉着繩索,一邊小步挪動,通過管道緩緩地向河對岸前進。管道下面,奔騰的河水滾滾流過。
等到了對岸,他們又以最快速度,現場製作了一座簡易的“生命橋”。正是憑藉此橋,救援人員得以對青崗坪村進行搜救。
“因為當時受傷的人比較多,我們就找竹竿,用繩子現場製作成簡易擔架。”甘孜支隊消防員姚強強介紹,當時,有一名頭部受傷的60歲左右老人,“已經昏迷不醒了,情況很危險,我們絲毫不敢耽擱。”
離橋足足有三四公里,救援人員一路小跑,用擔架把傷員轉送至簡易橋,守在簡易橋旁的救援人員接到傷員後,六人一組,再轉傷員送至約4公里外的救護車上。
這4公里,基本沒有正常道路可走,他們走河道、爬山,踩在滿是石子的路上,全程必須又快又穩。救援人員走了近一個小時,才把傷員送上救護車上。他們不敢休息,返回後,繼續轉運傷員,有的消防員跑了五六趟,卻還在堅持。截至9月6日,青崗坪村300餘名羣眾均已安全轉移,其中包括29名重傷員。
消防救援人員不可阻擋的逆行腳步,引發網友關注。在評論區,網友們寫下這些文字:“這真是現代版的‘飛奪瀘定橋’”“困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向你們致敬,救人的英雄們”“感動,了不起的救援力量,用智慧和勇氣架起了‘生命之橋’”。
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報道稱,地震發生後,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以及民兵預備役人員第一時間趕赴受災地區,全力投入搶險救援。西部戰區聯指中心迅即啓動應急預案,並聯動四川省軍區展開災情處置。同時,指令戰區陸軍、戰區空軍、西藏軍區、西寧聯勤保障中心等單位做好出動準備。
叫不醒的娃,老師連被子一起抱走
始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還有教師等羣體。公共視頻畫面顯示,在四川多家幼兒園,當老師感受到發生地震之後,有的扔下碗筷,立即奔向正在午休的孩子,有的迅速行動,一趟趟地領着孩子轉移到安全地帶……
地震到來時的一幕幕,定格下老師們的下意識反應。這背後,不僅有責任擔當,還有臨危不亂的避險意識。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文章介紹,地震發生時,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安特國際幼兒園的孩子們剛剛午睡。幼兒園執行園長韓越和其他老師像往常一樣,正在輪班吃飯,收拾孩子們剛用過的物品。
突然,一陣劇烈的震動打破了午休的寧靜。“是地震了!”來不及多想,老師們立刻放下手中物品,第一時間衝進教室,一邊喊醒午睡的孩子,一邊抱着他們往空地跑。
“趕緊趕緊,不穿了!”有的小朋友還睡眼惺忪,老師乾脆一把抱了起來,還有的老師一左一右抱着兩個孩子。叫不醒的,直接連被子一起抱走,用時1分57秒,127名孩子全部安全撤離。
韓越説,在轉移過程中,不僅有教師參與,在廚房工作的阿姨也自發加入行動。“沒有人在地震中受傷,孩子都已經被家長接走了。”
同樣,“澎湃新聞”客户端的報道,也真實再現了許多學校避險的瞬間:
“孩子們躲避在課桌下,保護好頭部,等地震波完畢疏散至操場。”在自貢市自流井區塘坎上小學,170餘名教職工緊急疏散近4000名小學生。學校負責人介紹,老師們維持秩序以防踩踏,在操場清點人數,5分鐘內學生全部有序撤離。
“不要慌!不要慌!按照順序排!”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餘坪小學發佈的視頻顯示,在地震來臨時,學校老師迅速組織學生從教學樓有序撤離到樓下操場。
在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白鶴灘街道中心學校的老師們感受到強烈震感後,第一時間組織學生有序撤離。網絡視頻顯示,轉移隊伍中有一名學生行動不便,兩位老師輪流採取抱和背的方式幫助撤離。
在看到相關幼兒園、學校迅速轉移學生的視頻後,網友們紛紛轉發、留言:“出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學生,這才是真正的人民教師”“真棒,一看就是老師的本能反應”。
事實上,地震時的臨危不亂,離不開日常的演習訓練。據瞭解,當地很多學校都會定期舉行抗震演練,而且各個學校都會有應急預案。例如,瀘定中學高中部的宿舍、食堂和教學樓便都是圍着操場建的,利於緊急疏散。
師生們也在抗震應急演習中熟悉了逃生步驟:警報聲一響,就把書本放置在頭頂。教室樓層較高的學生,則會迅速地躲進附近桌子下的角落裏避險,待警報聲變化後,分批從教室走出,按照就近原則從疏散通道撤離至操場。
有了這種凝心聚力,沒有什麼坎兒過不去
在地震災難面前,我們看到了抗震救災工作的有序有效,看到了社會各界的守望相助。在危難面前,還有一批平凡而英勇的普通人,選擇用生命守護生命。他們的事蹟,在網絡上匯聚成温暖人心的力量。
“我有多年在礦山上工作的經歷,具備一定的搶險經驗。”在接受網絡媒體採訪時,磨西鎮長征大酒店辦公室主任劉海説,地震發生時,他與其他3名同事正好外出,在瀘定縣城辦事。地震發生後,他第一時間與在酒店的同事聯繫,卻無論如何也聯繫不上。心急如焚的劉海,當即決定趕回酒店參與救援。
從瀘定縣城出發,驅車僅僅40分鐘後,道路損毀就已過於嚴重,只能通過步行走回酒店。“我跟着救援隊,一邊沿路救援,一邊往酒店跑。花了近3個小時才跑回酒店。”劉海回憶。
回到酒店後,顧不得休息,劉海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目前,我們酒店周圍的住房幾乎都無法住人。”他説,長征大酒店在排除險情後,已利用酒店的一塊空地,給多支救援隊和當地受災居民提供物資保障。
據微信公眾號“人民網”《母子平安!瀘定震後首個嬰兒降生》報道,9月5日,因地震突然來襲,磨西鎮一名臨近預產期的孕婦受到驚嚇,且被倒塌牆體砸傷,經甘孜州人民醫院現場醫療救援隊初步判斷,孕婦可能存在胎膜早破,先兆臨產。
一場生死救援,隨即展開。5日,16時許,孕婦成功被接至甘孜州人民醫院。在醫院婦產科、骨科、麻醉科等多科協作下,當日20時51分,伴隨着清脆的嬰兒啼哭聲,一名嬰兒平安降生。該嬰兒成為此次瀘定震後第一個誕生的寶寶,母子平安。
網友“小宋”表示:“寶寶好可愛!瀘定,加油!”網友“Y”説:“願平安,希望聽到的都是這種好消息。”網友“逸筆”説:“災難無情,人間有情!祝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雙向奔赴,共渡難關。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子弟兵逆行衝鋒,也激發起羣眾抗災自救的信心。
中國經濟網文章介紹,地震發生後,磨西鎮蔡陽坪村村民緊急轉移到村委廣場,村民們合力安裝了帳篷,各家都拿出家裏的米麪等食物進行集中分配。看到村莊道路損毀嚴重,還臨時搭建了便橋通往對岸。“昨晚餘震不斷,大家提心吊膽了一夜,都在相互看顧,避免出現意外。看到解放軍、消防員進來,都安心了,都上去幫他們做救援工作。”村民高女士説。
5日,晚9點,當救災物資送達震中磨西鎮海螺溝,現場所有人員排成長隊,齊心協力搬運物資,不少小朋友和穿着校服的學生們也加入了搬運物資的長龍。
“這次救援也是一樣,我們能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正能量,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拼盡全力挽救更多的生命。有了這種凝心聚力,沒有什麼坎兒過不去。”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教導員張勇軍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