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長三角一體化:同下一盤棋 開創新格局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綜合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一年來,長三角三省一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產業融合加速,制度創新成效顯著,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

如今的長三角,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最新數據顯示,長三角高鐵總里程突破6000公里,覆蓋區域內90%以上的地級市。很多企業總部和研發在上海,生產製造在安徽,工程師們坐着高鐵穿梭往來,已經成為長三角人才流動的新現象。

交通基礎設施加快連通促進了人才區域間的快速流動。而隨着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相繼出台,上海、安徽建立起科創合作機制,短短一年多,皖北小城界首就有了2個院士工作站和6個院士科研中心,帶動當地一批產業集羣加快提檔升級。

重大戰略頻頻落地、重大項目密集佈局,為長三角經濟注入強勁動力。前不久,《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獲批,這是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之後,又一個落地長三角的國家重大戰略。去年以來,半導體芯片、車聯網、關鍵戰略材料等一批國家級項目落子江蘇。今年一季度,長三角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8.9%,佔全國比重進一步提升至24.6%,對全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5.1%。跨區域水系治理過去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太浦河流經蘇、浙、滬兩省一市,按照“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的改革思路,江蘇省出台了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等七項舉措,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上海青浦實行聯合河長制,實現了“環境標準統一、環境監測統一、監管執法統一”,原來的“各管一段”變成了“合力治污”。

生態環境加速改善。2020年,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比5年前下降了30%多。333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III類水質及以上比例超過90%。

如今,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一張藍圖管全域”,國內首份跨省域共同編制的國土空間規劃草案已經完成,即將公佈; “一個標準管准入”,投資核准目錄和產業准入標準實現統一,職業資格、技術職稱互準互認;醫保異地結算,跨省公交出行,老百姓切實感受一體化發展的好處與便利。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