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雜誌5月4日文章,原題:世界可能需要中國的規則 副題:華盛頓不應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比北京的更具吸引力 上週對國會的講話中,拜登把雄心勃勃的國內計劃與更有效地與中國競爭聯繫起來。這等於承認美國處於大國競爭新時代。但美中競爭到底是怎麼回事?兩個國家都太大、人口太多且相距遙遠,都沒有對對方的主權或獨立構成真正威脅。如果是這樣,兩國競爭的是什麼?某些方面將是物質性的,兩國都在尋求發展卓越的人工智能、綠色能源技術和生物製藥以及更先進的軍力等。但競爭的主要部分將是規範方面的,他們都在尋求捍衞並促進自認是全球秩序基礎的規則或規範。那麼,誰的規則最終會在全球贏得更大支持?
中國喜歡的世界秩序強調領土主權和不干涉,接受一個存在許多不同政治秩序的世界,並將集體需求置於個人權利或自由之上。相比之下,美國一直提倡基於自由主義價值觀的世界秩序。美國人可能習慣性認為“歷史的弧線傾向於己”,自由理念註定獲勝。然而,不這麼想或許反而是明智的,因為中國青睞的規則可能在許多地方更具吸引力。
首先,世界上大多數政府可能更喜歡這樣一種世界秩序,即讓各國決定自己的政治制度,並認為外人就其境內發生的事施壓是非法的。中國願提供發展援助卻不附加國內改革條件(迥異於西方做法),這對一些國家特別有吸引力。
其次,如果一個更強大的中國尊重這些理念,其他國家就不太擔心中國會支持政權更迭。北京“不相擾”的言論甚至可能讓那些不認同中國製度的國家感到放心。中國願意提供幫助,卻並沒試圖把民主國家變成威權國家。至少目前,一些國家發現這種立場比美國認為所有政府最終都應成為民主政權的立場更具吸引力。
最後,中國的立場不太會有虛偽之嫌。應允許所有國家按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發展的態度,令中國能自由地與民主國家、威權國家進行貿易、投資與合作,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關係,而不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而當美國聲稱捍衞自由主義原則卻支持那些經常違反此類原則的親密盟友時,看起來就是兩面派。(作者斯蒂芬·沃爾特,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