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期是發展自主的階段,幼兒自主發展的願望非常強烈。如果兒童在這個階段沒有學會自我控制,會導致兒童失去自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
剛滿2歲的晨浩明顯與以前不同,比如講故事時不讓別人插嘴。如果我們插嘴,她會很不高興地邊哼邊扭身子説:“嗯——你不講。”“嗯——你不能講。”即使唸錯了也不讓人糾正,如果你糾正了,她就會很不高興。我猜想孩子也許有成人的感覺,如果全部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她會很有成就感,如果是由別人幫助完成的,那快樂就打了折扣
2歲後晨浩的自主性表現在,她想用自己的語言,或自己從故事裏、從詩歌裏學到的語言來表達生活,比如她常説:洗衣機尿尿了、收錄機罷工了、汽車累了、鞋子不願意我穿它了等等。放手,讓孩子自己走
心智篇
晨浩2歲零10天的小編裏還記錄了下面這件事
我牽着她的手出門玩,她説要自己走。但我發現樓梯口上方有根曬衣杆沒有固定住,感覺危險,就沒有尊重她的要求,硬是拉着她快速走出了樓梯口。本來我們已經走出了單元門,可她卻掙脱我的手,跑回樓梯口裏面,再從那兒慢悠悠地走出來。我乾着急地看着她獨自重複了一遍原路程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必須尊重孩子的這種自主要求,否則,孩子可能會花一輩子的時間,來擺脱內化於心的控制型父母。
無論孩子在“78—79歲,狗不合適”的年齡段,還是在青春叛逆期,他們都試圖擺脱父母的控制,爭取寬鬆的空間,增加自主性。1999年國慶節,我們一家三口去黃山旅遊。在蓮花峯的山路上,狹窄的道路上有許多人。我緊緊握住晨浩的手,一點一點地向前走。突然,晨浩甩開我的手,我絆了半步。然後我向一邊望去,山坡那邊有一座懸崖。雖然沒有致命的危險,但它也讓我哭泣,憤怒和悲傷。 我很氣憤地把她塞給她爸爸,一直執著於自己的理由:我在盡力地保護你,你竟然不管我的安危。由於執著於這種單向的想法,在黃山有好長一段時間,我都很傷心。 旅遊回來後,我着實好好地反省了一番:為什麼我有那麼強烈的情緒。父母總是有一種邏輯就是“我愛你,你就得聽我的”。顯然,這不是無私的愛,而是有條件的愛,愛反而成為控制被愛之人的枷鎖了。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或高度看事情,才能更好地與孩子共情。我只要站在虹虹的高度,就能對她感同身受。黃山旅遊時如果讓她自己走,或讓她自己抓着我們的手或衣襟,也許更合適一些 心智篇的放手。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也需要轉變。我們放手的同時,仍然會關注你,發現不良情況會提醒你。我們提醒你時,你無需撒謊,只要你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合適的理由就行。 當然啦,她能找到合適理由的行為,一定是無需撒謊的行為。這次嚴肅的談話後,下一次撒謊時,她振振有詞地説:“因為我怕你才撒謊。”她將過錯推到我這一方,這表明她在心理上有了“長高了一點”的感覺,可以和我平起平坐地爭論了。這正是我想要的。 “你怕我,説明你明知有錯,還繼續犯錯。你是不是覺得很沒有尊嚴?要想被人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你今天沒有自我尊重,所以,爸爸媽媽也不尊重你。懲罰你沒商量。” 助人自助,逐漸地,我們和晨浩都在轉變觀念。我們很滿意虹虹的自尊、自愛、自主。我想只要父母有放手的想法,孩子也會逐漸學會自主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