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打底”讓艾丁湖綻放笑容
本文轉自【法制日報】;
綠色“打底”讓艾丁湖綻放笑容
中國第一低地艾丁湖生態嬗變之路
5月的艾丁湖,充滿詩情畫意:清澈的湖水與成片的蘆葦交相輝映,成羣結隊的鳥兒在湖面上空翱翔,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我今年90歲了,艾丁湖就像我的親人,陪伴着我的一生。”家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高昌區恰特喀勒鄉其蓋布拉克村村民帕塔爾·色拉依丁對艾丁湖充滿感情。然而,帕塔爾的這位“親人”,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曾出現多次乾涸。“如果不是政府的保護治理,艾丁湖早就幹了”,帕塔爾説。
艾丁湖,又名“月光湖”,位於吐魯番市高昌區南部,是我國海拔最低點,也是吐魯番市生態環境變化的晴雨表。
幸運的是,隨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各地遵循的發展路徑。在此指引下,當地政府佈局艾丁湖流域節水、水資源配置、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與生態監測四大工程體系,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生態保護治理、煤窯溝大型灌區、高效節水等項目,一張保護“月光湖”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艾丁湖周邊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已絕跡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尾鷂和鵝喉羚再次出現。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從艾丁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背後,足以看到,一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正愈發清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正在被接續補齊。
打通補水“經脈”
“以前桃兒溝周圍又髒又亂,平時根本沒人去。現在河道修好了,周圍的步道也鋪好了,我和幾個鄰居每天吃晚飯後,都要過來走走,鍛鍊身體。”高昌區葡萄鎮巴格日社區居民阿不都熱依木·依明提高興地説。
如今的桃兒溝,已經從垃圾叢生、蚊蠅亂飛的廢舊水渠,變成了寬敞平整的水泥河道。隨着近日開閘放水,奔騰的渠水通過這條新修建的河道,開始向已經“渴極了”的艾丁湖補水。
桃兒溝的變化,得益於2019年實施的高昌區桃兒溝水資源配置及生態綜合治理工程。
上接第一版 而這一工程只是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項目中的一個子項目,每年可向艾丁湖補水600萬立方米。
作為拯救艾丁湖的“希望工程”,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項目計劃總投資36億元。大手筆的背後,是政府改善艾丁湖生態環境的巨大決心,更説明改善艾丁湖生態環境已刻不容緩。
艾丁湖,是我國西北唯一富含硝酸鹽的鹽湖,周邊分佈着世界上最大的駱駝刺生長地,是吐魯番市生態環境變化的晴雨表,直觀反映着吐魯番盆地整體生態變化。
資料顯示,艾丁湖主要補給水源為流域內14條河流的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不過,隨着上游用水的大量增加、流域地下水開採量逐年增大等原因,流入艾丁湖的水量逐年減少。目前,僅有白楊河能夠季節性補給艾丁湖,其他主要河流地表水除較大洪水外均不能流入艾丁湖。
“由於不少泄洪渠、輸水渠常年失修、堵塞或損毀較為嚴重,導致每年多餘的水量無法及時流入艾丁湖。”吐魯番市水利局黨組書記拜建軍介紹説,這就導致艾丁湖周邊生態狀況持續惡化,土地荒漠化加劇,風災、鹽(沙)塵加重,嚴重影響周邊區域居民生存環境,大部分農田由於土壤高鹽鹼和水質惡化而不宜人類生存。
2014年11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完成《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規劃》(2013-2025年),包括建立和完善節水、水資源配置、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與生態監測四大工程體系。
拜建軍指出,“補水,是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的一個重要關鍵詞”。必須通過改造和新建,將泄洪渠和輸水渠道打通並有效串聯起來,使14條河流的水量在保證農業灌溉的前提下,多餘的水能夠通過渠道流入艾丁湖,為艾丁湖補水。
於是,水資源管理系統及農田水利設施、大河沿水庫至塔爾朗引水、桃兒溝水資源配置及生態綜合治理、大草湖中型灌區配套改造、柯柯亞大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工程被陸續上馬實施。
在拜建軍看來,隨着《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規劃》的逐步實施,艾丁湖生態補水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在逐步恢復。
念好“節水經”
5月15日早上,在一家企業上班的市民金慧到單位後,先將暖瓶中剩下的水倒入水房的桶裏,然後用這些水開始洗抹布和拖把。
金慧告訴記者,以前沖洗拖把都是直接打開水龍頭,但這樣做太浪費水。後來單位要求大家儘量用回收或者喝剩下的水洗拖把。“我們都很支持這樣的節水做法,只有大家真正有了節水意識,才能達到節水目的。”金慧説。
如今,在火洲吐魯番,惜水愛水節水已經成為吐魯番各族羣眾的自覺行動。
拜建軍説,艾丁湖之所以會成為季節性湖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艾丁湖流域水資源嚴重超載,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因此,保護艾丁湖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保證經濟社會用水量的情況下,最大限度控制用水量,努力建設節水型社會。”
據瞭解,為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做好退地減水及農村、城市、工業等節水工作,吐魯番市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制定《吐魯番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吐魯番市水功能區管理辦法》《吐魯番市用水總量控制方案》等,不斷健全完善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
與此同時,完成各區(縣)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分解工作,並將用水總量控制目標、地下水用水量目標和用水效率目標納入各級政府政績考核體系。
針對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吐魯番市大力實施水權水價改革,利用市場調配達到節約用水、減少用水總量、優化用水結構、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一份可喜的數據是,截至目前,全市年用水量較2012年減少1.53億立方米。“建設節水型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拜建軍説,這就要求念好“節水經”,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開展全民節水行動計劃,全力推進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工作。
打響“保衞戰”
在一張藍圖指引下,當地大力開展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全力恢復艾丁湖區域生態系統,打響了一場“月光湖保衞戰”。
建設服務於艾丁湖水生態環境保護的“降水-蒸散發-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前端監測管制體系和數據收集管理的水資源綜合管理信息化平台。
新建土壤墒情監測點48處、井電雙控計量點3103處、明渠流量計量點473處、管道流量監控點38處、荒漠區生態監測點9處、艾丁湖湖面水位監測點1處、艾丁湖入湖流量監控點4處,鬥農渠進行防滲改造104.74公里。
“通過綜合施策、系統治理,艾丁湖水面積已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內乾涸時長較往年明顯減少,濕地功能得到極大改善。”拜建軍介紹説,濕地公園內植物由11科18屬23種增加到11科24屬29種,脊椎動物由4綱9目20種增加到4綱12目23種,已絕跡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尾鷂和鵝喉羚再次出現,多年未見的天鵝、野鴨、大雁數量大幅增加……
拜建軍告訴記者,隨着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規劃的逐步實施和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艾丁湖區域生態系統穩定性和自我修復能力顯著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但這只是階段性成果,艾丁湖的生態環境依然很脆弱,要想徹底改變這一局面,我們任重道遠!”拜建軍説。
據悉,吐魯番市水利局已委託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開展《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十三五項目”實施效益評估》工作,並爭取資金實施剩餘工程項目。
事實上,從城市到鄉村,從大漠到水鄉,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一條超越傳統增長模式的綠色發展道路正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記者 侯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