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説南絲路 54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③

話説南絲路 54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③

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 文/圖

古道的形成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原生古道,二是轉型古道。

原生古道,是指一開始就伴隨馬幫、背夫和騾隊的出現,被硬生生踩踏出來的古驛道,比如雲南到西藏的滇藏道和四川到西藏的川藏道這兩條大“茶道”,就是被馬隊、商隊經年累月一步步開拓、踩踏出來的,其必經地橫斷山脈早先並沒有成型的遠征古道,最多隻有一些局部古道為軍事行動所開拓。

為軍事行動所開拓的原生古道十分普遍,舉兩個例子:一是小金縣的懋綏道,就是乾隆打大小金川時開闢的,沒有這場戰爭就可能沒有這條古道。懋綏道的路線很長:從懋功(小金)縣城經新橋塘、僧格宗、王家寨、黃草坪、崇化屯、獨松到綏靖屯,全長170 公里。

話説南絲路 54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③

還有,三國鼎立之時,蜀漢以南,今貴州大部分、雲南、四川大渡河以南及廣西北部邊緣地區,合稱“南中”。223年,劉備死於白帝城,南中地區形勢突變,四郡豪族舉兵反蜀。

諸葛亮親率兵馬分三路進軍南中,打了幾次大戰,南中得到平定,三路大軍匯合於滇池(今雲南普寧)。叛亂平定後,諸葛亮考慮到因交通不便差點影響了戰事,他決定建立以成都為中心通往建寧(雲南味縣,今天的曲靖市)、牂牁的交通網路,為的是“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故諸葛亮《出師表》才會有“南中以定,兵甲以足”(常璩《華陽國志·南中志》卷四,商務印書館,1939)。這説明,諸葛亮平叛南中,不僅取道於這一時期的滇黔古道,而且在南中治理上注重道路交通的恢復和建設。

古道的形成還有一種情況:轉型古道。歷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隴蜀道、蜀道、零關道、五尺道、蜀身毒道、鹽道等功能不一的驛道,它們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存在,只不過由於民族文化的衝突而經常處於中斷或無人問津的狀態。唐宋以後,隨着茶馬交易的興起以及南絲之路的興旺,這些古道得到激活並迅速轉型為網絡幹道。

話説南絲路 54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③

這當中,古鹽道(也叫“川鹽古道”)的轉型作用,是最不能忽略的。

鹽有兩大作用,一是維持人類的生存,一是保存食物。人類進入農耕社會以前,通過狩獵得到的動物,其體內含有一定的鹽分,那時候人對鹽源的需求還不很迫切。進入農耕社會後,人類更多地開始依賴植物而生存,原本從獵物中吸取鹽的機會越來越減少了,不得不尋找鹽源、獲取食鹽,以補充身體的需要。

糧食果子的採集和生產、牲畜的飼養、衣服的製作、水的引取, 大都可以近距離進行,但鹽產地並非每處人羣聚居地都有(如貴州就不產鹽);即使有鹽源, 也不是每處人羣聚居地的主人,都有能力自己去開採,於是只好到較遠的地方獲取。這樣,連接人羣居住地和鹽源的古道網絡就開始出現,也就必須有古道直接或間接地通向鹽井、鹽池、鹽田,而這些古道還必須保持暢通,更不可能長期中斷。

換句話説,鹽道是最早的必不可少的運輸古道。

話説南絲路 54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③
樂山西壩鎮老街,這裏過去是川鹽古道 李貴平 攝

從時間上看,鹽運古道的出現,比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出現的時間要早得多。大量考古工作發現,人類早在公元前6000多年就開始從鹽水中提取食鹽。鹽業在中國出現很早,到漢代已經相當發達。山西運城附近的解池鹽田至少在公元前6000到公元前4000年前已經存在(未完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5 字。

轉載請註明: 話説南絲路 54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