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態保護警鐘長鳴:全球海洋治理中國在行動

  海洋環保,環境治理向深層拓展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廣袤的管轄海域和豐富的海洋資源的中國,海洋事業發展進步取得矚目成就。不容忽視的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也面臨海洋生態災害頻發等帶來的壓力和挑戰。

  近日,國家海洋局組建了首批國家海洋督察組,進駐遼寧、海南、河北、江蘇、福建、廣西6省(區)。這意味着,升級版的監管正向海洋開發領域拓展,也意味着,中國環境生態治理從陸地到海洋,全面加強。

  美麗中國離不開美麗海洋。垃圾了 2016.3.18日" href="/zh-mo/leisure/TokHfboyrC.html">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海洋生態保護警鐘長鳴:全球海洋治理中國在行動

  “海上仙山”山東長島確立“生態優先”發展理念,着力將長島建設成為生態旅遊度假島。郭緒雷 攝

  全球海洋治理:中國在行動

  ――海洋環保,環境治理向深層拓展之一

  半月談記者 黃筱 張建松 鄭瑋娜 張旭東 秦華江

  我國是海洋大國,千百年來,我們的先民深耕大海、揚帆遠航,創造了綿延不息的中華海洋文明。近年來,我國在海洋生態環境治理上不斷前行。

  生態優先:讓海洋休養生息

  在養護海洋方面,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頒佈第一部《海洋環境保護法》開始對此作出了不懈努力。在海洋開發過程中,更是遵循“海洋生態保護優先”理念,以減少人類活動對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造成的不良影響。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相繼出台或修訂了《海洋環境保護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島保護法》《深海法》等法律,以及《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等20餘部配套法規,為加強海洋生態保護提供了較為完善的法律體系。

  為促進海域的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我國於 2001年頒佈實施的《海域使用管理法》,確立了海洋功能區劃和海域有償使用兩項基本制度,通過海域有償使用體現資源環境內在價值,並將繳納的海域使用金用於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

  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我國在海洋空間資源利用方面已形成了完善的制度體系。目前正在啓動新一輪海洋功能區劃修訂編制,將進一步提高保護類、保留類海洋生態空間的佔比和管理要求。

  採訪中半月談記者瞭解到,隨着多年來海洋捕撈業的快速擴張,沿海地區一些地方面臨着捕撈產能過剩、漁場秩序混亂、海域污染加劇、漁民轉產困難等問題。

  今年初,農業部發布通告,要求我國各海區休漁期普遍延長1個月,休漁時間不少於3個月。這個堪稱“史上最嚴”的休漁制度是為“讓海洋更好休養生息”,這既保護了海洋資源,又維護和保障了漁民長遠利益。

  在江蘇,今年8月制定出台海洋漁業相關專項行動方案,加強海洋漁業生態文明建設。專項行動方案的舉措包括:壓減重點湖泊網圍養殖規模,壓減海洋捕撈漁船,推進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實施,推進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推進水產健康養殖,推進海洋捕撈裝備更新升級,提升海洋與漁業生態修復能力,提升海洋與漁業生態保護執法水平。

  在浙江,2014年啓動了漁場修復暨“一打三整治”行動,通過打非治違、減船轉產、增殖放流等綜合施策,目前,當地主要經濟魚類資源發生量正逐步呈現出增長趨勢。

  我國還大力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努力實現由點狀保護、政府單一投入向面狀保護、系統修復、多元投入轉變。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林山青在今年6月舉辦的聯合國海洋大會上説,中國將繼續貫徹“生態優先”的理念,加強沿海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對濱海濕地、紅樹林、珊瑚礁等關鍵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降低海洋和陸上活動產生的污染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各領域成果豐碩。目前,全國海洋環境監測機構總數達235個,近5年新建國家級海洋保護區40處,累計修復岸線190多公里,修復海岸帶面積6500多公頃,修復恢復濱海濕地面積2000多公頃。

  今年8月,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工作人員在海南三亞近海海域考察時,偶遇並拍攝了近百隻海豚在大海中嬉戲:一羣海豚在浪花裏不斷跳躍前進,時而一隻海豚一馬當先,時而三兩隻並排遊玩……

  生態紅線:環保從陸地延至海洋

  生態紅線是我國近年環境治理領域重要制度之一。現在,這一紅線從陸地延伸到了海洋。

  《國家海洋局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在全國建立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將重要、敏感、脆弱海洋生態系統納入海洋生態紅線區管控範圍並實施強制保護和嚴格管控。

  2013年12月,山東下發省政府令,率先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渤海海洋生態紅線劃定技術指南》提出,“渤海生態紅線的目標是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0%,至2020年海水水質達標率不低於80%,生態紅線區陸源入海直排口污染物排放達標率100%,陸源污染物入海總量減少10%至15%。”

  浙江省編制了海洋生態紅線劃定方案,把重要海洋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和生態脆弱區等劃為生態紅線區,劃定海洋生態紅線面積佔全省海域總面積的比例達31.72%。

  海洋生態紅線保護是一種剛性制度。一方面,它可以抑制人們對海洋無節制開發的衝動,確保海洋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另一方面,海洋生態紅線的劃定,並不是禁止開發,而是通過科學調研合理劃分區域,實現更加精準、高效的開發。

  目前,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已經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北海區海洋環境公報》顯示,近5年來,渤海海水環境質量總體呈變好趨勢,夏季第一、二類水質海域面積比2012年增加了16520平方公里。

  專家表示,海洋生態紅線要實現保護目標,成為人們不敢輕易逾越的“高壓線”,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只有在深化認識和管理到位的基礎上,海洋生態紅線才能牢不可破。

  海洋督察:海洋監管全方位升級

  8月22日,國家海洋局組建的首批國家海洋督察組進駐遼寧、海南,開展以圍填海專項督察為重點的海洋督察,重點查擺、解決圍填海管理方面存在的“失序、失度、失衡”等問題。

  當前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不斷推進,對海洋資源的需求持續增長,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海域海島資源開發粗放低效,海洋環境局部惡化的問題,這些問題逐漸成為我國海洋可持續發展的短板。針對此,海洋督察重拳出擊。

  海洋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海洋強國建設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是海洋領域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海洋督察方案強調,堅持問題導向、依法依規,將海洋督察作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抓手,推動地方政府落實海域海島資源監管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定責任,加快解決海洋資源環境突出問題,促進節約集約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近年來,隨着沿海地區海洋開發密度、強度加大,海洋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凸顯,現有分散的行政監督制度難以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國家海洋督察完善了政府內部的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落實了主體責任。

  根據安排,第一批國家海洋督察組共分6個督察組,在遼寧、海南督察後,陸續進駐河北、江蘇、福建、廣西。可以預見的是,隨着海洋督察的全面啓動,海洋監管也將全方位升級,未來肆意破壞海洋生態、攫取經濟利益的行為將得到有效遏制。

海洋生態保護警鐘長鳴:全球海洋治理中國在行動

  2016年6月,大片滸苔侵入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灣入口附近,沿岸一帶被“綠潮”包圍。

  透支海洋“元氣”不可為

  ――海洋環保,環境治理向深層拓展之二

  半月談記者 張旭東 黃筱 鄭瑋娜 張建松

  海洋是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國家海洋局今年3月發佈的《2016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指出,2016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基本穩定,近岸海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這些狀況警示我們,保護海洋生態我們仍須努力。

  海洋生態保護警鐘長鳴

  今年4月開始,黃海淺灘區開始出現零星漂浮綠藻,這已是黃海滸苔綠潮連續11年暴發了;進入6月,同時又出現了馬尾藻金潮和米氏凱倫藻赤潮,黃海“三潮”齊發。從高空看去,綠、黃、紅色藻類漂浮在黃海海面上,就像是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但它並不美,它是藍色“母親”哭泣的眼淚。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説,黃海綠潮、赤潮和金潮的出現,原因很複雜,從大的方面來説有兩方面:一是海水富營養化,二是全球氣候變化,哪種因素起到的作用更大目前尚不清楚,但是人類活動導致海水富營養化的責任不可推卸。

  除了“彩潮”來襲,“海洋PM2.5”也是海洋環保一大勁敵。

  微塑料和海漂垃圾被稱為“海洋裏的PM2.5”,直接影響海洋生物,間接影響人類。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被遺棄在海洋,佔海洋垃圾的80%。這一趨勢如果持續下去,預計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總重量將超過魚類總和。我國微塑料和海漂垃圾污染現狀也不容忽視。

  今年7月,我國第8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啓航。科考隊領隊徐韌表示,我國已在特定海域開展了微塑料監測,將首次在北極和亞北極海域獲取海洋微塑料樣品。

  近年來,圍海造陸在沿海地區較為普遍。國家海洋局2016年向社會公佈的《2015年海域使用管理公報》顯示,2015年全國共計填海造地1.11萬公頃,同比增長13.19%。一些地區“失序、失度、失衡”填海,不僅使大陸海岸線縮減,而且破壞了海岸動態平衡。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今年7月底向遼寧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近年來遼寧全省大規模違法圍海、填海問題突出。一罰了之、以罰代管,由於處罰金額遠遠低於填海所得,實際鼓勵和縱容了違法圍海、填海行為,導致海洋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2016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指出近岸海域存在4大環境問題: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嚴重;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實施監測的河口、海灣、灘塗濕地、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76%處於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其中,杭州灣、錦州灣持續處於不健康狀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狀況無明顯改善;海洋環境風險仍然突出。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須破除障礙

  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洋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有開放性、流動性、末端性等顯著的特點。海洋生態環境問題成因複雜,既受地理區位、自然條件等客觀因素影響,也與人類活動、治理水平密切相關。從工作推進來看,亟須解決三個方面問題。

  一是部分配套政策法規滯後。如岸線保護、利用、違法處置仍停留在政策性文件層面,執法缺乏依據;海域(海島)資源儲備、違規和閒置資源收回以及海洋資源用途管制、有償使用、生態賠補償、環境綜合治理等制度體系尚未健全,制約了生態、集約、高效用海。

  二是標準要求不統一。近岸海域海水主要超標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而地表水控制的主要指標為氨氮和化學需氧量,現有的污水處理技術往往是將氨氮轉化為其他形態的氮,導致雖然陸源氨氮總量大幅削減,但入海的總氮排放量並未得到有效削減。海陸水質監測標準不統一,直接制約了海陸聯動治污機制的形成。

  三是治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一方面,各級政府是海洋環境治理的單一主體,治理與保護的形式仍以行政和法律等管制手段為主,政府主導、公眾參與、全社會協同的長效機制還未完全建立;另一方面,部門間的協同有待強化,海洋環保投入有待進一步加強。

海洋生態保護警鐘長鳴:全球海洋治理中國在行動

  6月6日,福建省連江縣黃岐鎮海上環衞工人在黃岐國家中心漁港內清理海漂垃圾 姜克紅攝

  多管齊下提升海洋生態治理水平

  “要進一步健全海洋生態治理體系,完善海洋生態法治保障,建立海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形成基於生態系統的海洋綜合管理體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平認為,應着眼海洋經濟綠色轉型,積極培育綠色、低碳和循環海洋產業,進一步推進海洋生態修復,強化海洋生態監測;強化科技、人才、資金作用。同時全面提升海洋生態治理能力,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由“管海”走向“治海”。

  專家表示,要想改善海域污染狀況,就需要從根上治理,從污染源頭上解決問題。不管是對政府部門而言,還是對企業來講,對於海洋環保都應高度重視,並且落實可行的補救措施和防範措施,對已經被破壞的海洋環境進行修復。

  據悉,2010年以來,我國規劃整治修復岸線270餘公里;修復沙灘約130公頃,恢復濱海濕地5000餘公頃;種植紅樹林160餘公頃、翅鹼蓬約1100公頃。通過成片保護、系統恢復,遼河口等重要濕地正在逐漸恢復其原本的生態結構和功能。

  專家建議,應該進一步完善海洋環境監管工作,同時,企業應該提高自己節能減排的生產技術,尤其是對於生產廢物處理,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行,切實減輕對海洋環境的污染。

海洋生態保護警鐘長鳴:全球海洋治理中國在行動

  6月5日,“海上安全及防污染綜合處置演習”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水域舉行。這是海上清污船向“污染海域”噴灑消油劑

  科技興海,未來有無限可能

  ――海洋環保,環境治理向深層拓展之三

  半月談記者 鄭瑋娜 黃筱 張建松 張旭東

  科技的進步,讓海洋治理進入新階段:強化海洋生態監測,推進海洋生態修復,發展海洋經濟,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未來,科技興海有無限可能。

  科技監測佈下“天羅地網”

  對海洋認知,觀測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手段,從原始的肉眼觀測到如今的智能化浮標、水下滑翔機、自動觀測站、岸基雷達和衞星遙感等,人類對於海洋的觀測正在逐步實現立體化,這是使得海洋“透明化”的關鍵之舉。在諸多觀測手段中,衞星遙感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在海洋環境監測預防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據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李曉明介紹,衞星遙感的特點就是觀測的面積比較大,通過衞星遙感可以發現海洋的變化,清澈的海水在衞星遙感中有特定的光學屬性,一旦發生異樣,通過衞星遙感立即就可以發現。通過這個可以判斷藻類的濃度和覆蓋面積有多大,甚至可以計算出海水裏浮游植物的種類。

  衞星遙感還可以在海岸帶的保護上發揮作用。在填海方面,海洋的動力環境改變運動狀態後,會造成泥沙的淤積,海岸帶的侵蝕。為此,填海前期要進行科學的論證和評估,首先要通過海洋數值模型來模擬預判填海項目將會給海洋帶來的影響,隨之實施的過程中要定期跟蹤衞星遙感的數據,從而判斷出對海岸帶和周邊的影響,通過不斷調整,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通過衞星遙感還可以獲取海洋動力環境和生態環境的信息。可以説,未來衞星遙感在海洋環保方面發揮的作用是越來越大。

  為了監測與預警赤潮,2011年國家“863計劃”啓動了“重大海洋赤潮災害實時監測與預警系統”項目,取得豐碩成果。目前,東海區已形成由衞星遙感技術、預警預報技術、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立體監測系統組成的“天羅地網”,實時監測與預警赤潮。

  據悉,鑑於近年來由外來種入侵引起的突發性災害已在我國海域多次發生,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與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等多家單位,已聯合開展“外來種風險評估項目”研究。計劃通過掌握外來種入侵風險評估方法,建立多項外來種快速檢測技術,研製可移動的壓載水生物入侵風險應急防控技術裝置,將海洋裏那些“不速之客”,阻擋在外。

  技術支撐海洋生態治理

  除了在監測預警方面,在海洋污染治理方面,科技也發揮了支撐的作用。

  在赤潮治理方面,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團隊研發出了一種改性粘土治理技術,即將一種改性粘土撒入水中,不多久,赤潮便被“吞噬”並自然沉底。

  用天然礦物治理赤潮的方法最早由日本科學家提出,其原理是天然礦物與導致赤潮的微藻結合後產生絮凝沉降效應,從而將水體表層的微藻沉到水底,達到赤潮治理效果。在此方面,韓國也做了大量研究。他們最初用天然粘土,但用量巨大,每平方公里需要100噸到400噸的量,資源消耗過大、成本難控、淤積嚴重,給大規模推廣應用帶來了困難。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團隊以提高粘土絮凝藻華生物細胞效率為主旨,開展粘土表面改性研究,首創性地提出了“粘土表面改性理論”,即通過表面改性手段,增加粘土顆粒與微藻顆粒間的絮凝效率,以達到更好的治理效果。更重要的是,這種改性粘土用量僅為日本、韓國的1/10至1/100,便於推廣。

  今年5月,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發的改性粘土治理赤潮專用噴灑設備,通過專家驗收。

  在生態治理方面,不能不提到智能技術。“智能技術的廣泛、深度使用使得環保造假越發困難,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信息化技術交叉印證,使弄虛作假在智能技術多維度的視角中無處遁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平認為,通過搭載大數據模型和物聯網技術,能實時掌握監管區域內各排放企業的產污、治污、排污情況,並對企業的排污行為進行分析,及時發現違規行為併發出預警。互聯網信息的公開和透明化,讓資源環境壓力大的低端產業捉襟見肘。

  海洋科技無處不在

  隨着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開發利用海洋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開發利用手段單一帶來的侷限性,更高層次的利用本身就是一種保護。

  以潮流能為代表的海洋能是理想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享有水下能源“金礦”、“藍色的油田”之譽,近年來越來越受到歐美髮達國家的普遍關注。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大型化研發和商業化應用,更是各國科學家着力攻破的世界性難題。

  今年1月12日,國家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項目(一期)在浙江舟山通過專家驗收。該項目破解了海洋潮流能穩定發電的技術難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海洋潮流能發電併網的國家。

  曾經,世界最大的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裝機容量僅1.2兆瓦。如今,我國的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裝機容量達到3.4兆瓦,創造了“世界之最”。該技術大幅提升了我國海洋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海洋環境保護的水平。

  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裝機容量最大的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項目總工程師林東介紹:“3.4兆瓦的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併網發電後,預計年發電量可達到600萬千瓦時,相當於3000户人家一年的生活用電。”

  《全國科技興海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有利於創新驅動發展的科技興海長效機制。推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規模化,推動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工程化,推動海洋新材料適用化,推動海洋漁業安全高效化,推動海洋服務業多元化……一項項新舉措正在實施;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技術應用,強化海島保護與合理利用技術應用,強化基於生態系統的海洋綜合管理技術應用,強化海洋環境保障技術應用,強化極地、大洋和海洋維權執法技術應用示範……一項項新技術正在應用。

  相信隨着科技的發展和科技應用的推廣,我國的海洋生態治理必將邁上新台階,取得更大的成就。

海洋生態保護警鐘長鳴:全球海洋治理中國在行動

  2016年6月5日,志願者在海底撿拾垃圾

  呵護蔚藍,有你,有我

  ――海洋環保,環境治理向深層拓展之四

  半月談記者 黃筱 張旭東 鄭瑋娜

  面對浩瀚的大海,環保是一個大工程,僅靠政府行動遠遠不夠,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參與。環保是場持久戰,我們相信,在全社會的參與下,未來的海洋會更藍。

  舟山老漁民:

  自掏150萬海上撈垃圾

  黢黑的膚色,手上還有不少碰破的傷疤,紅色作業服上印出一塊塊雪白的鹽花……隨着馬達聲漸近,一艘名為“滄海9”的小船靠近浙江舟山嵊泗漁政碼頭停泊,明黃色的駕駛台,大紅色的船身,船身上寫着“海洋環保”四個字,甲板上還堆放着一大筐垃圾,年過半百的船主楊世釵走上岸和熟人們揮手。

  “雖然我文化不高,但我明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靠海生活就要保護海洋。”楊世釵是浙江舟山嵊泗唯一一艘民間自發打撈海面漂浮垃圾的船舶主人。

  楊世釵來嵊泗已有近20年,在積攢了一些資本後,他於2005年開了家清艙公司,專門回收船舶殘油、油污水。在這期間,他看到嵊泗海面上漂浮的垃圾越來越多,作為“新嵊泗人”,老楊急了:“再這樣下去,海里的魚蝦可都活不成了!要是有一艘船,專門處理海面漂浮垃圾多好!”

  聽説楊世釵要造船撈垃圾,身邊的親戚朋友都不理解。有人勸他:“你幹嘛多管閒事?”可老楊認為,這事得有人去做,而他願意去做。

  2016年5月,歷時8個月耗資53萬元的“滄海9”小船成功下水。除了特殊天氣和船員病假,“滄海9”每天都出海,風雨無阻。運行一年零三個月,小船已經打撈處理了近1400立方米的垃圾。“去年用掉了4000多個垃圾袋,今年也已經用了3000多個了。”老楊説。

  船員工資,加上柴油、船舶維護保養等,打撈垃圾一年需要支出70多萬元,老楊目前已投入近150萬元。

  “現在公司生意不好,負擔小船的費用有點吃力了,但我會堅持到底。我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就是再幹10年。我願意盡我最大的努力,讓海洋垃圾清理船發揮應有的作用。”楊世釵打趣説,滿60歲了就“告老還鄉”。

  “中國海島很多,靠我一個人遠遠不夠,希望大家都能加強環保意識,共同保護身邊的這片海。”楊世釵説。

  範衞防:

  女海洋觀測員35年堅守孤島

  在山東半島北端、渤海深處有一座面積僅有2.6平方公里的孤島叫北隍城,地處渤海海峽“咽喉”,東臨黃海,西靠渤海。北隍城雖是“彈丸”之地,但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被稱為“渤海第一哨”。在這個沒有淡水的小島上,有一個瘦弱身影,奮戰在海洋觀測第一線,她是國家海洋局蓬萊海洋環境監測站女海洋觀測員範衞防。

  1982年參加工作的範衞防,35年如一日堅守在偏遠艱苦的北隍城,每年有5至6個月在島上值班,每天定時測量海水温度、鹽度、海浪、氣温、濕度、氣壓、風速和風力等,以及各種海洋自然災害和污染情況。

  從陸地乘船到北隍城島需要七八個小時。“幾乎所有去北隍城的人都會暈船,男的都暈得厲害更別説是一個弱女子。”蓬萊海洋環境監測站站長宋龍昌説。

  在北隍城島,冬季頻繁出現大風天氣,巨浪滔天。遇到極端天氣,水文觀測的危險性很高,而每遇到惡劣天氣,都要加密觀測,一小時一次。曾經有一次,浪高達8米,水文觀測點被洶湧的海浪猛烈拍打,但她深知惡劣天氣觀測數據的重要性,當她完成觀測任務,回到值班室渾身已經濕透……

  即使在懷孕至臨產期,範衞防也未間斷值班觀測工作。從值班室到觀測點是段山路,道路很窄,全是亂石。懷孕期間一次值班時,又遇上大風雪,路被雪封住了,範衞防幾次從雪地裏跌倒又爬起來,跌跌撞撞地爬到觀測點。

  就是這樣,八點、十一點、十四點、二十點四次來來回回,範衞防按時保質完成了值班任務。

  在北隍城海洋監測站建站之初,範衞防的父親範國滿就在島上工作,為海洋監測事業默默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記憶中,父親很少回家。”如今的範衞防也同父親一樣。為丈夫孩子洗衣做飯,陪伴老人嘮嘮家常,對範衞防來説都是奢望:“我跟丈夫相聚的時間很少,孩子今年已經25歲了,跟我在一起的時間也很少。孩子小時候經常生病,我也不能陪在身邊,都是婆婆照料着,感覺對家裏人虧欠很多。”

  藍絲帶協會:

  守衞海洋的“藍精靈”

  每逢節假日,在三亞的各大海灣景區裏,除了蔚藍的大海和金黃的沙灘,還有一羣沿着沙灘撿拾垃圾、宣傳環保的“藍精靈”。他們是守衞海洋的“藍絲帶”。

  據不完全統計,這羣來自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的志願者,在10年時間裏,組織了有關海洋環保類活動1000多次,向上千萬的公眾傳播海洋環保理念。

  82歲的羅九如一頭花白的短髮,一副金邊半框眼鏡,步伐緩慢但穩健,目光堅定,講起話來中氣十足。2003年,她從國家海洋局退休後便來到三亞生活,也為三亞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奔走呼籲了14年。為了海南乃至全國的海洋環保事業奔走不息,為保護珊瑚吶喊,海岸線上佈滿了這位老人的足印。

  她同時也是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的發起人之一,是籌備組成員。2007年,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在三亞成立,協會是以海洋保護為主題的民間公益性社會團體。協會聯合創始人孫冬提出的協會宗旨“保護海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現已深入人心。

  大學生羣體和青年企業職工是這羣“藍色衞士”的主力軍。“藍絲帶”已經在海南、青島、大連等全國27所高校設立服務社,同時,“藍絲帶”還利用會員企業機制,吸引了40多家會員單位參與海洋環保。目前協會註冊志願者超過5000名,社會上的志願者則超過20000人。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秘書長孟佳燁介紹説:“海洋環保不僅僅是公益活動,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只有環保做好,才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的作用,就是在現有條件下,儘自己的能力去喚起居民和遊客的環保意識,發現和解決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環境破壞問題,找到生態和發展的一個平衡點,讓城市走向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專家表示,新媒體的興起,特別是微博、微信等新興社交媒體的普及,使公眾監督權利的行使更為靈活和便利,為公眾參與生態治理提供了更及時的渠道和更廣闊的平台。“人人都是觀察員,人人都是監督員,人人都是環保員”的理念正逐漸成為現實,有了更多公眾的參與,海洋環保才能擁有更加堅實的基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76 字。

轉載請註明: 海洋生態保護警鐘長鳴:全球海洋治理中國在行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