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公益”為愛心加温 互聯網公益改變了什麼?

  “指尖公益”如何為愛心加温

“指尖公益”為愛心加温 互聯網公益改變了什麼?

  左圖:今年“99公益日”北京“公益集市”上,觀眾與公益組織互動。

  下圖:參加近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的歐盟代表在瞭解“螞蟻森林”項目。 陳 靜攝

  今年9月8日晚,成都網友“上官無痕”發了一條微博,要送出一張演唱會門票。她寫道:“免費贈送,但需要用騰訊99公益捐款憑證來換,要求捐款金額為260元及以上,如果還沒捐,可以向‘聽障兒童康復訓練計劃’捐260元。”

  和她一樣,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在這段日子裏參與了大大小小的公益項目。9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中華慈善日”。互聯網公益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9月7日,在騰訊“99公益日”活動的第一天,頭一分鐘就收到網友善款860萬元,全天捐款人次543萬,善款金額3.06億元,用一天時間就打破了去年紀錄,三天活動,總計善款金額超過13億元。阿里巴巴則從9月5日到10日舉辦了首屆“95公益周”,共有2.7億人次參與公益行動。

  “指尖公益”不斷為愛心加温。去年8月底,民政部指定騰訊公益、淘寶公益、螞蟻金服公益、新浪微公益等13家平台為首批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台。今年上半年,這13家平台為全國兩百多家擁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及其合作伙伴發佈募捐信息超過1萬條,在線籌款超過7.5億元,超過10億人次通過網絡實施捐贈。

  但另一方面,包括“羅一笑事件”等互聯網捐贈也在引發爭議:互聯網公益的公信力從何而來?如何讓人們的善意不成為易耗品?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陳一丹表示:從單一捐贈到全民參與,透明、互動、開放、連接的公益3.0生態正在建立起來。

“指尖公益”為愛心加温 互聯網公益改變了什麼?

  互聯網讓公益的玩法變得更多元,今年“99公益日”北京“公益集市”上,觀眾戴上墨鏡自拍併發送照片,就能為關注農村兒童視力健康的公益項目募捐。 陳 靜攝

  互聯網公益改變了什麼?又將走向何方?

  公益百變“新面孔”

  一個名為“小朋友畫廊”的公益項目刷爆了朋友圈,用户可以通過最低額度1元的捐款,“買下”這些由自閉症、腦癱等特殊人羣創作的畫作,作為手機屏保。半天時間裏,這個項目就達到了1500萬元的認捐額度。

  “包括移動支付、社交網絡,這些方式都讓普通人蔘與公益的門檻變低了,參與更加容易,能夠隨時隨地隨心,這是移動互聯網帶給公益最重要的機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孫懿説。和“小朋友畫廊”項目一樣,小額參與的海量用户成為互聯網公益的基礎,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同樣顯示,從去年公益網店的捐款看,單筆捐款在100元以下的用户佔到了81.4%。

  “不要小看隨手捐一元,上海一家基金會2015年募捐規模達300多萬元,2016年藉助互聯網平台發佈募捐信息,募捐量一下躥升到3100多萬元。互聯網公益的便利,帶來了顯著‘提速’效果。”上海愛德公益研究中心理事長盧漢龍表示。

  但是,互聯網賦予公益的“新面孔”還不止於此。北京白領曹方舟告訴記者,她從小喜歡動物,現在參與的公益項目都和動物保護有關:“比如保護黔金絲猴、保護江豚、尋找華北豹、為護鳥人捐款,上週剛給猛禽監測項目捐了錢。過去,印象中公益募捐好像都是針對失學兒童、大病救助之類的,但現在互聯網讓公益項目更加多樣,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阿里巴巴的12個女性合夥人日前宣佈共同捐贈1億元成立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指向明確,專門用於幫助偏遠貧困地區的母親和孩子。

  在公益項目多樣化的同時,人們參與公益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在手機遊戲《王者榮耀》裏,玩家“搖一搖”可以獲得愛心值,為留守兒童捐建多媒體學習空間;在手機QQ裏,拿手勢比出一顆心,也能為公益項目募捐。在支付寶的“螞蟻森林”一項“3小時全民極速種樹”活動中,44萬用户將自己通過步行、地鐵出行、網絡掛號、網絡購票等舉動得到的“綠色能量”捐贈,種出了135棵樟子松。公益組織病痛挑戰基金會秘書長王奕鷗坦言:“下載一首歌、購買一幅畫、完成一個挑戰,甚至在網上玩遊戲都可以關注和幫助到別人,互聯網讓公益的‘玩法’越來越多。”

  “普通人不缺乏愛心,缺的是喚起的方式和渠道,公益場景越豐富,公眾和公益就能更近距離接觸。”孫懿表示。

  從“救急”到“日常”

  不管是小額高頻捐助方式,多樣化捐助項目還是豐富的“玩法”,歸根結底互聯網公益改變着普通人的參與模式:從針對個體、針對熱點的“救急”,轉向日常化的“日行一善”,公益開始全方位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盧漢龍認為,“小朋友畫廊”正是一次成功的社交媒體營銷,“它提供給參與者在朋友圈曬出捐助作品的方式,但整個文本傳遞的信息非常温和質樸,而且很注意分寸,毫無‘逼捐’意味”。孫懿則對今年“99公益日”中一則黏土動畫公益廣告印象深刻:“不去講‘苦窮慘’,而是希望以美來碰觸用户心中柔軟的部分,來獲得用户對公益的喜愛和認同。”

  “一旦社會慈善捐贈進入日常化軌道,互聯網公益的未來想象空間就更大了。”盧漢龍表示,“這也更貼近公益慈善的本質:事件化捐贈本就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態,日常化的捐贈才應該是公益捐贈的主體。”

  在“日常化”的背後,其實是公益組織營銷能力的提升,“把實話講得更動人”。孫懿告訴記者:“拿今年‘為公益發聲’這個項目來説,參與眾籌的10家公益組織都有自己的發揮,做出自己的模板,要是在過去,肯定會和我們説,幫忙做一下,我不會。還有公益項目宣傳自己的H5頁面,去年家家都很費勁,今年不少公益組織已經摸清了門道。”

  “日常化”也來自於企業的加入,在今年“99公益日”,配合公眾捐款,近300家被稱為“愛心夥伴”的企業捐出了3.09億元。“這説明企業對公益的意識也在發生變化,它們認識到互聯網的玩法本身能提供較好的傳播和互動形式,通過參與公益,對外企業可以直接與消費者互動,對內則能提供一個員工人人能參與的場景,提升內部凝聚力。”孫懿表示,“我們作為平台提供基礎能力的支持,比如企業參與,可以置頂意見領袖的倡導,組隊PK捐助,幫助它們把公益‘玩好’。”

  披露信息“無死角”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互聯網公益匯聚海量愛心暖意,也必然要回應海量關注的“挑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黎穎露坦言:“‘羅一笑事件’就給互聯網公益澆了一盆冷水,如何建立自己的公信力,是每個參與互聯網公益的公益組織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過去可能我們更加註重誰來捐款,現在則更要全過程透明,捐款人要知道錢給了誰?達到效果沒有?大家關注的是全過程,而不僅僅是我的錢去了哪裏。”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張建岷強調。

  在盧漢龍看來,讓互聯網公益更有公信力,首先需要制度保障。去年《公開募捐平台服務管理辦法》出台,今年7月份,民政部公佈了《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術規範》和《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規範》。“這都為互聯網公益提供了法律法規上的規範和約束,為公益事業發展中的新變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為互聯網公益“增信”的還有巨頭們最擅長的技術。在支付寶,包括“頂樑柱”扶貧保險等一系列項目,已經開始應用區塊鏈技術。螞蟻金服首席架構師童玲此前告訴記者:“以往捐款進入公益項目賬户之後就無法追蹤。利用區塊鏈技術,每一筆款項的生命週期都可以記錄在區塊鏈上,讓捐款人可以持續追溯。”螞蟻金服公益平台數據顯示,使用區塊鏈的公益項目,籌款時間只需要一般項目的一半。

  更重要的還是信息披露機制的建立。是否有“公開透明無死角”的信息披露,直接影響着公眾的參與意願。“有那種捐了錢以後就無聲無息的項目,但也有項目會一直推送給你信息,甚至給你一個精確到幾毛錢的賬單,得到多少捐款,都花在了哪裏,還有各種發票的圖片。捐款人就會記住這個公益組織。”曹方舟表示。

  曹方舟説,我們發現一個情況,公益組織並不是沒有披露信息,但有時公眾卻感受不到。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公益組織的披露往往以機構本身為單位,但公眾關心的是我捐款的項目怎麼樣了,溝通不對稱。所以,我們今年上半年發佈了“透明披露”產品組件,對公益組織需要披露的內容和頻次作出規定,其實就是回答三個問題:籌了多少錢,幹了什麼事,效果怎麼樣。

  “公益組織必須適應互聯網環境下公眾越來越高的要求。”王奕鷗表示,“其實公眾就是要公益組織提供證據,證明‘我們可以花好你的錢,會對你的錢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78 字。

轉載請註明: “指尖公益”為愛心加温 互聯網公益改變了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