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網貸”這個詞突然闖入大家的視野,之所以會引起大家的關注,是因為太多生命被“網貸”索取走,且大部分是年輕人。
就連教育部都給各高校發通知,要求學校開展相關知識普及,可就算是這樣,還是有不少年輕人被網貸套路!
網貸盯上的花季少女:17樓跳下,石板都砸爛了,催債人員仍不放過
可能部分朋友也聽説過21歲女孩馮潔的事情,她之所以走上絕路,也是被網貸所逼。在她走後,父親才梳理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2015年,她借了第一筆網貸,僅有幾千元,可這卻成了她噩夢的開始。短短几年時間,利滾利,債務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達到了25萬元。
馮潔花了3年多時間還了8萬,她走後,支付寶與銀行卡的錢加起來還不足10元。
父親説難以相信女兒從17樓跳了下去,哭着説道,“石板都砸爛了,她摔的得有多疼啊。”
可就算是如此,催債人員仍是不放過,依舊辱罵去世的女兒,甚至逼着馮潔父親還債,他也是這時才感受到一直以來女兒的絕望。
補不完的債務無底洞,生活看不到任何希望,時不時被威脅,這樣心驚膽戰的生活,誰有勇氣堅持下去?
馮潔絕不是個例,上網隨手一搜,大大小小的新聞撲面而來,每一條新聞的背後都是鮮活生命的逝去,是一個個家庭夢的破碎。
網貸會什麼會盯上年輕人?
1、 年輕人的物慾強
相較而言,年輕人的物慾要比中年人、老年人更強,因為他們喜歡獵奇新鮮事物。但當他們沒有能力滿足自己的物慾時,便會想方設法得到它。
這時,超低門檻的網貸就給了他們“希望”,再加上有些平台上以“日利率”來混淆。在物慾的推動下,這部分年輕人頭腦一熱,覺得自己撿到寶了,立即在手機上申請辦理。可誰能想到,因為走錯一步,自己便踏入深淵
建議:
家長們平時在教育孩子時,要適當控制孩子的物慾,告訴孩子最好不要“提前消費”,消費能力要與自己的購買能力相匹。
再不濟,也要讓孩子清楚,如果真的有十分渴望的東西,可以與父母商量,只要不是很過分,或許父母可以同意。
同時,家長們還要避免孩子有過重的“虛榮心理”,不可經常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也不要常拿孩子與他們作比較。家長自身也要做好榜樣,在家庭當中建立規則感。
2、 安全意識薄弱
先前有一項調查發現,國內60%以上的大學生對網貸持可接受的態度。可見,大部分孩子並沒有對“網貸”樹立抵制意識。
之所以這麼多年輕人深陷網貸套路,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在此之前,他們沒有接受過相關方面的知識,以至於他們不清楚“網貸套路深”。
建議:
尤其是家有上了初中以上的孩子,家長們更應該給他們普及這方面的知識,畢竟青春期的孩子還處於認知懵懂時期,容易相信他人,這也是網貸盯上他們的原因。
因此,家長們需要給孩子看相關網貸方面的案例,並給孩子普及網貸是如何一步一步“引羊入室”的,更要讓孩子清楚,“消費網貸”的後果是什麼。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對“網貸”產生恐懼,並遠離它。
3、 推遲滿足感
試想,如果那些年輕人,當初在看上某一件物品時,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先兼職賺點錢再去購買,而不是當即借款消費,是不是就不會有這般結局?
説白了,這就是他們在年幼時期沒有養成“推遲滿足感”的習慣,是“先享樂主義”害了他們。現在網上一堆段子説“人活着就是要先享樂,為什麼要那麼累?”正是這些毒雞湯矇蔽了孩子的內心。
建議:
家長們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教會他們推遲滿足感,從生活點滴入手:先做作業再去玩耍、先做家務再吃點心等等,這也是一個鍛鍊意志力的過程。
如果孩子不具備這一習慣,那麼他們的耐性可能會變得相對較差,長大以後也容易被周圍事物所誘惑,一個“網貸”走了,還有千千萬萬個“網貸”。
不得不説,當今外面的大千世界,物慾橫流,充斥着各種消費升級、享樂主義,可這背後卻是讓人喘不過氣的大大小小賬單,以壓力為代價的快樂,不是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