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縣庫拉買里社區紅橋小區: 居民很忙 日子很甜
“多虧了黨的好政策,讓我住進新樓房,過上了好日子。”6月21日,在洛浦縣庫拉買里社區紅橋小區,已成為名副其實“城裏人”的麥麥提阿布拉·阿塔吾拉説。
2019年4月,包括麥麥提阿布拉在內的336户2137名貧困户住進了配套設施齊全的紅橋小區。如今,搬遷羣眾就業有着落、生活有奔頭。
洛浦縣庫拉買里社區紅橋小區外景(6月22日無人機拍攝)。 □本組圖片均由買買提艾力·艾尼瓦爾攝
紅橋小區搬遷户吐爾洪·吾力卡斯木位於洛浦縣布亞鄉和諧村的老住房。
紅橋小區搬遷户艾比卜拉·尼亞孜位於洛浦縣多魯鄉歐依曼央塔克村的老住房。
餐館裏忙碌的身影
6月21日天剛微微亮,麥麥提阿布拉就和妻子像往常一樣來到自家的餐館,開始一天的忙碌。切葱花、和麪、剁肉餡、煮粥……每一個步驟,他們都做得認真細緻。
早上8時,一撥接一撥的顧客將小小的餐館擠得滿滿當當。“自從開了餐館,收入提高了,日子也好了,忙也是一種幸福。”麥麥提阿布拉笑呵呵地説。
麥麥提阿布拉曾是洛浦縣洛浦鎮阿恰勒村建檔立卡貧困户,因為沒有土地,又缺少技術,一家人全靠他打零工維持生活。2019年,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他們一家人搬進了紅橋小區。
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社區結合城鎮化建設規劃佈局,打造了1座2000多平方米的集貿市場,採取‘易地扶貧搬遷 脱貧產業 就業’模式,為居民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庫拉買里社區黨支部第一書記熊婷説。
麥麥提阿布拉抓住機會在集貿市場裏租了一個攤位,兩口子勤快又熱情,早上賣早點,下午賣烤串。因為乾淨、味道好,餐館贏得了不少回頭客。
看到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麥麥提阿布拉對未來充滿期待,“我相信,通過努力,我們家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扶貧車間裏製衣忙
中午時分,記者走進紅橋小區的扶貧車間,幾十台縫紉機嗒嗒作響。圖然妮薩·如則麥麥提正在整理布料、上盤、剪線、踩踏板、縫合……不一會便縫好一個衣服袖口。
今年25歲的圖然妮薩是第一次步入“職場”,“忙是忙了點,但是離家近,既可以照顧孩子和老人,也能掙錢,都不耽誤。”
以前,圖然妮薩為照顧兩個孩子和生病的婆婆,只能留在家裏,家裏的經濟來源主要靠丈夫在縣城打工,一家人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2019年搬到紅橋小區後,圖然妮薩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到扶貧車間工作,成為一名縫紉工。“每個月最少收入1500元,而且時間比較自由,我很知足。”圖然妮薩説。
“我要努力工作,好好掙錢,讓孩子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找到好的工作。”圖然妮薩道出了自己更長遠的目標。
熱鬧非凡的夜生活
晚7時30分,結束了一天工作的買買提江·扎克爾走路回家,剛走進家門,就聞到飯菜的香味,乾淨的茶几上擺放着各種水果和乾果。這種城裏“上班族”的生活,是買買提江以前想不到的。
去年,買買提江一家還住在偏遠的村子裏,一間土坯房既是卧室也是廚房,一生火滿屋子都是嗆人的煙。“那時候用水用電不方便,孩子上學也不方便,老人看病更不方便,一年忙到頭,收入勉強能讓一家人吃飽飯,哪裏能買得起水果。”買買提江回憶起當時的生活説。
社區按照“一户多策”“一人一策”的舉措,為年齡偏大的買買提江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做小區安保工作,買買提江過上了夢寐以求的“上班族”生活。
“與土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沒想到還能住上水電暖齊全的樓房,成了城裏人。我們一家人現在都有工作,月收入上萬元呢,家裏還添置了不少家電。”眼下的生活讓買買提江一臉的幸福滿足。
窗外,安靜了一天的紅橋小區,隨着上班、上學的人都一一歸家,開啓了熱鬧非凡的夜生活模式:孩子們奔跑嬉戲,大人們三五成羣談天説地,婦女們也各自組團跳起廣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