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跟子女之間的感情很奇妙,有人説,我天天守在孩子身邊,但孩子還是跟我不親;還有人説,父母哪有不愛自己的孩子,只要做到這一點,在誰身邊長大都是一樣的,沒必要為少陪伴孩子的事情自責。但是當你的孩子長大後,什麼話都不跟你講,溝通都是禮節性的交流,很是客氣時,你會發現,好像自己是不是哪裏做錯了。
而導致父母跟孩子之間感情不親的,就有可能是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大人認為沒什麼,但卻影響孩子很深。
有沒有給孩子更多的陪伴
有人説,壓力那麼大,掙錢那麼重要,為了孩子的未來着想,所以要更加努力的掙錢,而現在先辛苦兩年,反正孩子要的陪伴又不是這一天兩天。但是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説,如果父母陪伴時間過少,就很難產生很親密的感情,而這一點隨着孩子的成長會發現越來越難以彌補。
閨蜜從小就是由奶奶帶大的,當時因為父母忙於生意,就把她送到老家由奶奶照顧,這一開始就五年,等到她快上小學時,才被父母接回來同住。而跟父母生活在一起,雖然父母都對她很好,但她還是會想念奶奶,跟父母親密不來,成為她心裏永遠的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真正需要父母耐心陪伴的時間很短暫,如果是心太大,總覺得孩子大了自會理解自己的辛苦,卻沒想到孩子跟自己不親,卻又沒法補救。
有沒有在細微之處傷過孩子的心
在教育孩子時,因為父母教育程度不同,自己的性格也不同,所以採取的方式也多有不同。雖然説內心是完全為孩子着想的,但是如果完全不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可能會在某些方面傷到孩子心,從而導致孩子跟家長不親的局面。
説起來前幾天,上海火車站有父親把孩子丟在那裏乞討的事件,網友有人這樣評論:小時候,我在集市上走丟過,當時非常緊張而又深深自責自己那麼不小心沒抓緊父母的手,而在無意之間,父母在跟別人聊天時説起來當天的事情,原來整件事件是父母為了判斷孩子的應變能力故意把她丟在哪裏。從那之後,這位網友跟父母之間的感情就有了裂縫,在自己遇到問題時再也不想跟父母分享。
我們最常犯的錯誤是把“我認為”放在第一位置,而不願意去考慮孩子的感受,但是父母因為細節傷到孩子心,想要彌補就要難上加難。
而如果孩子真的跟自己不親,不要總是責怪養出了“白眼狼”,也要想想自己曾經有沒有因為心大而忽略過什麼。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想辦法補救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