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會説假話,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總會因為某些原因而説一些有違事實或是內心意願的謊話。
家長對孩子從小的教育,都會要求孩子不要説謊,但是總會發現孩子説謊,脾氣爆的家長會拉過來胖揍一頓,有時候還會男女混合雙打。但是咱們得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孩子説謊的行為。
首先,孩子會説謊,説明他對事情的後果有了一定的預判能力。
比如,孩子不愛吃青菜,他會趁着媽媽不注意,把不喜歡吃的青菜倒進垃圾桶,還會在上面扔上一張紙巾,蓋住被他扔掉的青菜。這説明什麼?這孩子聰明,而且心思縝密,考慮周全,思維條理,他已經預判到媽媽會不斷地嘮叨他,為了避免媽媽的嘮叨,所以他撒謊説青菜已經吃掉了,媽媽不僅沒有訓斥和嘮叨,還得到了媽媽的表揚,讓他有很好的心理感受。
如果家長髮現了孩子撒謊,切記不要當面揭穿,可以變相的提醒,媽媽已經知道了,但是還要給孩子一個台階下,你可以説:這麼小心,把菜掉了,下回要小心點,不能浪費。
其次,孩子只是單純的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我們幼兒園有個孩子暑假後到幼兒園來,一直沒上課。他跑遍了校園。老師不得不趕上他。孩子説他不想上幼兒園。他父母想把幼兒園轉給他。因此,他們只能聯繫父母。首先,他們知道情況,其次,他們檢查了一下。家長們聽到後,都來到幼兒園。他父親知道這是孩子的謊言,會打他。我攔住父母,單獨和孩子聊天。孩子告訴我,他不想去幼兒園,想去動物園,我聽説這無關緊要。我問父母是否答應過他們的孩子如何走出動物園。他父親聽到後,拍了拍他的頭:哦,那是兩週前的事了。看到他還在放暑假,他漫不經心地説他有空就帶他去動物園。後來,當沒有時間的時候,一切就結束了。
孩子説謊把爸爸媽媽騙到幼兒園,其實就是想鬧着去動物園,就這麼簡單的目的,也不傷及原則性,關鍵一開始也是錯在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沒做到。
孩子為了某種目的而説謊,家長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鍵在於引導孩子正確的或是合適的處理方法。我們要教孩子的永遠都是方法,地追究責任和批評,效果其實並不好。
再次,孩子會説謊,很大程度上是受成年人,尤其是與他接觸最多的成年人的影響。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他會反射出父母的一些行為,有好的也有不好。當然,我們説在一個家庭中,除了父母,孩子還會接觸到其他家庭成員,比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我家孩子爺爺常年吸煙,為了這事,老兩口總是吵架,孩子爺爺就偷偷的吸煙。有一次,孩子在他奶奶家,他爺爺受不了,出門在樓道吸煙,吸完後進來的,奶奶問他幹嘛去了?爺爺説出去透透氣,遇到老李了,聊了一會兒。結果我兒子戲精上身,捂着自己的口鼻,指着他爺爺説:爺爺撒謊,他去吸煙了,還有煙味呢。小孩子的感官是很靈敏的,一下把爺爺揭穿了。
生活中這種不注意的小細節,其實都會對孩子有影響,他明明偷偷吃糖了,他説他沒吃,説是小狗吃的,這種話就是孩子舉一反三的活學活用了。
所以,我們發現孩子説謊時,先不要着急,也不要發脾氣,先冷靜下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理性分析過後,再去處理,你怎麼處理事情,考慮問題,你的孩子會學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