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前銀行家金伯亮特意到中國偷師學藝,並將製法及中國知名辣醬「老乾媽」帶回紐約,決心開鋪賣煎餅。
2美國前銀行家金伯亮(Brian Goldberg)曾到北京留學,當時愛上了北京煎餅,其後偷師學藝,現時於紐約開鋪,一個煎餅售15美元(約64令吉),但深受當地人歡迎,店鋪月入數百萬!
3金伯亮20年前曾到北京留學,愛上吃當地的煎餅。其後曾當過職業運動員,又從事傳媒、金融業。但5年前,他特意到中國偷師學藝,並將製法及中國知名辣醬「老乾媽」帶回紐約,決心開鋪賣煎餅。
5店內已引入支付寶,方便中國人付款。
中國的煎餅售價便宜,一個只售約6元人民幣(約3.8令吉)。而一個「老金煎餅」卻售價15美元,但仍深受美國人歡迎。他表示,在中國吃煎餅時,可自行選擇煎餅餡,而美國人飲食上喜歡吃蛋白質,因而發明烤鴨餡及叉燒餡,現時生意額高達數百萬。他又指,想為當地華人、中國遊客及留學生帶來家鄉的味道。而店內已引入支付寶,方便中國人付款,他更計劃在美國開分店。
我們來算一筆賬,黔東南地區的美食牛癟菜有消炎解表、治療炎症和感冒的作用,價位是每斤70元,由於是旅遊區所以很多遊客都會慕名而來,一天大概能賣3桶的樣子,加上賣牛肉、牛筋等貴一點的菜,每天收入在3000元左右,除去房租等成本,每個月可以賺6萬元是不成問題的。
再討論一下月入三萬的煎餅攤大媽。以北京流量一般的雞蛋灌餅攤為例:早上7點到9點,6分鐘一鍋,一鍋十個,每天早上大概三十鍋。另外還有增值服務,豆漿、粥、礦泉水等等。雞蛋灌餅大概4-5塊一個,加上火腿和雞蛋等等,一個大概在7-8元。一天就能賣至少兩千元,利潤在60%左右,那一天能掙1200元,一個月就是36000元。
這還是按照最低的標準計算的,那要是人流量大的地鐵站、公交站呢?
我們再回來解讀網友的這句:“又想騙我們去賣小吃”。難道以前他們跟風參與過失敗了?賣小吃沒有掙到那麼多錢?其實,這樣的邏輯是在理的。賣小吃也是做生意,而這個世界上的生意有賺就有賠,不可能人人都做成王健林、馬雲那樣的大企業家,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月入上萬。
每天在辦公室的裏的名牌大學畢業的白領,要做很多工作,而工資也就是幾千塊。那這些白領為何不去賣煎餅?其實,還是不一樣的,這些賣小吃的生意人哪一個是一開始就能掙這麼多?還不都是一點一點的靠積累人氣和口碑,這就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他們哪一個不是凌晨三四點就得起牀工作,每天風吹日曬的馬不停蹄,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還要飽受煙熏火燎!相對而言,朝九晚五的白領,有豐厚的社會保險,有固定的收入,有各種福利,還有累積的工作經驗,以及升職加薪的機會。這兩類工作者是各取所需,在社會中承擔不同的角色罷了!
小編所住的地方有這樣一羣人,他們都是外來的農民工,因為北京房租高,就選擇在馬路邊上打地鋪,女人們就找一個牆角用傘遮一下。以天為被,以地為褥,這在當今社會中讓人看上去十分心疼!
我們的社會中有很多的分工協調,有腦力勞動者就得有付諸行動者。看客們每天心疼外賣小哥、心疼煎餅大媽、心疼環衞工人等等。那這些人需要我們去心疼嗎?説不定他們比我們過的快意、幸福,還有一份最執着的職業堅守。這些農民工寧可在路邊睡,不願去公共場合影響市容市貌,也不願意離開北京,這説明什麼?這就説明:他們深深的愛着這片土地,也深深的愛着自己的工作!
這個世界上除了金錢還有很多東西是需要不斷追求和探索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去賣煎餅,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職業白領!
平台運營:卓信視媒
僅為傳達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贊同或支持,僅供參考。
(2017-09-18)
前段時間,北京黃金地段一位煎餅攤大媽,月入3萬元爆紅網絡。在靖江也有這樣一位 “煎餅小夥”張志強。在一個縣級市,靠小小一張餅,月入3萬元,他是怎麼做到的?
生意有多火?
半小時賣出20多個餅
“來6個餅,不要辣醬,給小孩吃!”終於輪到兩位年輕女孩,其中一位急急地説。9月11日下午3點,天空中飄着零星小雨,在靖江勝利街疏導點,張志強的雞蛋灌餅攤點前已經圍了很多人。攤位旁準備的幾個塑料凳上也坐滿了人。
掐面、揉、擀、攤……張志強雙手左右開弓,忙個不停。很快,6個麪餅同時下鍋。
麪餅微微煎黃了,張志強麻利地敲開一隻雞蛋,倒進搪瓷杯內,用筷子打散,在麪餅上戳個洞,迅速將蛋液灌進去。翻、烤。不一會兒,餅就做好了。
不到半個小時,張志強已經賣出了20多隻雞蛋灌餅。
為賺生活費
大一時開始創業
24歲的張志強,安徽亳州人,畢業於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10個人做餅,就是10種口味。我上大學時就開始做雞蛋灌餅了。”説起自己做的皖北名吃雞蛋灌餅,張志強還是滿驕傲的。“從進貨、和麪、調味、再到火候、時間的把控,我都有自己的一番摸索,最終抓住了一羣顧客的胃。”
創業,對於張志強而言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幾年前,張志強考取了蚌埠學院計算機管理系,讀大專。
進入大學第一年,交完學費身上就只剩下幾百塊錢,他覺得父母平時賣雞蛋灌餅已經很辛苦,就想自己找份兼職,來解決自己的生活費,並積攢下學期的學費。
每個開學季,新生剛入學時會購買很多生活、學習用品,張志強靈機一動,向同學借了500塊錢,加上自己的錢,批發了文具在學校裏賣。
由於資金不多,張志強每天根據文具銷售量起早進貨。白天上完課後,他就挨個宿舍區去推銷文具。經常忙到晚上10點多才回宿舍,常常一天只吃一頓飯。一學期下來,他瘦了10多斤。
很快,張志強就收穫了人生第一桶金。他乾脆在學校租下一個鋪面,銷售鼠標、散熱器等電腦配件,每月純利潤就有5000多元。
工作不順利
轉行賣煎餅
大三那年,張志強發現賣文具的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難做。想起爸媽平時做雞蛋灌餅的每一個細節,有了想轉行做餅的想法。於是,他在學校附近開了第一家雞蛋灌餅店,不過幾個月後,卻因生意慘淡關了。
“我急於通過創業,來實現個人價值。可是我忽略了資金不足、選的位置太偏僻這些因素。簡而言之,我有點急於求成了。”張志強説。
之後的一年,張志強嘗試了去應聘找工作,幫工廠招工、為小賣部供貨、賣文化衫……與形形色色的人打着交道。“我這個專業找到的工作,工資都不高。所以還是想自己創業,而且非常渴望能夠創業成功。”
於是,他嘗試着每一種可能。“那是我最迷茫也是最痛苦的時候,我有點怨恨自己以前沒好好讀書,不能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我總是匆匆上一個項目,一旦發現這個項目不合適就換,就不停重複失敗。”張志強説。
經歷幾次挫折,張志強漸漸沉下心。
“在我沒有實力去挑戰新高度時,不如先從自己擅長的做起。”22歲那年,張志強沉下心,決定重新賣雞蛋灌餅。
潛心做餅
月入3萬元
“我喜歡自由自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做雞蛋灌餅,比較自由。不過,不幹這一行不知這一行辛苦。忙的時候連上廁所的工夫都沒有,閒的時候又愁生意不好。”
張志強説,他每天早上7點多牀,8點去買菜、買肉、買面、買蛋。回來後,發麪、醒面、洗菜、切肉……做好一切準備,下午3點出攤,晚上11點收攤。一天毛收入有1000多塊。張志強説,一個月下來,如果不休息,收入可以達到3萬元。一年下來,除去成本,有近20萬元的收入。
擺攤總不是長久之計,現在,父親租了個店面做生意,他則在疏導點找了個攤位。張志強説,他並不想做網紅,只想踏踏實實做生意。
(2017-09-13)
老楊靠賣燒餅月收入超過3萬,併購置了7套房產……
近日,這則“賣煎餅”致富報道引來了大家的羨慕,老楊也由此成為了“網紅”;而該消息進而引發了“賺錢討論”、“學歷是否重要”等社會性話題。
那麼,如何看待“賣煎餅買房”這個話題呢?怎樣安排個人生活與發展呢?錢媽媽就此與廣大網友共同探討!
成功因素1:勤勞致富
正所謂,天道酬勤,這一案例無疑在此提醒我們,依靠勤勞的雙手仍然可以發家致富。反觀社會中的許多人在進入職場後,沒有堅持做好工作,總是“左顧右盼”、“朝三暮四”,一旦遇到點小挫折,就開始抱怨社會,總會給自己找很多失敗的藉口。
事實上,絕大多數工作都是在平凡中見證“奇蹟”的,很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大多是因為倦怠、自傲、偷懶、盲目等造成,怪不得別人。
成功因素2:堅持不懈
如果説做燒餅、賣奶茶錢很好賺,大家早就擺攤去了。
同在一個行業中,沒有獲得成功的人比比皆是,就拿做燒餅本身來説,工作環境並不能算太好,很多人吃不起這個苦,所以,沒有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一定不會成功。
成功因素3:誠信經營
作為社會個體,無論是學識出眾,亦或資質平平,離不開誠信做事,經營事業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在替賣煎餅成功的老楊感到高興之餘,積累一定財富之後應該如何更好的分配資金?錢媽媽平台的理財規劃員做出瞭如下優化建議!
優化建議1:及時的改善生活
顯然,老楊是個比較節儉的人,通過賣燒餅賺來的錢購置了不少房產。
建議:不要過度節儉,人生在世賺錢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太虧待自己。
優化建議2:適當的購置保險
像楊師傅這樣的個體經營者,需要注意繳納社會綜合性保險。
建議:應該瞭解保險政策,到當地社保機構購買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不應將全部的資金集中在某一個領域。
優化建議3:更合理的分配資金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應該考慮到更多元化的配置家庭資產。
建議:除了房產之外,應該考慮到金融資產、健康等方面的配置,像網貸理財等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方式,收益穩定,管理也便捷。
網絡借貸平台錢媽媽的理財規劃員表示,通過勤勞的雙手致富不易,合理的配置資產也很重要,總之,成功屬於用心經營的人。
(2017-09-08)
2017年9月4日訊,“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北京,一位煎餅攤大媽和顧客爭執時脱口而出的一句話讓這位煎餅大媽走紅。月入3萬!一時間,人們也不禁感嘆,這讓寫字樓的白領十分汗顏。煎餅行業真的如此賺錢嗎?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資料圖 紀晨 攝)
地鐵口煎餅攤
“掙得再多也是辛苦錢”
每天早上5點,通州果園地鐵口,來自東北的老劉和妻子都會準時在這裏賣早餐,老劉賣粥和千層餅,他妻子專門攤煎餅。為了這一頓早餐,兩人凌晨兩點就得起牀備料。準備工作要到四點半才結束,隨後兩個人不敢耽擱,騎着電動車趕到地鐵口。
將雜糧麪糊倒在鏊子上,然後用工具一轉,打上一個雞蛋,煎餅成形後,再加上薄脆、撒上香菜和葱花,最後抹上辣椒和醬,不到一分鐘的功夫,一個煎餅就大功告成了。老劉的妻子説,每天早上她都要重複這樣的動作兩百多次,也就是説她每天早上要賣煎餅近兩百張,“我們是早上五點賣到九點半,如果時間再長點,還能再多賣一些。”
聽説了月入三萬的煎餅大媽的故事,老劉的妻子並不吃驚,她説,人流量大,賣的時間長,完全有可能,而且這要看淨收入還是毛收入。記者問她每月淨收入能有多少,她沒有給出明確的數字,“掙得再多也是辛苦錢。果園這個地鐵口人流量不算特別大,不過沒辦法,當時分到的就是這個口,我們都是要交份錢的,所以每天都不敢休息,也就過年休初一初二這兩天。”陪着老婆賣了六年多煎餅,老劉也有一些總結。他説,夏天外地遊客的生意會多一些,冬天比夏天的生意要好一些,因為大家冬天都愛吃口熱乎的。另外,老劉發現隨着人口疏解,現在每天的收入也在減少。
老劉告訴記者,因為總是早起,他有一段時間感覺不適,就去看中醫。中醫建議他換個工作,老劉苦笑着説,他和妻子也就會攤煎餅和熬粥,所以還是堅持幹下去吧。有顧客買老劉家煎餅的時候,老劉有一陣沒算清賬,少要了顧客的錢,顧客打趣他説,是不是也像煎餅大媽那樣月入三萬了啊!老劉一臉慚愧説,起得太早起蒙了,腦袋糊塗了。
“要説月入三萬,我真相信,我觀察過鳥巢附近一個煎餅攤子,那人流量老多了,估計能掙不少。”
隨後,記者替老劉家算了一下賬,一張煎餅賣6元錢,一天賣200張,一個月毛收入就有36000元,剔除掉煎餅的成本和攤位費,這淨收入也很可觀。
簋街煎餅店
月收入數萬元
近日,記者還走訪了姜皇后煎餅店和,發現品牌和選址是影響煎餅月收入的兩個關鍵因素。
“‘姜皇后’,這名字聽着霸氣。”姜皇后煎餅店創始人賈小姐説,二十年前,她從河北老家來到北京,獨自開了一檔煎餅攤兒。那時騎着三輪車,賣着2元一個的煎餅,每天能賣三四百個。她逐漸摸索醬料配方,有了獨門心得,便註冊了煎餅品牌商標,接着開加盟店。
“你加盟進來,一個月就能回本,因為有品牌就有流量嘛。”賈小姐稱,加盟店投資小、風險低,因而不少煎餅店都是加盟連鎖店。除品牌外,選址也舉足輕重。賈小姐透露,就姜皇后煎餅店而言,簋街店月收入達8萬元,而藏在美食城裏的店月收入不到簋街店的一半。
超市煎餅攤
月毛收入2萬元左右
記者還走訪了超市裏的煎餅攤。記者看到,一家樂天超市裏的煎餅攤生意並不是那麼紅火。工作人員陳先生説,來光顧的大多是附近的上班族,工作日時段的生意最旺。儘管有固定的客源,但攤位一天只能賣出約100個煎餅,按均價7元算,攤位月毛收入2萬元左右。陳先生透露,因客流量比較少,自己的上班時間相對自由,“我負責中午和晚上兩個時間段,下午想走就走”。月薪5千的他自嘲是“低收入人羣”。目前,他計劃着自己開煎餅攤,“雖然辛苦一點,但做老闆總比打工強。只要感興趣,就慢慢摸索唄。”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於建 實習生 伍穎欣
(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