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在羅伯託·阿澤維多卸任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後,這個無人掌舵的組織將面臨多重危機。專家警告説,這種局面可能持續數月。未來無論誰來領導世貿組織,都將面對一個深陷貿易談判僵局和艱難抑制美中貿易緊張關係升級的組織。該組織必須幫助成員挺過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災難性全球經濟衰退。
據法新社日內瓦8月31日報道,這個全球貿易組織面臨華盛頓的無情攻擊,後者已經讓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上訴機構停擺,還揚言要徹底退出該組織。許多觀察人士擔心,美國的不妥協立場可能會使世貿組織任命新總幹事的進程陷入癱瘓,並使該組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人掌舵。
報道稱,世貿組織將於下月啓動名為“坦白會”的三輪磋商,屆時所有成員都將秘密表達自己的意向,藉此逐漸縮小遴選範圍。預計這個基於協商一致原則的過程將持續到11月中旬。
但國際緊張局勢不斷加劇以及聯合國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領導人任命程序日益政治化,可能使遴選過程無法按暫定的時間表推進。
據悉,7月,世貿組織成員就未能從4位副總幹事中選出一位任代理總幹事,而這通常是一個簡單的程序。
在應由德國的卡爾·布勞納還是美國的艾倫·沃爾夫擔任這一職務的問題上,歐盟和美國產生分歧。觀察人士説,此事是行政決策前所未有的政治化。
法國雅克·德洛爾研究所的研究員埃爾維蕾·法布里説,得到廣泛支持的布勞納遭“美國否決”主要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希望“在大選前加強對歐盟的高壓攻勢”有關。
法布里説:“對他而言,即使是在代理總幹事的人選問題上做出讓步,也是不可接受的。”她還説,華盛頓方面可能也希望過渡期“比預計的長,而且不希望由歐洲人擔任這個職務”。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西方貿易外交官説,有人擔心,某些人可能為了獲勝而不擇手段。
候選人們似乎在從容不迫地應對這種混亂局面。
法國國際前景研究與信息中心的負責人塞巴斯蒂安·讓説:“很難衡量美國對這個過程施加的有害影響,也很難知道美國能夠並希望在多大程度上干預和擾亂這個過程。”他説:“我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有一種觀點是,在11月3日之前,美國很可能會保持相當被動,而且幾乎不會表現出善意。”
有人認為,等待過程可能會持續到明年1月20日,屆時下一屆美國總統將宣誓就職。
許多人表示,這個過程從未如此政治化。有人暗示,世貿組織可能被迫放棄其長期堅持的協商一致政策,要求成員投票表決。
報道稱,這將標誌重大轉變。1999年,當世貿組織成員無法就誰應擔任4年的總幹事協商一致時,他們沒有訴諸投票,而是選擇讓獲得最多支持的兩名候選人各擔任3年。
但世界貿易研究所的曼弗雷德·埃爾西希教授説,在當前氛圍下,做這樣的決定將是不幸的。他説:“一個任期只有短短3年的人,很可能從一開始就被視為‘跛腳鴨’。”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