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會稽山古道又叫上青古道,有江南茶馬古道美譽。整條古道自青壇起至上灶止,是以前嵊州、新昌等居民到紹興城區和碼頭的主要通道,古道又分日鑄嶺古道、陶宴嶺古道,前幾天已徒步了日鑄嶺古道,今天把陶宴嶺古道也穿越了一翻,這樣就完整地把上青古道穿越了。

陶宴嶺又稱陶隱嶺,因南朝齊梁年間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曾隱居於此,陶宴嶺由此得名。古道北起紹興縣平水鎮的金漁岙,南止王壇鎮的新聯村。全長約4公里。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陶宴嶺古道路面最寬處達到2.7米,整條古道基本是用毛石和條石鋪設的,古道路基都是用石塊疊砌打的基礎,據此而看當時工程之大可見一斑。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徒步在古道寬大的石階上,兩邊綠蔭蓊鬱,有一種悠閒、自在、大氣的感覺,不像有的古道一路羊腸小道,連歇腳地要找個半天。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半山的泉水嶺,這裏還有一個故事,古時有幾個仙人在古道上趕路,因口中焦渴、睏乏極了,急找水解渴,瞥見巖壁濕潤,就作起法術,猛衝幾拳,巖逢擴大,湧出一道甘泉,後人們奉為仙水,在旁邊還建了大王廟以示紀念。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在山角仰望那古道,當時的能工巧匠是如何建設的。簡直是天工巧奪的璇旎。讓我們無法追憶當時的人們的智慧和辛勤,才有了今日的古道的延綿。蜿蜒曲折的盤旋在大山上,慢慢旋繞而上,像一條巨龍任人們踩着他的肌膚一步步攀沿。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嶺頂村,到了這裏古道半程已走完,這裏的村民還是那麼淳樸,我到了嶺頂村感覺口渴,到了一户人家買礦泉水,因出來沒帶現金,而户主用的是老年機,沒法掃碼。主人見狀就説拿一瓶喝吧。我實在不好意思,就討了碗開水。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陶宴嶺古道起點雖離紹興市區不遠(約10公里),但古道優雅僻靜,他的古樸中還是帶有一種原始韻味,是一處徒步穿越休閒的打卡佳地。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古道的南面是延綿十里的峽谷,谷內高山深谷、羣峯連綿、瀑布飛流、兩岸古木參天,芳草如茵,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處處都令人讚歎。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古道上的茶亭。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47 字。

轉載請註明: 會稽山古道(二)——陶宴(隱)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