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人忙着給黑人謝罪,但欠華人的人命債什麼時候還?

來源:北美留學生日報

自從弗洛伊德事件之後,美國反對“種族歧視”的浪潮就塵囂甚上。

於是美國白人們紛紛為此發聲,生怕晚了一步就被扣上“沉默就是幫兇”的大帽子。

從歐美眾星在個人社交媒體平台上發佈一張全黑的圖片哀悼“弗洛伊德”,美其名曰——“Black Tuesday”;

圖源:網絡

美國警察給黑人牧師洗腳,美國白人單膝跪地對黑人表示“你們的痛苦我感同身受”。

圖源:每日郵報

白宮外廣場改名為“Black Lives Matter Plaza”,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帶頭“破四舊”,要求移除美國國會大廈內被認為是種族主義的歷史人物雕像。

圖源:推特

全美上下齊心協力,大搞“給黑人謝罪”的形式主義。

一邊是UCLA的教授拒絕給黑人學生取消原定考試,進行送分考試,便被憤怒的美國人民簽署請願書停職,甚至還有人威脅要殺了他。

圖源:網絡

同樣涉及到高等教育,另一邊是嚴重傷害華人的ACA5法案在加州眾議院通過:

ACA5法案將會廢除大學招生“誰有能力誰上”的原則,允許學校可以種族偏好選擇生源。

眾所周知亞裔家庭一向重視教育,華裔孩子刻苦讀書,積極參加活動,在美國各族裔中獲得了更高的名校錄取率。

與此同時,非裔和拉丁裔的入學率就不那麼理想。

而且ACA 5法案還給亞裔入學配比12%(此前加州幾所公校亞裔比例一直在30%左右)。

這一法案嚴重損害了大學入學的公平性,也可以窺見美國目前追求“Black Lives Matter”這一政治正確到達了瘋魔的程度。

美國此番支持非裔權益,似乎並未觸及到“White Privilege”(白人特權)的根本利益內核,

就拿ACA5法案為例吧,美國也是在剝削亞裔的基礎上,進行改變。

圖源:網絡

高喊着“Black Lives Matter”的人們,有沒有在乎過那些死於美國剝削和壓迫的萬千華裔的命?

如今,美國人將涉嫌種族歧視的電影《亂世佳人》下架,將哥倫布雕像推翻,為無數當初被壓迫、剝削的黑人們發聲。

不可否認非裔在美國的過往充滿着血跡斑斑,那麼華人的處境又是如何的呢?

美國社會虧欠華人的人命債什麼時候還,長久以來污名化華裔的罪拿什麼洗清?

眾所周知,美國本就是一個移民國家。

即使是如今哭天搶地要求公平對待的非裔羣體,美國也從未出台過“排非裔法案”來對待他們。

在加州淘金的中國礦工

反倒是習慣性保持緘默,不怎麼鬧事的華裔羣體,卻被一條又一條的法案剝削着,中傷着......

1858年,加州通過法律“禁止一切中國人和蒙古人種進入加州”,這項法律最終被加州最高法院在1862年撤銷。

1854年的People vs. Hall案中,加州法庭剝奪了中國人出庭作證的資格。這使得中國人在涉及訴訟時處失去了話語權,只能任人宰割。

1875年頒佈的《佩吉法案》(The Page Act of 1875)禁止中國女性移民進入美國。

1871年,兩派華人在幫派爭奪中誤殺了一名白人,引發了500多名暴徒向洛杉磯唐人街發動了攻擊和洗劫。

在當時,約有20名中國人當街被施以私刑處死。

1871年洛杉磯暴動被施以私刑處死的中國人

1877年7月,連續三個晚上,舊金山發生大規模的排華騷亂。

白人暴徒們打砸搶華人開的商鋪,搗毀了約25家華人洗衣店,火燒華人的居所,射殺街上的華人。

從“淘金熱”浪潮中剝削中國礦工,到光天化日私刑處死中國人。

美國的歷史浸滿了中國人的鮮血。

美國歧視華人的情緒,在1882年到達了巔峯。

1882年5月,時任美國總統切斯特·艾倫·阿瑟正式簽署並生效了《排華法案》。

1882年醜化中國人形象的宣傳畫

《排華法案》也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針對特定族裔的歧視性法案。

作為一項聯邦法案,《排華法案》標誌着在美國國內合法化了歧視華人的制度環境。

這項帶有鮮明種族歧視色彩的法案,在輿論上以各種惡毒詞語極度醜化華人,污衊華人是“黃禍”,煽動排華情緒。

使得美國各地地方政府和民眾更加肆無忌憚地排斥和歧視華人。

1885年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生的石溪慘案(Rock Springs Massacre),白人礦工屠殺28名中國礦工,致傷15人。

根據特拉華大學的教授Jean Pfaelzer: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此類針對華人的攻擊和驅逐事件多達上百起,其中包括民眾的偶發行為,以及政府主導的有組織行動。

一處華工紀念碑

根據已故華裔作家張純如的回憶:

剛剛下岸抵達美國的華工被白人滿街地追打侮辱,揪辮子,扔磚頭和臭雞蛋。他們每天生活在恐懼之中,隨時會被殺害,連狗都不如,白人孩子們都會羞辱街上的華人為老鼠,扔磚頭。

張純如

直到1943年,由於二戰中中美兩國成為同盟國,這項壓迫了華裔數十年之久的《排華法案》才被廢除。

華裔得到的道歉也遠比其他族裔來的遲。

一百多年後,美國國會兩院才在華裔國會議員的推動下先後通過決議(參議院2011年10月,眾議院2012年6月)向美國華裔正式道歉。

《排華法案》廢除後,在美華裔的境況似乎並沒有得到改變。

前幾日,亞特蘭大非裔男子布魯克斯在車裏睡覺後因拘捕奪槍而遭到警察射殺。

這讓小編想到了2017年美國弗吉尼亞州一位華裔60歲老伯在車裏玩當時流行的“抓精靈球”遊戲時被小區保安射殺。

當時非常流行的手機遊戲

這名老伯看到保安將車停在自己的車前時,倒車準備離開。但是涉案保安此時下車擋在老伯車前,大喊“停下(stop)”之後就開槍,

五槍命中,一槍在左臂,其餘四槍在左前胸。

如果説亞特蘭大非裔男子布魯克斯拘捕並襲警,當地警方有足夠的理由使用武力。

那麼這位手無寸鐵的華裔老伯,只是待在自己的車裏玩“抓精靈球”而已,

為何要被槍殺呢?

美國的影視劇裏也充斥着對華裔的偏見和污名化。

“傅滿洲”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

其實最早他是英國作家薩克斯·羅默虛構出來的一個反派人物。

19世紀末,西方社會“黃禍論”盛行,統治者利用人們對黃種人的恐懼和擔憂,來穩定帝國主義內部的統治。

黃禍圖

當時西方世界的小説、熒幕裏面的中國人都長得陰險狡詐,具有反派色彩。

“傅滿洲”這一污名化華人的形象一經推出,引爆了當時西方對華人充滿歧視的社會。

於是,無數人跟風開始在“傅滿洲”這個形象上二次創作。

從默片到有聲片,西方人拍攝了無數關於“傅滿洲”的形象,其中包括:

1923年,英國拍攝的《傅滿洲的謎團》;1930年電影《傅滿洲的歸來》;1932年上映《傅滿洲的面具》....

還有《傅滿洲的新娘》、《傅滿洲的鼓》、《傅滿洲的面孔》等等。

在這些作品中,傅滿洲無一例外地都是窮兇極惡,搞恐怖主義,企圖摧毀西方世界的大反派。

傅滿洲使用的刑具

經過無數次的創作,傅滿洲的形象被固定為骨瘦如柴,留着一個八字鬍,頭戴清政府的官帽,留着一個長長辮子的人。

值得諷刺的是,由於當時好萊塢種族歧視嚴重,傅滿洲這一形象多由白人演員扮演。

你品,你細品。

要是黑人羣體看到這樣一張“黑臉戲”的圖,你猜會怎麼着?

令人痛心的是,時至今日,類似於“傅滿洲”這一類形象仍在歐美的影視劇中出現:

美國漫威漫畫裏的超級大反派叫滿大人(Mandarin),並且他還是鋼鐵俠的死對頭。

周潤發在《加勒比海盜》中飾演的嘯風船長也是在“傅滿洲”形象上改編的。

還有漫威的新電影——《上氣:十戒傳説》,裏面主角酷似李小龍,而他的父親在漫威漫畫原作裏就叫傅滿洲。

都21世紀了,美國電影還在上演着以污名化華裔來爭奪市場的戲碼。

正當美國非裔抗議種族歧視的人羣浩浩蕩蕩,

嘴裏喊的“Black Lives Matter”口號讓全世界人都聽得見,

同為曾經有過被壓迫、被歧視歷史的華裔的處境卻每況愈下。

新冠疫情大爆發後,特朗普在公開講話中將新冠病毒歪曲為“Chinese Virus”,人們將憤怒上升到亞裔羣體身上。

加上美國政府抗疫不利,試圖將新冠疫情甩鍋中國,美國個別州還曾一度向中國“索賠”。

新冠肆虐,大量的人口失業,股市熔斷,經濟下滑,

一些美國人民將怒火宣泄在了亞裔身上。

根據相關統計,紐約市在2-4月收到關於歧視的投訴裏,就有將近一半是有關歧視亞裔的投訴。這一數據,是去年同期的20倍。

其實,在這次涉及全美的抗議行動中,也有不少亞裔站出來,走上街頭,拿起標語,為黑人羣體振臂吶喊。

他們不曾想過,在美國,亞裔或許比非裔更不被重視。

也許真的存在“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吧,

美國非裔的處境在一次又一次抗議下被人們重視,

美國政府也配合着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那麼在美華裔呢?

美國政府欠華人的命債什麼時候才能還清?

在美華裔同樣不能忘卻那些存在着流血流淚的痛苦過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17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國白人忙着給黑人謝罪,但欠華人的人命債什麼時候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