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開啓!大數據告訴你 小暑節氣能有多熱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7月6日)將正式進入小暑節氣,俗話説“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意味着天氣會更加悶熱。中國天氣網特別盤點了歷史上小暑期間的“熱霸”,這些地方是否高温天天見?最熱能有多熱?炎炎夏日,除了吃瓜、開空調,民間還有哪些消暑習俗,一起來了解下。

進入小暑全國盛夏開啓 數據告訴你小暑能有多熱

常年小暑節氣期間,在北方,隨着夏季風的腳步,降雨逐步增多,華北、東北地區即將進入“七下八上”主汛期。華南一帶將陸續迎來台風的洗禮,強對流天氣頻繁發生。

盛夏開啓!大數據告訴你 小暑節氣能有多熱

氣温方面,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盛夏,俗話説“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尤其是長江中下游一帶,小暑期間往往會經歷“出梅”到入伏的過程,盛夏開始,悶熱難耐,也是一年當中最難熬的時期。

數據統計結果顯示,1981-2010年,全國省會級城市中,小暑期間平均每年出現高温日數排行榜前10名裏,南方城市佔9席,北方僅西安上榜;福州以8.3天摘得榜首,杭州緊隨其後。

盛夏開啓!大數據告訴你 小暑節氣能有多熱

那小暑節氣能有多熱呢?從各省會級城市的極端最高氣温來看,自有氣象記錄以來,有7個城市小暑節氣期間曾出現了40℃以上的極端高温天氣,其中排名第一、第二的鄭州以及石家莊,曾在小暑節氣期間創下了極端最高氣温紀錄;濟南和烏魯木齊在此期間的極端最高氣温也能在歷史上位列第二。

盛夏開啓!大數據告訴你 小暑節氣能有多熱

總得來説,進入小暑節氣後,暑熱的天氣特點更加突出。中國天氣網分析師石妍表示,今年7月中旬,南方的高温範圍逐漸擴大,除了華南一帶,江南一帶也將陸續“出梅”,轉為“蒸烤”模式。預計未來10天,江南、華南等地將有4~8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氣。

降水方面,預計今年小暑節氣期間,江淮,江漢,黃淮南部,重慶及貴州北部等地降雨較常年同期持續偏多。隨着副熱帶高壓北抬,7月中旬,江漢、黃淮、江淮等地,降水增多,其中不乏強對流天氣。同時,東北,華北雷雨天氣增多。

小暑節氣迎“頭伏” 北方吃麪南方食藕

俗話説“熱在三伏”,一般在小暑節氣期間進入頭伏。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飲食上,人們會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以度過炎熱的伏天。

在北方,進入小暑節氣,愛吃麪食的北方人有吃餃子、吃麪的習慣。入伏之時,剛好是我國主產區麥收剛剛完成的時候,家家麥滿倉,而到了伏天人們精神委頓,食慾不佳,人們用新磨的麪粉包餃子,成為民間傳統食品中開胃解饞的佳品。

伏天還可吃過水麪、炒麪。過水麪,就是將麪條煮熟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滷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可以“敗心火”;炒麪,就是用鍋將麪粉妙幹炒熟,然後用開水衝後加糖拌着吃,別有一番風味。

南方水鄉則有在小暑節氣期間吃蜜汁藕的習慣,宋代詩人陶弼在《詠藕》詩的末尾提到“與君消酷暑,瓜李莫相猜”,道明瞭炎炎夏日食藕消暑的妙處。每年的6、7月份,正是鮮藕上市時節,而食藕則以七月前期為佳,將鮮藕用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當涼菜吃。

除了吃瓜、吃冰棍、開空調,以上民間的習俗以及古人的消夏理念,有沒有給你一點清涼一夏的靈感呢?日常的飲食中做到健康均衡,選擇時令食材,夏天不上火,身心才清爽。(文/江漪 設計/羅嘉雪 數據支持/石妍 審核/ 馮瑋 劉文靜 陳曦 劉紅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9 字。

轉載請註明: 盛夏開啓!大數據告訴你 小暑節氣能有多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