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經濟大師,數學天才賭徒,和“神秘的股市財富公式”
2017-10-13
孤獨大腦
(上)
諾 獎 經 濟 學 家
1、諾貝爾為什麼沒有數學獎?
因為女友被數學家拐走,所以不設立諾貝爾數學獎--這只是一個傳聞。諾貝爾獎不發給數學家,真實的原因是:在諾貝爾的炸藥時代,數學還不被認為是科學之王,他本人並未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
諾貝爾經濟獎,本身名不正言不順。諾獎始於1901年,經濟學獎1969年才有。其全名也拐彎抹角,絕不正宗。諾貝爾的後代還公開反對過,並説“這個獎經常授予金融市場的投機者。”
不過,這不影響數學家得諾貝爾獎,也不影響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科學性,我們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可以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
讓數學家得諾貝爾經濟科學獎。
2、數學能夠解碼經濟學嗎?
羅素説,所有學説的一端是科學(自然科學),另一端是神學,而介於兩者之間的,是哲學等社會科學。
有人認為,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經濟學是一門最接近自然科學的學科。
1950年,納什在28頁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一個重要概念:“納什均衡”,成為博弈論的重要突破。1994年,他和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納什最重要的數學成就是在微分幾何和偏微分方程的領域,一位著名幾何學家評價到:“他在幾何學所做的,從我看來,比起他在經濟學所做的無可比擬地偉大得多,相差很多個數量級。”
諾貝爾經濟學獎從1969年至2010年,共34屆,獲獎者51人,除了哈耶克,幾乎全都用到了數學工具;一半以上獲獎者有深厚數學功底,還有少數本身就是數學家。
3、數學是裝神弄鬼的工具嗎?
儘管諾貝爾經濟學獎,自稱“Economic Sciences”,即經濟科學獎,人們仍然懷疑其“科學性”。
麥克洛斯基在《經濟學的花言巧語》裏寫道:
經濟學家使用文學讀者看起來陌生的數學模型、統計檢驗、市場理論。但若仔細考察的話,們並不那麼陌生。它們就如演講中的修辭手段——隱喻、類比和訴諸權威。
1886年,《科學》雜誌就曾經指責經濟學家,為了掩蓋“數學公式搭建的薄紗背後的空洞”,胡亂使用自然科學的術語。
諾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在2009年説:“經濟學家對舞弄自己數學技藝的慾望,是導致這個職業沒落的中心原因。”
據統計,刊登在美國最頂尖的經濟學期刊上的39%的研究不可復現。
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羅默提出了“數學濫用”概念,即:在經濟學中以誤導為目的進行數學推理。
經濟學家的預測經常不準,但仍不影響生計。真有點兒占星家的範兒。
《牛津英語詞典》中對“mathematician”(數學家)的第二項釋義便是“astrologer”(占星家)。曾經在人們眼裏,占星術是一項有着數學作基礎,以真實的天文觀測為準的技術性學科。
4、為什麼要研究“聰明人幹蠢事”?
如你所知,2017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授予理查德•泰勒,“首位將心理學引入經濟學,開創了行為經濟學”的學者。
在傳統的經濟學中,一切都以“理性的經濟人”為假設前提。
行為經濟學呢?維基百科的定義是:
行為經濟學(英語:Behavioral economics),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它利用社會、認知與情感的因素,來研究個人及團體形成經濟決策的背後原因,並從而瞭解市場運作與公共選擇的方式。在行為經濟學之外,又分支出行為金融學這個子學科。
大白話就是:
研究聰明人為什麼幹蠢事。
你我都在想:這不就是説本人嗎?
行為經濟學,是打通心理學和經濟學的一座橋樑。
回到開始羅素對所有學説的定義,行為經濟學家們,將經濟學,往同樣經常被人質疑為“不科學”的心理學這邊,拖了那麼一段。
要説明的是,行為經濟學家,仍然是採用科學的手段來開展研究。在當下頗為流行的各種該主題的暢銷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相關實驗。
5、教你經濟的人自己需要很會賺錢嗎?
有位經濟學家教授寫到,最怕被問,老師你天天研究這玩意兒,那你賺錢一定很厲害!
首先,經濟學並不是教人賺錢的職業。就像愛情小説家不負責教人成功戀愛。
其次,經濟學家的實踐,是為國家做貢獻。例如凱恩斯,既搞學問,又兼任皇家經濟學會秘書,二戰後還曾代表英國找美國借錢,賴到2006年底才還清。
再有,凱恩斯同樣也可以是個賺錢高手。個人靠炒股發了財。
他説:一個人的知識和經驗絕對是有限的,因此在任何給定的期限裏,我個人認為能夠得到我百分之百的信心去投資的企業數 量,很少會有超過二家或三家以上。
巴菲特格外推崇凱恩斯,並喜歡引用他的三句名言:
1、困難不在於如何接受新思想,而在於如何擺脱舊思想;
2、我寧願模糊的正確,也不要精確的錯誤。(這句話其實是Carveth Read最早説的。)
3、對於我們的名聲來説,遵循傳統慣例而失敗要好過違背 傳統慣例而成功。
6、經濟學家如何在股市上賺錢?
經濟學家在股市上的賺錢路線,看起來和諾獎對經濟學家的偏愛路線是一致的:
1、一個是精確的“數學”路線;
2、一個是利用人們非理性的行為經濟路線。
走精確路線的,有著名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了因制定選擇權定價公式,而在1997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麥倫·休斯和羅伯特·C·默頓。其第一年賺了40%,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後,不到四個月虧46億美元,不久倒閉。
利用人們非理性行為的,有今年的諾獎經濟學得主:泰勒。
泰勒曾發現,過去表現好的股票在接下來3-5年會成為輸家,而過去表現差的股票會在接下來3-5年成為贏家。他將其歸因為:“過度自信”。
泰勒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利用市場對消息產生的行為偏差進行投資。
依據經濟行為學,通常市場對於已有的負面消息總是過度反應;而對新的、公司正面的消息又往往反應不夠。該基金正是基於此對小市值股票產生的影響來進行投資。該基金以基本面為基礎,來判斷金融市場的矯枉過正或者反應不足。
該基金自1998年低開始,若當時投入1萬美元,到今年9月底有9萬3千美元,回報率達到了驚人的832.44%,比巴菲特多了500%。
股市,到底是數學天才的樂園,還是另外一個超級賭場?
(中)
賭 場 天 才
1、地球上最聰明的億萬富翁
“地球上最聰明的億萬富翁。”詹姆斯·西蒙斯被《金融時報》如此評價。
2010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演講《數學,常識和運氣》裏,西蒙斯回憶自己14歲時的打工經歷:
因為幹得不夠好,他被降職去拖地板。他很喜歡這個工作,因為簡單,不需動腦,可以走動並且思考。“走動,思考,而且他們還付我錢。”離開時,老闆問這個不夠靈光的男孩將來有什麼打算,他説,我想來MIT學數學。
從麻省理工畢業後的西蒙斯,23歲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博士學位,一年後出任哈佛大學數學系講師。
1968年,西蒙斯前往紐約州立石溪大學出任數學系主任,年僅30歲。
西蒙斯在石溪大學做了8年的純數學研究,其間與華裔知名數學家陳省身聯合創立了對數學和物理學影響深遠的Chern-Simons理論。
1976年,西蒙斯摘得數學界的皇冠——全美維布倫(Veblen)獎。
1977年,西蒙斯創立了自己的私人投資基金。
從1989年起,文藝復興科技公司的大獎章基金的年回報率平均高達35%,大獎章基金被譽為最成功的對沖基金。
他被稱為量化交易之父。
2、心靈捕手和數學天才
另一位著名的MIT拖地板工,是《心靈捕手》裏的馬特·達蒙。
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在公佈欄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卻無人能解。結果一個年輕的清潔工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的解出。教授得知有人解開他的問題之後,又下了另一道更難的題目,要找出這個數學天才。
這部著名的電影,故事由馬特·達蒙聯合本·阿弗萊克創作,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編劇獎。
據説本·阿弗萊克和馬特·達蒙是用擲骰子來決定由誰擔任此部電影男主角。
曾就讀哈佛大學的馬特·達蒙,原本想把主角塑造成物理學天才。他和當時的哈佛大學教授兼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Sheldon L. Glashow討論了該想法。
Glashow告訴達蒙他的假設並不成立,而且建議他把主角改寫成一個數學天才。他還介紹了在麻省理工擔任數學教授的姐夫/妹夫DanielKleitman給達蒙認識,為電影提供意見。
但是,在現實中,數學天才不是馬特·達蒙,而是他的好基友本·阿弗萊克。
3、花瓶、導演、撲克冠軍
男人總希望自己帥一點兒,阿弗萊克則是一個被“太帥”困擾的男花瓶。就像在《心靈捕手》裏扮演的那個沒腦子的兄弟。
即使他聯合創作了《心靈捕手》的劇本,即使後來他導演了《城中大盜》,才華也沒被承認。
熬到2013年,他憑《逃離德黑蘭》獲得第70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劇情片獎,以及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剪輯三座獎。2014年,阿弗萊克出演的《消失的愛人》贏得了高評。
阿弗萊克比他看起來要聰明得多。他贏得過2004年加利福尼亞州的撲克冠軍賽,獲得了35萬6400美元的獎金和一等獎獎盃,並取得2004年世界撲克巡迴賽最終賽的資格。
2014年,阿弗萊克被拉斯維加斯的堅石酒店禁止玩二十一點,因為身為常勝軍的他被懷疑有使用“密技”。
4、四騎士,用數學破解賭博
二十一點(英文:Blackjack),是使用撲克牌玩的賭博遊戲。亦是賭埸中莊家優勢在概率中最低的一種賭博遊戲。
1956年以前,21點的基本策略都是推測及經驗猜的。
直至“四騎士”出現。四人都服役於美國陸軍,有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碩士學歷。在軍營玩21點時,羅傑.鮑德温想:應該有機會經過數學分析的最佳策略對應到該規則。
他用手算出幾條規則,馬上意識到21點策略分析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他找了威柏肯提,申請使用軍用計算器的權限。
四騎士們花了一年半的空餘時間,設計出了玩21點的最佳策略出來。沒有電腦,只有驚人的腦袋,和計算器。
1956年9月,他們出版了11頁的論文《21點最佳策略》。發表於美國統計協會的期刊上,這是史上第一個使用精確的數學計算檢驗過的21點策略。
然而,四騎士的研究成果,並在並未引起社會關注。
直到幾年後,另外一個天才的出現。
5、愛德華·索普,量化交易之父
1955年春,索普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名二年級物理學研究生。他在思考能否搗鼓出一個持續贏得輪盤賭的數學系統。
輪盤賭看似隨機,索普則試圖用數學來描述背後的系統機制。後來他將同樣的想法應用到證券市場,最終發展成量化投資的核心理論。
1958年,索普取得數學博士學位。
1959年至1961年間,索普於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摩爾講座教授。
基於用數學戰勝賭場的衝動,他也研究二十一點。
索普應用大數定律:
隨機事件的樣本越多,結果的確定性就越高,就好像擲硬幣,你擲10次,正反面比率可能出現任何結果,隨着實驗的次數越來越多,正反面的比例會更加接近於1:1。
對於某一手21點,索普並不知道勝算多少,但是隻要玩得局數足夠,只要他遵循自己的算牌規則,就一定能獲勝。通過大數法則,不斷實驗,得到最終結果,總結經驗,這事就愛德華索普的必殺技。
1958年,看到四騎士的《21點最佳策略》後,他找鮑德温索要數據,用數學和概率論的方法,藉助於計算機,優化了方案,想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但該雜誌只接受院士的文章。
這難不倒索普。他從小就是一個頑皮的天才少年,熱衷於惡作劇、搞破壞,以及做各種實驗。他決定找這個星球上最聰明、也是最古怪的人幫忙。
6、香農,IT理論奠基人
只消做其中的一件事情,就可以成為本星球最聰明的人,但香農做了兩件。
20世紀最偉大的兩個知識進步上都鐫刻着香農的大名:
其一是二進制系統在電路中的應用,這也是計算機誕生的基礎。香農的突破性進展是引入了一個雙符號邏輯體系,所有的問題都通過操控兩個數字來解決:0和1。在電路應用中,1表示開關閉合,0表示開關打開。一連串閉合和打開的開關,其實就是一連串1和0,就能代表幾乎所有種類的信息。
其二是信息論。在這方面,香農解決了如何將信息編碼,然後從A點傳遞到B點的問題。香農理論的關鍵之處,也是頗有爭議的地方在於,他一開始就主張,儘管信息“總是帶有某種意義(meaning)……但(這種)通信的語義外表和工程問題無關”。換句話説,信息作為一個技術問題,與它本身的意思及語境沒有關係。相反,信息是純粹統計性的,因而是可編碼的。
這一觀點與直覺正好相反。香農之前的科學家大多認為,意義,只有意義,才是通訊的基本元素,而香農完全顛覆了這一觀點。
除了學術香農愛好雜耍、騎獨輪腳踏車和下棋。他根據人工智能研究的先驅、數學家馬文·閔斯基的想法,發明了一個“終極機器”:
這個盒子外表平淡無奇,只是在一側有一個開關,彈一下開關,盒蓋就會打開,一個機械手會伸出來;將開關復原,機械手就縮回盒子。
面對小怪人索普的來訪,老怪人香農只給了幾分鐘,但迅速被吸引了。他願意幫忙提交論文,只提了一點:
“哥們兒,你這論文題目《21點常勝策略》涉嫌賭博,不如改成《21點的有利策略》,免得老學究們卡你。”
兩位怪才後來還一起鑽研輪盤賭,甚至發明了第一個佩戴式計算機,悄悄帶入賭場,用於提高輪盤賭的獲勝幾率。
有一個21點的關鍵問題一直困擾索普:
如果賭徒不想因賭資不足而出局,那麼他應該怎樣下注?
香農告訴索普,新澤西穆雷山貝爾實驗室的物理研究員小約翰·凱利知道答案。
7、凱利公式,一個真實的財富公式
1956年,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凱利發表了一篇論文 "A NewInterpretation Of Information Rate",論文中包括了後來被廣泛流傳的“凱利公式”。這篇論文的本意是研究長途電話中的噪音問題。
在概率論中,凱利公式是一個用以使特定賭局中,擁有正期望值之重複行為長期增長率最大化的公式。簡而言之,就是用以計算出每次遊戲中應投注的資金比例。
除可將長期增長率最大化外,此方程式不允許在任何賭局中,有失去全部現有資金的可能,因此有不存在破產疑慮的優點。方程式假設貨幣與賭局可無窮分割,而只要資金足夠多,在實際應用上不成問題。
公式的一般性陳述為:
其中:
f*為現有資金應進行下次投注的比例;
b為投注可得的賠率(不含本金);
p為獲勝率;
q為落敗率,即1 - p;
舉例而言:
若一賭博有60%的獲勝率(p = 0.6,q = 0.4),
而賭客在贏得賭局時,可獲得一賠一的賠率(b = 1),
則:賭客應在每次機會中下注現有資金的20%(f* = 0.2),以最大化資金的長期增長率。
如果賠率沒有優勢,即b =q / p,那麼公式建議不下注。
如果賠率是負的,即b < q / p,公式的結果是負的,也就是暗示應該下注到另外一邊。
索普利用凱利的系統對21點下注方案進行優化。即:勝算大時出重手,勝算小時就收手。
另一種下注方式“加倍下注策略”:下注10美元,輸了。下注20美元獲勝,若再輸,下注40美元,贏了就一舉回本。加倍下注,貌似遲早扭虧,實則有硬傷:賭徒可能被振出局。
凱利公式,則限制了賭徒每次下注的最高額度,精確地告訴人們如何根據自己的荷包加碼和減注,以此來獲取最佳結果。
用凱利的話説,這一規則描述了一個賭徒如何既“使自己的資金量呈指數增長”,同時又避免破產的詛咒。
據説,1968年巴菲特第一次見到了索普,就開始應用凱利公式去決定在每項投資中投入多少資金。
又據説,索普第一次見巴菲特,和他打了一夜橋牌,就預測他將來會成為世界首富。
芒格説:
“人類並沒有被賦予隨時隨地感知一切、瞭解一切的天賦。但是人類如果努力去了解、去感知――通過篩選眾多的機會――就一定能找到一個錯位的賭注。而且,聰明的人會在世界提供給他這一機遇時下大賭注。當成功概率很高時他們下了大賭注,而其餘的時間他們按兵不動,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8、神秘小組,盜火的年輕人
索普贏了。他橫掃賭場,最終成為不受歡迎的賭客。
1979年1月,麻省理工學院開設了一門名為“如果你必須賭,怎麼賭贏”的課程,供那些對“21點”有興趣的學生切磋算牌技巧。參加該課程的學生大多是本科生,在數學方面擁有天賦。為期4周的課程完結之後,學生們奔赴賭城,結果鎩羽而歸。
聰明的年輕人們不甘心認輸。1980年,一個以哈佛商學院MBA為領導、以麻省理工學院天才學生為主體的“21點”精英團隊構建起來,再度“殺往”大西洋城。10周之後,他們的賭資翻了一倍。
以“21點小組”為原型的電影《決勝21點》,裏面有句台詞:
“我們不是在賭博,我們是在計算”。
“量化”是MIT21點小組決勝的秘訣。某種意義上,索普的贏牌戰術和量化投資是一致的:
Step1:深入分析市場,建立模型,進行有效的量化投資策略;
Step2:通過量化分析,判斷市場走向,靜等投資的最佳時機;
Step3:最佳時機來臨後,迅速執行精準的交易策略。
21點小組成員高人輩出。魏因斯坦,33歲已是德意志銀行美國信用交易總管。他是國際象棋“終身大師”,25歲便成為德意志銀行的副總裁,兩年後又被任命為董事總經理。
比起拉斯維加斯,華爾街才是真正的賭場。無論是貪婪,還是殘酷,金融賭場都更勝一籌。
例如綠光資本的艾因霍恩,37歲已經聲名顯赫,回報率連年保持在20%以上。他同時也是撲克高手,曾位列2007年拉斯維加斯“世界撲克系列賽”第18名,斬獲66萬美元獎金。
(下)
“戰 勝” 股 市
1、戰勝市場,一個科學的股票市場系統
索普將自己從21點中發現的秘密,推及至股票權證:對於股票下週是漲還是跌,索普並不確定,但他可以推算出股票漲跌2個、5個或者10個百分點的概率有多大。
索普把這一公式用到了權證上。股票的未來運動(寬客將這一變量稱為波動性)是隨機的,因而是可以量化的。如果權證在定價時高估或低估了可能的波動性,你就能從中獲利。
索普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卡索夫教授,設計出第一個精確的量化投資策略:科學股票市場系統。
他們確信自己已開發出第一個從股票市場穩定盈利的純量化方法,並於1967年合寫了一本叫做《戰勝市場:一個科學的股票市場系統》,該書是量化投資的開山之作。
1969年,索普遇到了傑伊·里根。里根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主修哲學,在一家經紀公司上班。他是索普的粉絲,兩人成立了一家合夥公司,開始了套利之旅。
索普運作了兩隻對沖基金,“Princeton-NewportPartners”和“RidgelinePartners”,運作了近30年,年平均收益19%-20%,無一年虧損。
2、量化交易之王,那個不會掃地的男孩
故事終於要來到高潮,讓我們歡迎主角,量化投資之王:西蒙斯。
他就是本文最開始,那個掃不好地,但是痴心妄想考入麻省理工的男孩。
在摘取了數學領域的最高成就後,西蒙斯殺入了另外一個數字世界。
1978年,他成立了一家名為Monemetrics的公司,起初走了些彎路,後來他把數學模型引入金融交易。
4年後,文藝復興公司誕生。西蒙斯挖來最厲害的數學家和建模專家。員工有一半從事研究和編程,1/3擁有自然科學的博士學位。
以“算法交易”為核心,專注量化投資三十餘載,其大獎章基金,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對沖基金。
1988年-2015年,27年間平均年化回報率達到35%,較索羅斯等大佬同期的投資表現高出10個百分點,是標普500指數收益率的3倍以上;
在次貸危機最低谷的2008年,大獎章基金實現98.2%的收益,而同期標普500指數暴跌38.5%;
2001~2013年,大獎章基金的最差的年度收益是21%,這還是扣除5%的管理費和44%的業績提成費後實現的,兩項費用均高出同類基金的一倍以上。
由於高度保密,文藝復興的的成功一直是個謎。
西蒙斯有哪些秘密武器?
理念上例如:
西蒙斯更關注市場短期的無效性,用算法來捕捉稍縱即逝的價格偏離,當價格恢復正常時迅速結清頭寸離場。就像壁虎,平時趴在牆上一動不動,一旦蚊子(機會)出現,迅速將其吃掉,然後重新回覆平靜。
技術上例如:
2014年8月,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向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申請了一項利用高精度時鐘同步執行交易指令的專利。
這項技術是在各個交易所服務器中使用原子鐘或GPS時鐘實現納秒(十億分之一秒)內同步所有交易指令,消除下單延遲,從而使高頻交易(HFT)無法捕捉因延遲產生的價差。
還有更多人們無法窺探的。
3、尋找阿爾法的數量金融大師們
一本講述華爾街頂級數量金融大師的書《寬客》,這樣寫道:
這些人擅長的交易類別各不相同,但他們在某一點上是相同的:
對某種難以捕捉的玄妙之物孜孜以求,而這正是他們最為強大的地方。寬客們有時虔誠地將這一玄妙之物暗自稱為“真諦”(Truth)。
真諦是關於市場如何運行的終極奧秘,唯有通過數學才能發現。寬客通過研究市場中的隱匿模式揭示真諦,從而打開有着億萬美元利潤的寶藏之門。
寬客為這個飄忽不定的真諦創造了一個名字:阿爾法(alpha),聽起來好像是巫師修煉的某種秘方。
阿爾法代表一種難以捉摸的技能,有些人生而擁有,從而能夠連續擊敗市場。
與阿爾法相對的還有一個希臘字母——貝塔(beta),代表平淡無奇的市場回報,即便是腦子缺根筋的傢伙也能輕鬆取得。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西蒙斯在演講中總結道:
1、我經常做的就是嘗試一些新的事情。
2、盡你所能和最優秀的人合作。
3、“被美麗指引”。建一家交易公司有什麼美的一面呢?它美就美在做正確的事,找一羣正確的人,用正確的方法把事情做正確。
4、不要放棄,至少嘗試着不要放棄,有時花很長時間去做一件事是正確的。
5、最後,讓我們期盼一點點好運。
然 而 . . . . . .
1、為什麼賭場還讓你玩兒21點?
慢着,我有個問題。
跳回(中)--賭場天才。
既然數學天才們破解了21點,為什麼賭場不關掉這個項目?
為了對付你們這些聰明傢伙,賭場增加了撲克牌的數量,增加數牌難度,有時候還會用無限循環的發牌機。
但,重點不在這裏。
電影《決勝21點》裏的原型張約翰解釋了有趣的原因之一:
算牌術未發明前21點只是賭場的小賭戲。玩的人遠比骰戲(Craps)和輪盤少。
算牌術開始讓賭場害怕,後來發現大多數人懶得學。
“21點可以用算牌擊敗”的概念隨算牌書的傳播,令21點成為美國賭場內最受歡迎的賭戲,大多數人因為聽説21點可以贏,又自認自己(比一般人)聰明懶得學算牌就玩21點,結果賭場賺更多!
多麼活生生的例子:成功學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到底是如何變成毒藥的?
就是讓你以為自己可以贏,然後產生了成功幻覺,結果,反而加大了你“仍然什麼都沒做”的可能性。
幾乎必勝的21點賭場秘籍擺在面前,都沒有多少人認真去練。
何況是在並無真正秘籍的股市呢?
2、地球上虧錢最快的聰明人
長期資本,是當時華爾街超級夢之隊。創辦人麥利威瑟被譽為華爾街債券套利之父,合夥人包括美國前財政部副部長、美聯儲前副主席,以及兩位諾獎得主。
如前所述,第一年他們賺了16億美元,開創了基金業有史以來最迅速的成長奇蹟。
長期資本的主要業務是債券套利交易,即:像做股票一樣做債券。然後,用大量財務槓桿將規模做到很大。
他們運用電腦建立數學模型分析價格波動,並且通過電腦精密計算在波動中發現與把握套利機會。
1998年,俄羅斯政府將盧布貶值,並耍賴不還國債。毀掉長期資本的,是此後的連鎖反應。
一位參與其中者回憶:
我們認為,真正出問題的可能性是“萬一”,別國要幫忙俄羅斯的可能性是“一萬”。讓我們萬萬沒想到的是,萬一發生了。
巴菲特曾經總結過長期資本的慘敗:
第一,他們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們這 16 個人都是投資領域的老手。他們不是倒賣服裝發的家,然後來搞證券的。他們這 16 個人加起來,有三四百年的經驗了,一直都在投資這行摸爬滾打。
第三,他們大多數人都幾乎把自己的整個身家財產都投入到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他們把自己的錢也投進去了。他們自己投了幾億的錢,而且智商高超,經驗老道,結果卻破產了。真是讓人感慨。
巴菲特的聰明在於,能夠用非常生動淺顯的語句,説出一件事情的本質:
他們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賺自己不需要的錢,把自己手裏的錢,把自己需要的錢都搭進去了。這不是傻是什麼?絕對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假設你遞給我一把槍,裏面有 1000 個彈倉、100 萬個彈倉,其中只有一個彈倉裏有一顆子彈,你説:“把槍對準你的太陽穴,扣一下扳機,你要多少錢?”我不幹。你給我多少錢,我都不幹。
我曾經看過這段視頻,是巴菲特在一所大學的講座。他最後給出對年輕人的忠告:
有一本很好的書,不是書好,是書名好。這是一本爛書,但是書名起得很好,是沃爾特•古特曼寫的,書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這個道理難道不是很簡單嗎?
他們太依賴數學了,以為知道了一隻股票的貝塔係數,就知道了這隻股票的風險。要我説,貝塔係數和股票的風險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
亨利•考夫曼説過一句話:“破產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一種是什麼都知道的。”説起來,真是令人扼腕嘆息。
3、極少數躲過黑天鵝的高手
毀掉天才們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貪婪,一個是黑天鵝。
因為貪婪,人們加了太多槓桿。
因為黑天鵝,萬分之一的事情一旦發生,會令槓桿反向彈回來,產生具有毀滅性的衝擊力。
市場遠非理論所描述般精確可預測。一旦未知的黑天鵝事件發生,摧枯拉朽,泥沙俱下。
例如前文提及的21點高手魏因斯坦,也給德意志銀行虧掉20億美金。
偶有例外,例如文藝復興基金,2008年大家虧得一塌糊塗的時候,他們居然還賺了80%。
還有《黑天鵝》的作者塔勒布,他夥伴的基金在2008年通過下注於市場波動將遠比量化模型所預測的要高 ,賺了 1 5 0 %的利潤 。並通過股指 “看跌 ”期權 ,在雷曼倒閉引發市場崩潰時大發橫財 。
4、真有“神秘的財富公式”嗎?
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前員工曾説 ,該公司並沒有什麼神秘的財富公式 ,埃爾温 ·伯萊坎普和詹姆斯 ·艾克斯等天才並沒有在幾十年前發現財富密碼 。《寬客》裏寫道:
大獎章有一支由 9 0多名博士組成的隊伍 ,他們孜孜不倦地尋找着改善基金交易系統的方法 ,他們就像是一支肩負使命的戰無不勝的運動隊 ,日復一日 ,周復一週 ,年復一年地擊敗市場 ,從未失手 。
梅花香自苦寒來 。文藝復興科技公司有着著名的 “雙 4 0小時 ”文化 。員工有 4 0個小時的時間完成分派到的任務 :編程 、研究市場 、搭建計算機系統 。
然後 ,在第二個 4 0小時中 ,他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涉獵基金中幾乎所有的領域和實驗 。這樣的自由成了醖釀突破的温牀 、大獎章的創新源泉 。
文藝復興科技公司也沒有受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有效市場假説或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束縛 。它更像是一台機器 ,一項科學實驗 ,唯一重要的東西是策略是否有效 ,是不是能賺錢 。
即使如此,2009年,當市場整體反彈之時,文藝復興賣給大眾的新基金,虧掉了17%,打破了西蒙斯永不虧損的神話。
凱恩斯説,金錢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東西”,他認為:“職業投資是一場令人無法忍受的遊戲,任何一個沒有賭博習性的人,都會對之驚慌失措;即使是那些好賭之徒,也要對這些習性付出適當的代價。”
最後
諾獎經濟學獎得主中,惟一不和數學沾邊的哈耶克,曾經警告人們,別套用物理世界的模型,來分析經濟和金融。多年以後,2008年,在血流成河的華爾街,一份《金融建模宣言》複述了哈耶克的遠見:
物理學由於其在根據物體客觀現狀預測其未來行為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成為大多數金融模型的靈感之源 。物理學家研究世界的方式就是一次又一次重複相同的實驗 ,以此來發現背後的驅動力以及魔法般的數學定律 … …
但對金融學和經濟學來説 ,情況有所不同 ,這兩個學科涉及貨幣價值的主觀判斷 。為了發現自己的定律 ,金融理論竭盡全力模仿物理學的風格和韻律 … …
然而事實是 ,金融學根本沒有什麼基本定律 。
牛津大學的首個量化金融專業創建者威爾莫特説:
“難處在於人性 ,我們是在為人建模 ,不是為機器 。 ”
300年前,在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中,人類有史以來最聰明的天才之一,牛頓,虧掉了兩萬英鎊,據説相當於現在的一億美金。
牛頓曾因而嘆謂:“我能算準天體的運行,卻無法預測人類的瘋狂。”
在我看來,人工智能的突飛猛進,可能令許多此前量化的事物都變得可以量化。
而人性的貪婪,則進化得更兇猛。
從文科的角度,人類追尋意義;從理科的角度,人類探索公式。
這個過程,交替着理智與情感,榮耀與羞辱,靈性和野蠻。
上帝作為班主任,不會輕易給我們終極答案。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