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綜合

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20週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日前印發。新時代繼續做好西部大開發工作,對於增強防範化解各類風險能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過去的20年來,西部12省(區、市)生產總值佔全國比重提高了約3.6個百分點,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1%,累計實施退耕還林還草1.37億畝……一系列歷史性成就充分説明,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20年,是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比較堅實基礎的20年。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可以説是推動西部大開發的升級版和增強版,根據指導意見要求着力寫好大開發、大開放、大保護、大安全四篇大文章,將有力推動西部地區的高質量發展。

寫好大開發文章,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沿海地區相比還有不小差距,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和難點。西部地區各省區市必須立足省域實際、發揮比較優勢,圍繞新發展理念打造西部發展新引擎,推動西部地區產業現代化、制度與治理現代化,探索高質量發展的西部路徑。

寫好大開放文章,必須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加大西部開放力度。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離不開促進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大開放。積極參與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西部地區發展創造了歷史性機遇。西部地區既要立足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促進國內不同區域間的經濟內循環;也要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拓展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經濟循環,努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寫好大保護文章,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大美麗西部建設力度,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西部地區是我國主要的生態功能區,也是生態極為脆弱的區域。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必須加快推進西部地區綠色發展,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建設要求,保障好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保護好冰川、濕地等生態資源,為國家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寫好大安全文章,必須統籌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更好發揮西部地區國家安全屏障作用。西部地區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安全任務較為繁重。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羣眾普遍關心的民生訴求,加快補齊社會民生領域短板;必須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和共同繁榮發展。

短板就是潛力,機遇就是動能,謀改革就是謀發展,促開放就是促共贏。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頂層設計已經出台,努力實現不同類型地區互補發展、東西雙向開放協同並進、民族邊疆地區繁榮安全穩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能更好推動西部地區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中國夢貢獻更多西部力量。

(作者為雲南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9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