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給孩子,他怎麼還不感恩?父母只會變成服侍孩子的工具人

欽世出生時,父母曾經覺得幼時的他聰明伶俐,將來能有一番作為,因此非常溺愛他,不曾對他的行為有過任何的厲言指正,但是看着欽世的行為越來越偏差,父母感到非常痛心。某次欽世在家中宴請一羣酒肉朋友時,父母忍不住當面指責他,欽世怒火中燒,用力推了父母幾把,大罵髒話甩門而去。離開家後越想越氣,買了幾桶汽油,預謀找一羣朋友縱火燒死父母.....。

什麼都給孩子,他怎麼還不感恩?父母只會變成服侍孩子的工具人

你要什麼都給你了,為什麼還覺得不夠?

欽世從小備受呵護,父母對他極盡寵愛。開始上學之後,欽世希望有一個舒適的個人房間,於是父母請專人替他打造房間,裏面有電視、電腦、平板、他最愛的玩具、遊戲,有些是剛上市的新品。

高中時,父母在欽世的要求下,買了摩托車給他,欽世把車改造得又酷又炫,經常騎車打架鬧事。大學時,父母又買了車子給欽世,只想玩樂的他,經常開着車子到處鬼混,大學唸了五年還是無法畢業。

既然求學不順,父母只好讓欽世到自家的工廠上班,他卻嫌辛苦,不願幫忙,因為既然家裏這麼有錢,為什麼還要工作呢?於是他每天拿着父母給的大把鈔票,遊手好閒四處遊蕩。對錢索求無度的他,常常為了拿不到更多的錢與父母爭吵。

欽世一開始的物質需要,對富裕的父母來説不過是九牛一毛,能讓兒子每天開開心心,又能當個別人眼中的好父母,何樂不為?但隨着時間過去,欽世的要求越來越過分,同時也將自己的慾望視為理所當然,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是父母的錯。父母的一切都是他的,也都要聽他的。

什麼都給孩子,他怎麼還不感恩?父母只會變成服侍孩子的工具人

失控的金錢欲,使人物化周遭的事物

父母從小用金錢來寵愛欽世,即使欽世成年以後不工作,每個月還是可以向父母領取數萬零花費用,對他們來説,金錢是疼孩子、讓孩子幸福最好的方式,但是這樣的價值觀背後,其實彰顯了社會對金錢利益和物質享受的過度重視。

更多的資源和減少依賴別人的環境,會塑造自我中心的認知傾向,進而強化‘貪婪是正面’的價值觀。如果因為疼愛子女,就用滿足他所有物質需求的方式疼愛他、討他歡心,那麼以下幾點值得思考和關注:

什麼都給孩子,他怎麼還不感恩?父母只會變成服侍孩子的工具人

1.成長過程如果只有錢和物質的養分,子女長大以後只會認得錢,只懂得追求無止盡物慾的滿足。

2.可以提供子女適度的物質滿足,但也要教導他們學習分辨與控制自己的物慾,而不是被物慾牽着走。

3.教導子女有計劃地使用金錢,以及合理的使用方式,而不是放任其隨意揮霍。

4.讓子女知道,錢很重要,但這世界上還有很多比錢更重要的事情。

5.讓子女知道,錢是父母努力工作得來,不是理所當然的,讓他們知道你們的辛苦與付出。

6.適時表達對子女的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08 字。

轉載請註明: 什麼都給孩子,他怎麼還不感恩?父母只會變成服侍孩子的工具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