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網格長開創編織就業路下崗女工手藝改善生活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綜合

  齊齊哈爾新聞網10月26日訊 (湯皓璇 董野) 在南浦街道黎明社區,提起網格長張豔玲的巧手編織部,居民們讚不絕口。自2006年成立至今,巧手編織部免費培訓下崗女工、居民等1000餘人,除了讓她們掌握了一門手藝,還解決了她們的就業難題。

  “自從接觸到手工編織這個行業,從不懂到練就一雙巧手,不僅我的生活改變了,而且在社區的協助下將手工編織技藝傳授給下崗女工,她們的生活也改變了。”張豔玲説道。記者向張豔玲瞭解到,黎明社區轄區內很多下崗女工都待在家中,靠丈夫打工維持生活。身為網格長的張豔玲,及時入户走訪,瞭解她們的需求,並和社區協管員聯手為其尋找就業崗位。一次機緣巧合,張豔玲接觸了手工編織這個行業,編織好的帽子送到工廠後,還可以掙取手工費,而此時工廠正急聘一些手工編織人員。張豔玲覺得這是個機會,隨後便開始集合轄區的下崗女工,將自己學會的編織技藝傳授給她們,帶領她們走出生活的窘境。

  居民王女士是一名下崗女工,家裏有個殘疾兒子需要照顧,整個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到王女士丈夫的肩上。知道網格長張豔玲帶領轄區下崗女工就業,她也想加入到手工編織這個行業中來,但自己的殘疾兒子需要照顧,張豔玲知道這個情況後,主動到王女士家中傳授編織方法,並且還把工廠派發下來的任務送到王女士家中,編織好的成品也會有人上門去取。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下崗女工和居民都投入到手工編織這個行業,於是在黎明社區的協助下成立了巧手編織部,而張豔玲也因自己的一雙巧手擔任了大家的技術顧問。

  “編織是門手藝活兒,如今已經成為我們社區的特色品牌。”張豔玲説道。下一步,張豔玲與社區繼續為這些下崗女工和居民聯繫更多的工廠,爭取更多的手工編織訂單,幫助她們走出自己的道路。


  有這樣幾個女性,無論冬去春來、寒來暑往,她們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她們沒有豪邁的語言,每天只是默默的工作;她們沒有華麗的衣服,每天穿着藍色的工裝;他們更沒有張揚的個性,卻有一顆樸實的心。她們用責任和行動詮釋着奉獻的意義,用付出和拼搏註解生命的真諦,用堅守和守護保障企業的安全;他們靜若玫瑰,悄然盛開,唯留芳香於他人,她們是變電站的女工。

  人們都會這樣認為,企業裏的主力軍一定是男人,但是,我們站裏的女工在工作過程中準確把握安全運行情況,提升自身素質,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操作技能,在實踐中能夠立足自身崗位,克服種種困難,保持巾幗不讓鬚眉的拼搏敬業精神,與男員工一起並肩作戰,在變電站運行中發揮了“半邊天”的作用。

  每當走進變電站運行的主控室裏,就能聽到連綿不斷的電話聲響,還有桌面電腦上顯示着的實時監控數據,還能看見精心巡檢後的那些整齊的記錄,一切都那麼認真、詳細。女員工們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腦上的數據,右手握着鼠標,左手拿着對講機,時刻與運行人員溝通並報告設備運行情況,一切都是那麼有條不紊,那麼一絲不苟。

  變電站是一個很關鍵的生產環節,它關係到整個生產過程的安全與穩定。每天主控室運行人員要從五部電話,兩部對講機,六台電腦監控的畫面中,隨時掌握主控室和設備現場運行的各種信息。那麼多的數據和操作項,都要進行控制並記錄,整個裝置能否實現安全、低耗、穩定,能否合格,不僅取決於設備,還取決於設備運行狀況及參數的適時調控。只要有一個環節失控,就有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這都需要主控崗位員工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專業操作技能。

  每當走進變電站運行的主控室裏,就能聽到連綿不斷的電話聲響,還有桌面電腦上顯示着的實時監控數據,還能看見精心巡檢後的那些整齊的記錄,一切都那麼認真、詳細。女員工們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腦上的數據,右手握着鼠標,左手拿着對講機,時刻與運行人員溝通並報告設備運行情況,一切都是那麼有條不紊,那麼一絲不苟。

  四班三倒是個熬人的崗位,尤其是電腦前一坐就是八個小時,男員工幹起來都很吃力,何況是女員工。她們大部分都都有孩子,白天照顧孩子,晚上還要上班,上完兩個夜班黑眼圈明顯加重。但就是這樣幾位女工,她們如同戰場上的指揮官,沉着冷靜,用熟練的操作技能化解危機。她們始終本着吃苦耐勞的精神,積極參加站內學習培訓,參加各種的演練活動。她們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展現了和諧創新,文明共進的精神面貌。

  有人説員工是企業價值的創造者,而她們就是變電站運行人員良好精神面貌的標杆,是變電站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潘樂

  (2017-10-12)


  在寧夏中銀絨業狼皮子梁針織廠內,涇靈新村的針織女工在工作(8月3日攝)。

  寧夏靈武市涇靈新村是一個生態移民村,從2012年3月開始,陸續安置了從寧夏南部山區涇源縣搬來的1686户7500餘名羣眾。為了解決女性移民能夠在家門口就業的問題,當地政府結合本地優勢產業,在村裏規劃引進了針織工廠。目前,該針織工廠有女工120餘人,平均每人年收入約3萬元。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在寧夏中銀絨業狼皮子梁針織廠內,涇靈新村的針織女工在檢查產品(8月3日攝)。

  這是寧夏中銀絨業狼皮子梁針織廠(8月3日攝)。

  (2017-08-05)


  以前建築工地上都是男工們在撒着汗水光着膀子在幹活近幾年建築工地上經常出現女工的身影,她們乾和男工一樣艱苦的工作,挑水泥,抹牆面,扎鋼筋樣樣精通!為了生活,她們咬緊牙關在工地奮鬥。

  建築女工

  她們上得了工地也能打理好家裏。一名女工用她並不寬闊的臂膀扛起高凳抹牆,這個活看起來不算難,但其中的辛苦程度遠遠超乎你的想象。炎熱的天氣加上髒亂差的工作環境,可是生活並不會因為你是女性給你任何一點憐憫。

  因為長期呆在工地,身邊都是男工,和男工一起吃飯,甚至連宿舍都在一起。她們長期下來也變得非常豪爽,吃飯的時候會對着啤酒瓶喝。

  在吃飯的女工

  在工地上,她們沒有因為女性的身份受到什麼特殊照顧,男工乾的活她們照幹不誤。但是其實男工的工資還是比女工要高一點。因為兩者體力上還是有差距,儘管一天下來乾的是同樣的活,男工比女工乾的還是多一點。所以男工的工資能拿到每天160元的時候,她們只能拿到每天140元。

  在建築工地的女工

  還有的女工外出打工帶着孩子,白天她們要在工地做工,晚上還要帶孩子。帶孩子出來一個是放在家裏會想孩子,另一個大概也是擔心在老家,孩子可能會被照顧不好,所以乾脆帶在身邊。

  帶孩子的女工

  這樣的工作環境,她們早已經習慣,但“尷尬”仍然不可避免,因為工地上還是男工多一點。為了生活,她們付出了高強度的勞動。生活不易,向奮鬥在一線的建築女工緻敬。你們是最美的!

  (2017-07-25)


  晨報訊(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佟亮)今日上午,勝利地下北側一面館內發生驚險一幕。一名女子在壓面時,不慎將右手卷進壓面機中,多根手指被壓扁,現場鮮血淋漓,在消防人員的幫助下,成功將這名女子救出。

  “我們店裏一個人在操作機器壓面時,不小心手被壓面機擠住了,不能動彈。 ”今日上午9時許,青泥窪消防中隊突然接到報警求助電話,在勝利地下北側的一家麪館內發生險情。

  救援人員立即趕赴現場,看見一名40多歲女子的右手手指被壓面機上的兩個滾輪卡住,被困者的幾根手指全都被擠住了,有的手指已被壓扁,流了很多血。救援人員考慮,通過破拆的方式實施救援,時間比較長,另外也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救援人員通過觀察壓面機,發現女子手指被卡的部位不是很深,只要稍微反轉滾輪便可脱困。這種情況下,消防人員根據以往經驗,利用壓面機正轉反轉原理,手動旋轉滾輪,擴大轉軸間隙,僅用幾秒鐘便將女子的右手取出。

  隨後,女子被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