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其中小麥種植佔據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小麥的質量不僅關乎國民的食用安全,還關乎我國農業和經濟的發展。為了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化肥使用不當影響小麥產量的問題,種植人員可以在科學的種植措施的引導下采用減肥控藥的栽培技術。
農業生產常常會使用到肥料和農藥,適量的農藥和化肥能夠有效提升農作物的產量,保障糧食和居民食用的安全,是保障農業生產的有效途徑。但是實際生產中,偶爾會因為農藥和化肥使用的不科學,發生土壤酸化或者結塊、農作物農藥殘留量超標的現象,不僅影響農作物的生產,還影響人們的正常食用。而減肥控藥觀念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在農業生產中使用減肥控藥技術,不僅能提高農作物產量,還能保障農業生產的安全,以及種植環境周邊的生態環境安全。因此,農業的相關人員應該主動培養科學施肥的意識,致力於研究化肥的科學使用方法,積極尋找化肥的替代品,儘量減少化肥使用的同時提升種植效率和病蟲害防治效率。
種植小麥需要進行選種工作。選種的原則就是因地制宜,不同的種植環境氣候和土壤條件不同,小麥品種的存活率和特性也不同。種植人員應該在種植之前充分考慮到種植環境的各種氣候因素,以地方品種為主,保障小麥種植實現高產。同時,為了保障小麥質量,還要考慮到種植的抗寒性、適應性和穩定性。這是實現小麥強筋的關鍵。
選擇好合適的種子後,需要對種子進行特殊處理,也就是在播種前往小麥種中混合高效、低毒的種衣劑,攪拌均勻。這個步驟的主要步驟是防止小麥種子後期遭受病蟲害。種衣劑可以用混合藥劑代替,最常使用的就是井岡黴素等。處理結束後要挑選合適的温度進行播種,最適宜的温度在15℃左右,播種人員應靈活掌握播種時間,保證小麥在最適宜的時間段完成播種,為小麥生長創造更好的生存條件。
對小麥種植環境進行土壤翻耕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從目前我國的種植情況來看,大部分種植人員使用的都是機器深耕的方式,這種耕作方式的優點在於,可以充分保障土壤保持鬆軟,有利於後期的灌溉和施肥。只有保證小麥種植土壤精細均勻,才能確保小麥擁有最強的吸水性,為小麥的呼吸作用創造條件。
1.完成土地深耕
小麥生長中受土壤質量的影響較大,原因是,小麥根莖深植於土壤中,從種子到成熟,小麥都需要依靠根莖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土壤質量越高,小麥的吸收作用越好,生產的小麥質量也就越高。因此,深耕是小麥種植中不可忽視的環節,也是影響小麥的關鍵因素。通常情況下,耕層深度需要控制在 28cm 左右。深耕結束後,要及時進行施肥,尤其是細肥,同時做好防旱工作,定期進行澆水。
2.完成播種工作
播種是小麥成長的開始,播種過程中主要是控制播種的時間、密度、温度等內容。播種時間可選在十月份至十一月份中間,這個時間段的温度適宜。只要滿足小麥成長的肥料需求,就非常容易出現壯苗。壯苗的產生就意味着小麥高產。播種結束後就要進行施肥,這是影響小麥品質的另一項因素。土壤中固有的肥料並不能滿足小麥成長的需求,需要根據土壤肥力的指標添加不同的肥料,例如秸稈就是天然的肥料,只要添加適當的催腐劑,就能有效提升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
或者使用農家肥,既能保墒抗旱,又能抑制雜草生長。如果小麥的種植土壤中擁有足夠的肥力,就要減少使用基肥,注重使用麥田基肥。在進行施肥工作時,一定要確保肥料配比科學並且能被小麥充分吸收。土壤有機物含量達到 1% 以上的標準,是最理想的土壤環境。在施肥過程中一定要添加合適的氮、磷、鉀肥,為小麥生產提供更優質的環境。
1.合理使用保護性耕作。保護性耕作就是儘量降低種植對農田造成的不良影響,主要措施是少耕、免耕或者使用地表微地形改造技術等。結合地表覆蓋進行合理種植,形成種植的配套措施,進一步維持農田的原有生態環境,在收穫經濟效益的同時獲得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也是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技術實踐。數據表明,合理使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可有效提升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至少上漲0.03%。相應的,肥料的用量就會下降,具體為每畝農田減少8.3%的化肥量。另外,使用保護性耕作技術,還能夠改善羣體空間的分佈結構,增加土壤中的通風透光度,調節了羣體株間環境,有效降低羣體濕度。這樣的種植環境更適合植株的生長,實現小麥種植的高產。 因此,想要實現“減肥控藥”,就可以合理使用保護性耕作技術,這也是實現現代化農業的關鍵一步。
小麥成長過程中容易遭受病蟲害,影響最終的產量。因此,種植人員有必要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使用微生物菌劑主要有兩個優點,第一是能改善土壤環境中的菌羣情況,降低植株出現根腐、立枯現象的概率。第二是能提升土壤質量,不僅能改變土壤的結構,還能提升土壤的保水能力,土壤活力增強,植株抗病蟲害的能力就會提高。也就是無形中促進了小麥增根、生根、壯根。以上兩個優點的共同之處就是可以改善土壤養分、提高小麥抵禦病蟲害的能力。
農業種植往往是大規模的種植活動,需要有標準化的農業生產作為支撐,這個支撐不僅能實現小麥種植的優質高產,還能減少種植過程中使用的農藥劑量。換言之,規範生產內容是實現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的必經之路。規範生產內容主要可以從兩個內容上進行設計。第一點是規範生產技術,培養科學的種植意識,由於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在傳統種植中常常會出現農藥使用不合理的現象。因此,種植的負責人應該在種植活動前,向所有種植人員宣傳種植的意識,確保種植人員能夠在標準化的生產技術指導下進行種植活動,要保證肥料充分發揮作用,同時不會產生超過標準計量的農藥殘留。第二點是規範農機作業的操作技術,在實際種植中,常會採用壟上精量播種機播種,這種操作的優點就是能夠保證播種的深度一樣,距離一樣。規範農機作業的操作技術,就應該對操作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制定標準化的操作規範,確保農機工作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範。
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和對植株造成的不良影響是農業人員未來需要研究的技術方向,也是提升小麥質量的關鍵步驟。農業部門也應給予大力支持,推動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