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壓力下的鄱陽湖畔
水來得太快了。
7月10日13時,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升級發佈鄱陽湖湖口附近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這是洪水預警的最高等級;
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11日21時,江西饒河鄱陽站水位突破1998年曆史極值,比預測提前16小時。水位還在繼續上漲,7月12日7時,鄱陽站水位已超1998年水位0.13米,目前仍在上漲中;
中國氣象局消息顯示,7月14日至16日,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最強降雨時段為14日~15日。
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河流匯入到鄱陽湖中,起到巨大的調蓄作用。與此同時,周邊一帶鄉鎮也面臨着巨大的防汛壓力。
“從五幾年開始都沒有這麼大的水。”新建區聯圩鎮大圩村村民鄧大友對中國新聞週刊説。
湖東
7月7日晚上六點,謝家灘鎮鴻潤萬家超市的老闆左小紅收到了鎮上傳來的消息:上游即將分洪,立刻做好準備。
收到消息後,左小紅連忙和家人一起跑進自家的超市,打算將所有貨物搬離。但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她名下有兩間超市,每一間都佔地近三千平。但員工們基本上都已經下班,沒下班的也得優先回到自己家幫忙。因為缺人,她只好把靠近地面的貨物收攏,統統堆放到了貨架第三層,“大概一米左右的位置上”。
連續忙活了五個小時後,當晚11點,水開始漫上了街道。
水上漲的速度極快。左小紅回憶,在漲勢最快的時候,每隔十幾分鍾就能上漲約一格扶梯的高度。“人站都站不穩,都差一點被水衝跑了。”大家一邊搶救貨物,一邊眼睜睜看着水湧到了第七層的扶梯的位置。
一米的高度顯然不夠,洪水迅速席捲了第三層貨架,將幾乎所有貨物都掃進了水中。左小紅對中國新聞週刊回憶,同時遭殃的還有店裏的電腦和監控。眾人一整晚沒睡,才勉強保住了不到兩成的貨物。
“通知得實在太晚了。”左小紅的話音顯得有些懊喪。
謝家灘鎮位於鄱陽湖東北部,屬受災最嚴重的鄱陽縣下轄。據鄱陽縣統計,截至07月12日15時,縣裏共有險情209處,全縣受災人口超60萬人,7萬羣眾被緊急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5億元。
宏觀的數據落實到個人身上,是不可承受之重。因為貨物還沒有清點完畢,被問到損失時,左小紅説不出準確的數字,只能憑經驗估算:“兩個三千平左右的超市,還有一個便利店,幾百萬肯定是有的。”
洪水掠過後的超市。圖/受訪者供圖
有一些貨物因為有包裝,從污水中搶救回來後,還可以清洗乾淨再用。徹底沒法用的是冷庫裏的凍品。洪水來臨之際,鎮上開始停電,一停就是兩天。冷庫裏的水餃、湯圓,甜點等速凍食品全部加速腐壞。據她估算,冷庫中的貨物價值大約二三十萬,只能全部扔掉。
“都沒有上保險。”説到這,左小紅的聲音有些乾澀。
7月9日後,天氣緩慢好轉。11日左右,天空開始放晴,積水也在慢慢退去。但街道上的積水完全排出仍需要時間,一些地方的積水甚至還有齊腰深。
清理工作仍然在進行。從污水中將貨物分揀出來,工作量不小。為此,左小紅僱了二三十名臨時工,一人一天結算兩百元工錢。“每天都是幾千塊支出,這又是一筆損失”。
但最讓她擔心的還是專家的預測:16號左右又有大水來襲。她不確定該把清理出來的貨物搬到哪裏去,只能先往樓上放一些,山上再運一些。再往後,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天放晴後,有人在幫忙從污水中分揀貨物。圖/受訪者供圖
湖西
鄱陽湖很大,周邊各地情況不同。相比已經遭災的鄱陽縣,西部一些地區還沒到“至暗時刻”,但情況也相當緊急。
7月13日,江西省會南昌市新建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在“掌上新建”發佈了《致新建區廣大人民羣眾的一封信》。信中提到,洪魔肆虐,家園告急,全區防汛形勢正面臨嚴峻考驗。家鄉的幹部和羣眾每天都在超負荷戰鬥,工作時間長、強度大、任務重。信中號召,“全區父老鄉親和在外奮鬥的鄉梓們,立即集結、迅速行動,投入到抗洪搶險的第一線,與我們一起攜手、共克時艱,一起保衞生我養我的新建家鄉,共同迎接最終的勝利!”
鄧大友的家正在新建區聯圩鎮大圩村。據他回憶,自從洪水預警發佈後,村裏人幾乎就沒休息過,編隊輪流在大堤上巡邏值守。
“現在水位超過了警戒線兩米多。”7月12日晚間,鄧大友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情況很緊張,只差一米多一點就要漫過大堤了。”
鄧大友向中國新聞週刊解釋,巡邏的目的,在於及時發現“泡泉”。根據資料,所謂“泡泉”指的是管湧,即在滲流作用下,土體細顆粒之間形成孔隙,水在孔隙中的流速增大,引起土的細顆粒被沖刷帶走的現象,亦稱翻沙鼓水。用更通俗的話來總結,就是水從大堤底部“鑿了洞”,迅速湧入造成決口的現象。
為了防止“泡泉”發生,大堤上需要有人24小時輪班職守。負責值守的多是青壯年村民,由村、鄉幹部帶頭巡邏,一人輪值六小時,一日換四班。倘若在輪值過程中發現泡泉情況,則一邊就近叫人搬來土沙包和石塊,一邊向上彙報,駐紮在附近的官兵就會立刻趕到,協同作業。
圩堤旁的水位。圖/受訪者供圖
為了保障石塊和沙包供應,當地人用重型卡車晝夜不停地從山上拉來石頭,堆放在大堤旁。
“苦,一下都不能休息。”鄧大友向中國新聞週刊解釋。大堤上晚上蚊子特別多,巡邏者只能一刻不停地走動,才能儘量避免蚊蟲叮咬。
一位出生在聯圩周邊鄉鎮的90後告訴中國新聞週刊,聯圩當地人對於水災並不陌生。在她小時候的記憶中,第一次洪水發生在1995年。根據當地資料,當年防洪時,有人疏於值守,沒能及時發現“泡眼”,最終導致大水氾濫。
“因為吃過虧,所以我們那邊的人對防洪特別注意。”受訪者説。
雖然大水目前還沒完全湧來,但由於積水改變了土壤結構,內澇現象已經發生了。鄧大友告訴中國新聞週刊,目前,田裏準備秋收的水稻幾乎“全部報廢”。
水稻分為一季稻和兩季稻。聯圩當地種植的大部分都是春種秋收的一季稻。這意味着今年,當地所有農户將全部絕收。
“損失數額太大了,我一個小户人家,七十畝地,今年光農藥、種子等成本就差不多五萬。”鄧大友計算道。
農田內澇的情況在鄱陽湖四周接連發生。一般來説,種植兩季稻的地區,情況要好過種植一季稻的地區。根據7月14日《上游新聞》晚間報道,鄱陽縣古縣渡鎮灘上村從7月12日起組織搶收早稻。根據往年經驗,再過十天左右,這一批早稻將全部成熟。提前搶收回的稻穀因為顆粒不飽滿,收成只佔正常收割的8成。但相比聯圩,已屬幸運了。
大洪水會來嗎?
鄱陽湖從東到西,眾人最大的擔憂就是,傳説中的“流域性大洪水”真的會來到嗎?
因為地勢原因,整個江西境內幾乎所有的主要水系都最終都將匯入鄱陽湖。受持續強降雨和上游來水疊加影響,外加近日五大支流洪水逐漸抵達鄱陽湖,專家預計,未來幾天鄱陽湖水位將繼續上漲,
根據新華社梳理,鄱陽湖排水不便,特點是“多進少出”,只有一個寬度大約900米的泄洪口與長江相通,暴雨期間,泄洪速度遠遠跟不上水流彙集速度。導致周邊圩堤面臨較大壓力,農田、城鎮面臨風險。
據新華社梳理,鄱陽湖水系流域面積16.2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江西全省國土面積的97%。經鄱陽湖調蓄注入長江的多年平均水量1457億立方米,超過黃河、淮河和海河三河每年水量的總和。
而且,長江下游支流很少,作為長江進入下游之前的最後一個蓄水池,如果鄱陽湖水位繼續上升,洪水下泄,對長江下游各個流域造成的危害不堪設想。
可以説,守住鄱陽湖,就守住了長江下游城市。未來幾天,鄱陽湖將面臨嚴峻考驗。而在九江、新建區接連發布了公開信後,越來越多身在外地的江西人趕回老家,投身到了這場抗洪大戰中。
連日的戰鬥後,終於傳來了好消息。據中新社報道,長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開始緩退。7月14日18時,長江中下游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超警0.12—2.76米;截至14日晚間,洪峯已通過大通江段,長江干流監利至大通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呈波動緩退態勢。
但沿湖的居民依然處在緊張狀態中,看天氣,似乎很快又要下大雨了。鄧大友告訴中國新聞週刊,目前,聯圩當地食品供應還算正常,當地人都簡單囤積了一些米麪油鹽,足夠食用一段時間。但當地已經下達指令,一旦水位超過一定限度,眾人只能選擇放棄自己的家園。
“到時必須直接撤離,不能再管了”。他説。
(文中左小紅、鄧大友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