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STO是何許人也?就好像凌志(雷克薩斯Lexus)IS200車型,玩家們不喜歡叫IS200,而要叫日本豐田標版本——ALTEZZA“咬地鯊”。ARISTO則同理,就是凌志GS300日本豐田(Toyota)標版本的另一個名字。但以ARISTO之名放眼現在的改裝現況,那可不是圖騰這麼簡單了,它能幹的事兒可怕得去了。
ARISTO,全名TOYOTA ARISTO V300,之所以能勝任圖騰之擔當,重要原因是豐田當年不小心給改裝和賽車圈留下的巨大寶藏——JZ-GTE引擎系列,暱稱狗子系列,2JZ就是二狗(勾)子(Z),千匹機的代名詞,目前公認最具改裝潛力的民用日本引擎,改裝極限馬力最大的日本引擎,以及重改率佔比最高的日本引擎,甚至可能是移植佔比最高的引擎……但ARISTO唯一的優勢就是,它原廠已標配了2JZ-GTE機器,這倒讓人妒媚不已。
圖:四眼怪雞的造型在當年並不吃香,就算極少有年輕人會喜歡這造型,家中父母也必定持反對購買的意見。
圖:這車凌志標就叫GS300,豐田標就叫ARISTO,既然TRD是豐田的御用改裝廠,姑且也算是輛豐田吧!
圖:部分外觀套件包括小包圍是由Vertex出品。
圖:開個洞洞不見得能降低風阻,還不知會不會有風噪,不過確實戰鬥格。
圖:海淘回來的ARISTO車標,又一種玩車圖騰。
圖:不過車尾的大凌志標沒有換成豐田Logo,信仰還不夠堅定!
其實這款GS300/ARISTO也有兩個版本,國內常見的車架代號為JSZ160,採用2JZ-GE自然吸氣3升機,搭配4AT自動變速箱,就是閹割的“二狗子”;另有渦輪版本較為罕見,車架代號為JSZ161,採用2JZ-GTE,魔王同款的3升雙渦輪增壓機,這才是純種雄性“二狗子”,但是也標配自動變速。可以留意,上代ARISTO(S140)是世界上首款標配帶雙渦輪的2JZ-GTE引擎(即前期無VVT型,280匹馬力43KG/m扭力)的車型,這比牛魔王SUPRA還要早了有快兩年的時間。
圖:車主對外觀細節倒並不拘小節,一套小包圍走天下,再加上前後輪圈搭的玩法,也可以猜到一點這車的改裝傾向。
圖:亮點肯定是淡淡原諒的Prejectμ大套件,挺少見的。
圖:熟悉的花紋,自主性能胎威獅SPORT RS。像這種豪華指向的長軸距後驅車,多會有大角度的主銷後傾增益高速行駛的穩定性,所以稍微打方向就能獲取明顯的傾角增益(前輪外八),有助於在低速彎道車頭也一樣靈活。
圖:至於後輪搭配不同款式和顏色的輪圈,理由只有倆,一是追求完美數據,二是為便利,需要頻繁更換輪胎。到底什麼情況需要頻繁更換輪胎呢?
圖:可以大膽估計是為了飄移練習而如此搭配。
圖:後輪的ADVAN TCII輪圈異常外拋,不用任何法蘭墊片就能與車體同寬,加上普通渣渣胎的搭配,果然是要隨時起甩的節奏。還可以留意TCII輪圈輻條的空心輕量化設計。
圖:果然擁有這樣一輛古代的大馬力後驅車,不用來漂移實有點在對不起自己。
不過關於國內閹割版GS300終極渦輪化改法,主要分兩種。富貴的玩法固然是復原日規的SUPRA渦輪機,但移植是一筆費用;後期中毒又要花錢買KIT鍛腹內,又一筆費用;關鍵兩隻渦輪串聯,維修起來還不太便利,後後期再來一筆費用改單隻大渦輪套件什麼的……
圖:內飾早與豪華脱節,已是非常經典的戰鬥格改法。
圖:深凹造型的SARD方向盤,可以在漂移自回正方向時避免打手。現在SARD Racing新晉為SUPER GT的衞冕冠軍,替代TRD成功上位“豐田一隊”,雖然SARD也是齊名HKS的改裝大廠,但豐田跟SARD的關係卻更源遠流長。
圖:果然固定式的BRIDE桶椅應別有用途,不過副駕也毫不吝嗇的搭配了一張舒舒服服的RECARO大沙發。
圖:本應是真皮的位置也居然出現了絨面,難道是車主的特殊喜好?
圖:果不出其然,戰鬥專用的手動變速排檔桿如約出現。(GS300均為自動版本)
圖:留意到沒?除了循例出現的油水錶,燃油壓力和排氣温度這兩個參數,是專給調車技師看的數據,可見此車動力方面的改造值得期待。
圖:渦輪表和渦輪控制器的出現,印證了咱們期待。
圖:雖然,在那個年代裏,整個會發光的白底儀表非常醒目,但就不知道為啥IS200(SXE10)會有SEICO精工代工手錶前衞造型,而GS300卻無此寵幸。
圖:最終咱們還是毫不客氣的掀開了機蓋,一探究竟。
當然也有經適型玩法,把閹割的2JZ-GE機器找個老皇冠玩家賣掉去,置換點工時費什麼的,然後直接買基先達MarkII或者CHASER的2.5升後期型,帶VVTi的1JZ-GTE二手引擎進行移植。不但自帶了好用的5速手動變速器,單渦輪佈局在後期升級大渦輪和維修等硬件方面也更加便利,本文露出的GS300顯然也屬於此改法。記得當時還零幾年的時候,國內也掀起了一股1JZ-GTE改裝潮,有相當一段時間,二手的1JZ引擎價格被翻炒上天,居然比2JZ-GTE還要貴。
圖:機器的模樣倒還是那個“二狗子”款,只不過替換了碳纖維的裝飾外殼,讓人無法直接區分是1JZ還是2JZ。
圖:您別説,碳纖維用來造飾蓋確實輕不了幾兩,但是碳纖維強大的隔熱功能也不可忽視,至少蓋子上金燦燦疑似鈦合金螺絲的東西筆者就沒敢忽視。
圖:按道理2JZ-GTE搭配的應該是並列雙渦輪,但是咱這款卻只有單隻JP大渦輪,到底是1JZ後期型,還是2JZ改單渦輪套件了呢?至少從渦輪的擺放角度來看,並非1JZ原裝位(1J直襬),可以大膽猜是2JZ-GTE雙渦輪改單。
圖:又是一款情懷產物,TRD出品的頂巴大多好用卻巨重無比。
圖:機油隔被轉接到了機艙頂上面,不過此改法在換機油時倒非常便利。
圖:機艙一角被鋁合金製品分隔出來的低温區,內部應另造通風管路,把進氣冬菇深埋於此,只為吸入更低温度的新鮮空氣。
圖:加厚了不止一倍的原裝位水箱,考慮到大馬力渦輪車的發熱量,也是正統玩法。
圖:車頭同樣巨厚的中冷器,可對應的馬力應當相當可觀了,沒有一輛911也有大半輛GT-R了,甚至更多。
卻不知為何GS300到現在的GS430,在國內改裝普及率一點也不高。應該就是跟當年凌志品牌,穩妥佔據了亞洲豪華車一哥之江湖地位有關。回溯大LS對抗斧頭奔(奔馳S600)的崢嶸歲月,讓國民只學會仰望行政大轎而嚴重偏科。別説純種跑車或大GT了,所有人都會忘記,GS系列就是偏運動以及偏年輕的大轎跑一輛。還記得再到後來,是誰讓國民找回轎跑般運動感的嗎?老馬六唄!但這已經比GS300晚了近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