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年入25萬平均年齡超60歲 合作社喊“小年輕”來密雲當養蜂人

由 無英 發佈於 綜合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在京郊密雲,職業養蜂人有2000多户,部分“靠山吃蜜”的養蜂人年收入能超過25萬元,比肩城市白領。然而,這是一羣平均年齡在60歲的“老年人”,對他們來説,這份錢掙得辛苦,也掙得甜蜜。在他們和合作社負責人眼裏,養蜂人職業的門檻並不高,“和很多行業一樣,勤奮能吃苦就是入門的唯一門檻”。現在的問題是,偏高的從業年齡讓京郊的養蜂事業有些青黃不接,而根據測算,僅密雲的蜂羣承載量至少還能擴張一倍,發展空間很大,合作社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蔘與到這個綠色事業裏,“先不説掙多少錢,綠水青山無污染,每天接觸蜂產品,養蜂人一直是世界上最健康與長壽的職業之一”。

密雲養蜂人。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49歲蜂農就是“青壯年”

出生於1971年的王全生已經49歲了,每年從春至秋,他和妻子守在密雲白龍潭邊的山林裏,與400羣蜜蜂為伴,也以這400羣蜜蜂為生,保守以單個蜂羣有2萬隻蜜蜂計算,王全生所擁有的蜜蜂數量超過800萬隻。養蜂32年,到了年近半百的年紀,王全生在整個密雲養蜂圈裏還稱得上是“青壯年”,這不是他自己説的,附近的蜂農都覺得王全生“歲數小”。

與傳統農業領域面臨的問題相同,密雲的蜂農也普遍面臨老齡化,只是更嚴重些。“在我們這裏,養蜂人的平均年齡是60歲,對於這些老蜂農來説,他們頂多再養10年蜂,‘職業生涯’就算結束了。”

王唯伊講述蜂農現狀。視頻截圖

王唯伊是北京京純養蜂專業合作社的副理事長,在密雲2000餘户蜂農中,王唯伊合作社佔了800餘户,接近密雲蜂農總數的一半。他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能夠感受到合作社蜂農逐漸減少的趨勢,“其中有去世的,也有蜂農覺得自己幹不動的,隨着年紀增大,他們不想養了,就把蜜蜂賣掉了”。

王唯伊是“蜂三代”,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祖父輩便開始養蜂。大學畢業後,王唯伊當過村官,雖然知道蜂農的辛苦,還是選擇回到合作社給父母幫忙。談及社員的逐漸老去,王唯伊有些傷感也有些無奈,“雖然每年也有陸續加入進來的新蜂農,但增長的人數很難趕上陸續退出的人數”。他説最近幾年新加入合作社的年輕人大概有十多户,那麼多少歲算“年輕”?“三十多歲吧。”王唯伊説。

養蜂400羣年收入超25萬

若不接觸這個領域,其實少有人會知道密雲的職業養蜂人“年薪”非常可觀,特別是對比於傳統農業來説。

王唯伊介紹,目前密雲蜂農們的普遍養殖羣數在100-200羣之間,年收入大概在8萬-10萬之間,而像王全生一樣的養殖大户,養殖數量在400羣左右的蜂農,一年的毛收入能夠達到30萬,而除去購買蜂飼料以及忙碌時僱傭臨時勞動力的費用,淨利潤也能超過25萬。即使是以兩口之家為單位計算,收入也依然可觀。

目前密雲蜂農普遍養殖上百羣蜜蜂。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最近幾年,新加入到合作社的農户有的是靠政策影響,有的是靠同村村民的帶動,王唯伊表示,“看到村裏面養蜂農户的收入達到四五十萬了,有村民看到真的能掙到錢,也會選擇加入”。

“但是很多年輕人還是渴望出去,不願在農村發展,城市生活和工作環境或許對於他們來説有更大的吸引力。”王唯伊談道,作為北京最大的天然蜂場,密雲對蜂產業給予了很多的支持和重視,每年也都會有配套的政策,“特別是低收入户,如果有人想要養蜂,政府不僅會幫忙購買蜂箱,還會免費配送蜂羣,合作社也會組織培訓,最終還會以高於市場價5%的價格回收蜂蜜。”

勤奮是養蜂唯一的門檻

在王唯伊看來,保護密雲水庫這“一盆清水”,也使得密雲成為天然的大蜜庫。“養蜂非常依賴於自然環境,尤其是自然環境中的蜜源植物。可以説沒有蜜源植物,蜜蜂是活不了的。除了密雲城區外,密雲有遍佈山區的荊條花,這也是蜂產業能夠在密雲發展的根源。”

據公開資料顯示,密雲山水兼備,擁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密雲山區三季有花,不斷擴大的優質蜜粉資源都能為蜜蜂的生存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2017年,密雲全區定地養殖蜂羣數量為10.8萬羣,接待外地轉地蜂羣約3萬羣,而據當時專家估算,密雲至少還能承載蜂羣7萬羣以上。2020年,據密雲區融媒體中心消息,密雲有11.5萬羣蜂羣,還遠遠未達到環境所能承載的飽和數量。

養蜂學習起來並不難。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能夠加入到職業養蜂人這個行列。”王唯伊不否認養蜂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術沉澱,用行內的老話講,這叫“三年打基礎,五年上台階”,也就是説通過三年時間學習技術,到了第四年、第五年,養蜂人的收入就能翻倍增長。“不過説實話,雖然説是有技術要求,但只要理解能力沒問題、肯學習,養蜂真的不難,比一些傳統的種植業還容易一些。”

養蜂有門檻嗎?“最大的門檻是勤奮,也確實很辛苦,但這何嘗不是任何行業入門的門檻呢?”王唯伊説。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