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8月18日,在廣東英德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7名“驢友”因山洪暴發被沖走。英德通報,當天下午,來自佛山的12名自駕遊人員擅闖英德石門台自然保護區,並在河中游泳。由於天氣突變,上游下大雨,溪水短時暴漲,7人避險不及被沖走,3人不幸溺亡,年齡最小者僅3歲。
最近幾天,為防範颱風“海高斯”,相信所有身在廣東的人都接到了應急部門發送的警示信息,提醒人們“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密切關注天氣預測預報,主動避險,防範塔吊、腳手架、工棚、廣告牌、樹木倒塌和城鄉積澇、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不盲目冒險涉水……”。
但哪怕警鐘在身邊不斷地敲響,仍然會有人不屑一顧。最近在四川綿陽發生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持續暴雨,河流上游開閘泄洪,當民警挨家挨户幫助地勢低窪的羣眾進行轉移時,一個安坐於家中打遊戲的市民堅持不走,面對民警的勸説,這名男子居然聲稱:“不能賣隊友”……視頻在網上傳開後,這位“淡定哥”在網友那裏得到的不是稱讚而是抨擊,人們紛紛感嘆:這不是把生命當兒戲嗎?
佛山的這幾名“驢友”屬於什麼情況,能否和四川的這位“淡定哥”等量齊觀,自然還不宜輕下判斷。但有一點是清楚的:在最後造成3條生命不幸消逝的這起悲劇事件中,有幾點的確超出了常人的預料。
颱風來臨前夕廣東天氣多變,户外山區旅遊已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這是一個常識。據英德天氣消息,受“海高斯”外圍環流影響,18日英德市雷雨趨於明顯,局部雨勢大,到了當天中午,英德市局地已經出現1小時雨量20-30毫米的短時強降水。這個時候,在山區一個陌生的區域游泳,其風險無法預測應該也是常識。為什麼要對這樣的常識置之不顧?
明顯的警示沒能擋住遊客涉險的腳步。
更重要的是,石門台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不是一個旅遊景點。由於保護區內地形複雜、氣候易變、山洪多發、通訊不暢,一旦發生事故,救援難度極大,在遵循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規之外,英德市在2019年還專門出台了《關於嚴禁在廣東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從事違法違規活動的通告》,禁止個人和單位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遊玩,保護區對此也設立了醒目的警示牌進行提示。這些警示為什麼就沒有擋住當事人涉險的腳步?
自“驢友”這個詞彙流行開來,驢友引發的事故及其風波就連綿不斷。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緣於驢友的任性。不讓走的無人路偏要走,不讓去的未開發景區偏要去,有關“驢友”的新聞上熱搜,往往都是任性釀出了悲劇事件,引出“驢友違規探險是否應該承擔救援費”等熱點話題。
驢友違規一旦遇險,實行救援有償,在法律上並不缺乏依據。但這樣一個規定的重點其實並不在錢,而是希望給違規者帶來一點震懾。與其質疑這一規定是否合理,不如關心另一個問題:儘管救援有償目前得到了普遍執行,為什麼還是不能完全管住驢友任性的腳步?
看來,為了讓驢友不能任性,約束的辦法不妨再多一些。從實踐來看,單純依靠“有償救援”這樣一個規定嚇退任性的驢友並不現實,因為規則意識薄弱的人,其僥倖心理往往最強,即使是前往一個眾所周知的危險區域,也很少有驢友認為自己可能會落到在絕望中等待救援的那一步。
一方面,在危險區域的相關警示可以不厭其煩地再多一些、再醒目一些,另一方面,既然有禁止性的規定,違規者就一定要受到處罰。在此之前,驢友如果擅闖危險區域,在不出事的情況下往往以所謂批評教育了事,類似處理無異於隔靴搔癢。
討論如何藉助外力約束驢友少些任性,無力感常常會油然襲來。在珍惜生命的問題上,外在的約束再多再有力,其作用又如何能夠與主體的自律和自覺相比?
追求個性可以,但別拿生命冒險。在連續不斷的悲劇面前,任性的驢友們需要警醒了。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