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吉他產業之都”謀求轉型突圍

    惠州市惠陽區有着“中國吉他產業之都”的美譽。藍單 攝

    儘管已經過去一個月,惠陽乃至全國吉他行業仍然被一個令人噓唏的消息所震撼:3月末,國內外知名吉他品牌法麗達所屬的惠州全豐公司,由於成本高企,宣佈工廠將停產清算。

    這像一顆石頭,讓疫情影響之下本不平靜的吉他行業再掀漣漪。惠州市惠陽區有着“中國吉他產業之都”的美譽,吉他產量佔全國的60%、全球的25%。然而,受疫情影響,加上原本“小作坊”居多、缺乏自主品牌、抗風險能力弱,惠陽吉他行業“負重前行”。

    企業自救、行業抱團、政府引導……欲打造“中國吉他小鎮”的惠陽,吉他產業如何轉型突圍?

    ●南方日報記者 藍單 張峯 統籌:周歡

    遭遇危機

    訂單減少 企業“出走”

    停產清算的全豐,全名叫惠州全豐育樂用品有限公司,法麗達是其自有吉他品牌,當年曾用“一把火”燒出了惠陽吉他的“江湖地位”。由於公司對吉他的品質要求近乎嚴苛,曾燒了數個貨櫃的不合標準吉他,從而聲名遠播,成為吉他界的一段傳奇。

    而這幾年,因為中美貿易摩擦、員工過剩等問題,全豐遭遇了不少困難,疫情的蔓延加劇了全豐的危機,外貿代工訂單減少、人力成本上漲,今年頂着訂單不足、人力過剩雙重壓力開工的全豐宣佈要精簡人員,不再進行代工業務,而是轉型貿易,專注於自有品牌法麗達的發展。

    “我們會堅持走法麗達的路,利用這個契機蜕變,做出有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全豐董事長蔡賴豐在朋友圈説,“雖然我們生產線準備在4月底畫上句號,可是法麗達這個牌子將會繼續運作,吉他會持續銷售,未來將採取一部分發外單,一部分升級做高端手工吉他的組合形式,支持華麗轉身。這只是法麗達的過渡時期,等到新公司逐漸成熟,法麗達將重新設廠,並返聘一部分員工,重辦實業。”

    帥應開所在的惠州市奇爾瑞樂器有限公司同樣遭遇訂單危機。

    “受疫情影響,可以説國外訂單直接就是沒了,突然之間全部壓縮了。”帥應開説,他在吉他行業待了幾十年了,他的工廠高峯時期1個月可以生產1.6萬把左右的吉他和尤克里裏,但今年3月份只生產了380只。“今年過年後,開始是人沒過來,而現在是沒單。2月份,國外一直在催復工,差不多在3月下旬,卻又通知訂單取消。”

    訂單取消,收入不確定,支出卻是可以計算出來的。“100多人的工廠,水電、房租加起來要11萬元左右,工人工資一個5000元左右。”帥應開説他的工廠近些年來一直在壓縮生產線,轉做文化公司,現在人力成本還不大,但他的同行們已經有許多放話下個月準備放假了。“大家都在觀望,説實在不行就放假或者不做。”

    除了訂單外,趙延亭擔心的還有一個問題,作為惠陽吉他行業協會的會長,他觀察到,惠陽吉他企業的“出走率”在提升,已有幾十家企業搬走。

    “現在訂單都在萎縮,但我估計到七八月份就能恢復正常。”趙延亭説更讓他擔心的是,近幾年不少吉他企業因為其他地區減免房租等政策吸引,而選擇離開惠陽。

    “惠陽吉他產業最大的財富就是產業鏈,這個是多年沉積下來的,一旦破壞了,多少年都建不起來。”趙延亭對此深表擔憂。

    1991年,中國大陸第一把以國際標準製造的吉他,誕生於惠陽秋長,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惠陽吉他產量已經佔據全國的60%、全球的25%,尤克里裏更是佔全球產量的80%。數據的背後離不開產業鏈的支撐。

    吉他看起來簡單,但生產要經過200多甚至300多道工序,所需配件也不少,品種與規格不盡相同。撥片、調音器、節拍器、揹帶、變調夾、拇指撥片、弦油、卷絃器、電子調音器……

    “在惠陽秋長,方圓兩公里內,可以買齊一把吉他所有配件。”趙延亭説:“這個優勢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擬的,它大大降低了生產週期。但疫情的發生可能會讓企業更加看重生產成本,加快企業出走的速度,大家在搖擺中時,容易被減租等政策吸引。”

    尋機突圍

    增加附加值 發力線上

    “危”與“機”總是相伴相生。為了挺過去,不少惠陽吉他企業採取休假、發力線上銷售、加快轉型升級等措施自救。在業內人士看來,疫情影響帶來行業洗牌,其中藴藏着不少機會,企業可以藉此進行戰略調整,加快轉型突圍。

    儘管現在遭遇困難,但帥應開、趙延亭等都認為,只要度過這段艱難時刻,吉他產業前景可期。

    趙延亭是惠州市銘仕電子製品有限公司(下稱“銘仕”)的總經理,這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銷售吉他電音配件的企業,所生產的吉他拾音器是國內外知名吉他品牌指定專用配件。

    “我們的營業額正常情況下,每年增長20%,去年在5000萬元左右,國內銷售佔比三四成左右。”趙延亭認為國內消費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因為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樂器的需求也在提升。”

    面對現階段消費動力不足的情況。銘仕採取的自救方式是先做庫存。“我們產品不是快消類產品,比較適合做庫存。如果訂單不足,我們將採用提前生產的方法,超量生產,保障工人有基本收入。”趙延亭説。

    保生產的同時,也要找銷路。於2020年7月3日—5日在深圳福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2020深圳國際樂器展覽會”成了許多吉他企業的期盼。據瞭解,為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惠陽區將給予參展企業部分補貼,給予企業實實在在的支持。

    而帥應開打算發力線上,目前他正通過微信公眾號等一些平台推廣線上教學。“現在每週有6天的直播,每天提供不同的樂器,由不同的老師教學,提升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帥應開介紹,他將會把線上教學作為吉他文化進校園的一種輔助,為老師和學生們服務。

    惠陽吉他協會常務副會長謝寶劍的企業則瞄準了“6·18”電商節。“我們設計了四五款價格親民的新產品,希望能趕在“6·18”上市。”謝寶劍介紹,吉他行業的客户基本分為兩類,一類走電商,一類是線下琴行。“4月份,線下的琴行才陸續開門,此前基本上是靠電商銷售。”

    惠陽吉他行業協會秘書長閻偉也注意到吉他行業近幾年變了,疫情影響下變化更加明顯。“以前廠家就管生產,但現在很多都在做教學視頻。”閻偉説,如今企業做產品的同時也在做文化:“賣產品的同時,考慮到客户需求,教你怎麼去彈奏。等於先説這個東西有多好玩,再賣這個產品就順理成章了。”

    閻偉認為,教程的投入是一次性的,但對引流吸粉卻很重要。“通過幾個一分鐘的免費小視頻,提升的是產品的附加值。而一旦消費者對此感興趣,想要更深入的學習,還可以找琴行的老師。”

    推動升級

    突出“製造 ”“文化 ”“旅遊 ”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次疫情給吉他製造行業來了一次健康大體檢。近年來,國內吉他製造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但不少廠家生產的吉他,同質化嚴重,許多廠家沒有自己的品牌、特色和質量。而這種企業在遭遇危機時,往往生存能力不強。

    惠陽吉他產業也面臨這一問題。如何破解?

    惠陽給出的方向是突出“製造 ”“文化 ”“旅遊 ”產業發展理念,引導吉他企業在做大吉他產量的基礎上,提升吉他製作工藝,汲取國內外大牌吉他工廠先進經驗,改革創新惠陽本土吉他品牌,逐步形成品牌優勢,做強惠陽吉他產業。同時,不斷延長、豐富吉他產業鏈,通過“5·19”中國旅遊日、舉辦吉他嘉年華等文化藝術節慶活動推動“吉他 文化”“吉他 旅遊”融合發展。

    目前,惠陽在吉他產業和吉他文化推廣方面已經做了許多努力,通過舉辦“吉他 荔枝”、“吉他音樂廣場”、高水平吉他音樂會、吉他工藝製作公益培訓、吉他彈奏公益培訓活動等等,不斷推動吉他製造業向文化、藝術、音樂、工業旅遊領域拓展延伸。

    為了減少企業出走,目前惠陽區文廣旅體局、惠陽區吉他企業聚集地秋長街道、惠陽吉他行業協會積極展開政策宣傳,提振行業信心。

    “我們將用實用活《惠州市惠陽區吉他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惠州市惠陽區吉他產業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管理辦法》兩個辦法。截至2020年3月底,已經提供風險補償基金貸款三筆共435萬元支持吉他企業。”惠陽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根據惠陽區的規劃,惠陽吉他產業將以“吉他工業、吉他文化、吉他旅遊“三位一體”為發展思路,緊盯建設吉他產業聚集生產基地的奮鬥目標,以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為重點,全力推動吉他產業轉型升級,即推動吉他產業從以代工為主向自主品牌為主的轉型升級,以注重數量為主向數量質量並重的轉型升級,以吉他製造為主向吉他製造、吉他文化、吉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轉型升級。

    而在提升音樂氛圍方面,惠陽通過吉他進校園,安排了專項資金用於吉他教師培訓、專用教室建設、器材和教材配備等普及吉他教育、培養吉他新生力量。

    “我們今年將在已有試點學校的基礎上,在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小學四年級和初中七年紀普及吉他(尤克里裏)音樂教育,使更多學生了解吉他文化藝術,提高學習吉他興趣,掌握基本的彈奏技能。”惠陽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説,要通過吉他文化進校園,爭取全區義務教育學生都會用吉他彈唱一首以上歌曲,培養惠陽區吉他專業人才苗子,為惠陽吉他文化藝術的推廣建立深厚的羣眾基礎。

    此外,惠陽也計劃通過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吉他演奏者、吉他製作技藝師等合作交流,提高惠陽吉他經驗值,並從提高吉他產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吉他製造科學技術化、成立吉他研究院等方面入手,培養吉他演奏、吉他製作相關人才,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他山之石

    貴州正安打造吉他工業文化旅遊園區

    從2013年開始發展吉他產業,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共引進54家吉他製造及其配套企業,建成了6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從以代工為主到目前已形成20多個吉他自主品牌,成為全球較大規模的吉他生產基地。世界排名前6位的吉他品牌,都在這裏代工生產。

    當前,該縣正在推進世界知名吉他生產聚集區建設,按照吉他工業、吉他文化、吉他旅遊“三位一體”思路將“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打造成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2019年,入駐投產企業達到70家以上,實現年產吉他700萬把,產值70億元,新增就業2000人以上。

    ■觀察眼

    集約化發展吉他產業

    為惠州增添文化特質

    一個城市需要怎樣的產業,一項產業需要怎樣的城市環境,不同的發展階段會出現不同的選擇。今天的惠陽以及根植於此的吉他產業,無疑面臨抉擇時刻。

    因為吉他這張名片,惠陽“吉他之都”“藝術之城”聲名遠播,但吉他企業的生存現狀並不樂觀。惠陽最大的吉他廠全豐宣佈停產清算,奇爾瑞、湯姆、銘仕等廠家也紛紛壓縮生產規模……

    在此背景下,惠陽吉他產業園區化、集羣化、集約化發展的訴求更加迫切。過去幾年,貴州正安、江西吉安以及安徽和湖南等地通過多輪招商引資,已經吸引惠陽幾十家吉他生產企業外遷流失。其中,正安更是通過建立吉他產業園,免租等優惠的財税措施,吸引了超過30家企業遷過去。

    近年來,惠陽通過吉他進校園、吉他荔枝文化節、產業扶持措施等,為吉他行業發展提供了支持和引導,但吉他產業園區建設仍顯滯後。兩年前出台的《惠陽區吉他小鎮產業規劃》中提出的高標準規劃建設秋長吉他小鎮,仍在路上。

    的確,相比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產業,吉他產業能夠貢獻的產值和税收顯得有些“寒酸”。然而,衡量一個產業的發展,不應僅僅看產值和税收,還應考量其所藴含的藝術價值以及為這座城市帶來的文化品質的提升。

    因此,針對惠陽吉他行業發展面臨的園區用地難等問題,建議在全區乃至全市範圍內商討資源再配置。在臨深的秋長、淡水等中心區域用地緊缺的背景下,可統籌考慮和引導吉他企業向永湖、平潭等鎮街或其他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的縣區遷移,打造吉他專業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43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吉他產業之都”謀求轉型突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