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申昊科技IPO陷利益輸送謎案:神秘老婦潛伏將獲百倍收益身價破億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財經

導讀:雖然大客户依賴或是其行業特性所致,但一樁申昊科技歷史沿革中的股權轉讓質疑,卻依然讓其難以擺脱利益輸送的嫌疑,一批神秘人通過股權的騰挪而暴富其中,相關的資本運作背後,商業賄賂的魅影縈繞始終。

隨着4月27日晚間一系列有關改革配套文件徵求意見稿的落地,備受市場各方關注的創業板註冊制試點改革正式啓幕,核准制下的創業板發審會也由此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

4月29日,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申昊科技”)作為本週唯一一家獲得上會資格的創業板擬上市企業,其IPO申請即將在當日上會受審,這也是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宣佈正式啓動後的過渡期內,首家繼續沿用核准制審核的創業板企業,也可謂是創業板核准制的最後見證者。

不過這並不是申昊科技首次與A股市場的親密接觸,除了在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其曾在新三板掛牌交易外,申昊科技還有一次失敗的IPO上市經歷——2018年7月,其首次IPO申請因遭遇發審委否決而鎩羽。

在首次上市失敗的一年半以後,申昊科技再度來到IPO“二進宮”的關鍵時刻,此時,無論是企業基本面還是IPO發審環境,都較之其第一次有了較大的改觀:2018年,申昊科技扣非淨利潤從上年的6000餘萬一舉增長超50%至9400萬;今年3月IPO發審會以“雲審核”的模式重啓以來,但凡成功上會的企業還暫未出現被否決的先例。此外,申昊科技還摒棄了在上次IPO過程中“保薦不力”的小券商財通證券,轉而花高價聘得了近年來在投行業務上已經可以與中信、中金等昔日投行王者一爭高下的中信建投為其此次IPO護航。這些來自內因與外因的趨勢性變化,似乎都為申昊科技再度闖關增添了勝算的籌碼。

公開資料顯示,申昊科技主要為電力系統提供電力設備的智能化監測產品,其主要產品包括智能機器人、智能電力監測及控制設備等,應用領域主要為變電、輸電及配電環節,以提升電網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其客户羣體相對集中,主要集中於電力行業。

從其首次IPO上會受審遭遇否決的經歷來看,監管層對其的質疑主要還是集中在大客户依賴、相關業務獲取的公平與公開性以及是否存在商業賄賂或利益輸送等問題。

雖然大客户依賴或是其行業特性所致,但一樁申昊科技歷史沿革中的股權轉讓質疑,卻依然讓其難以擺脱利益輸送的嫌疑,一批神秘人通過股權的騰挪而暴富其中,相關的資本運作背後,商業賄賂的魅影縈繞始終。

1)詭異的股權轉讓:以“朋友”之名值千金

工商資料顯示,申昊科技於2002年9月由陳如申、王曉青夫婦出資50萬元人民幣設立,近18年來,至此次IPO申請遞交之時,其一共進行了16輪增資擴股和股權轉讓,這也使得申昊科技從一家最初註冊資本不足百萬的小微企業搖身一變成為股本超6000萬的擬IPO公司。

在企業由小做大的過程中,通過增資擴股和股權轉讓進行融資或引入更有實力的投資人本就是企業發展壯大的主要手段,然而,在這個過程中,申昊科技發生於2011年初的一樁股權轉讓,卻讓人頗覺詭異。

據申昊科技股本演變情況顯示,2011年3月24日,在申昊科技實控人陳如申、王曉青夫婦分別與三位神秘的自然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自己所持的申昊科技部分股權出讓,其中,陳如申將所持申昊科技2.08%的股權(對應20.8萬出資額)轉讓給自然人繆慧玲,同時,自然人楊震華也從陳如申處受讓了另外一部分申昊科技2.08%的股權,而王曉青則向自然人劉清風轉讓了當時申昊科技12.5%的股權,對應125萬元的出資額。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時申昊科技已經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和產業積累,但上述三位神秘自然人獲得上述股權轉讓的價格竟皆為1元/註冊資本。

與三位神秘自然人“超低”的入股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就在上述股權轉讓剛剛實施僅一個月後,2011年5月15日,申昊科技開啓新一輪增資擴股,註冊資本由此前的1000萬增至1250萬,而新湖創投則以3000萬元的價格認購這250萬元的增資額,以此計算,新湖創投入股申昊科技的價格則達到了12元/註冊資本。

僅僅一個月時間,入股價格竟相差12倍,且低價入股的三位入股自然人從未在申昊科技中擔任任何職務,未對企業發展做出過任何貢獻,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上述三位神秘人入股的公允性。

如果將新湖創投入股價視為斯時申昊科技的市場公允價值的話,繆慧玲、劉清風、楊震華等三位神秘自然人在入股僅僅一個月時間,其所持股份的公允市值便爆增12倍。

對於向三名神秘自然人緣何能以如此低價受讓相關股權,申昊科技的解釋則顯得“敷衍”且更難以讓人信服:“陳如申、王曉青個人財務資金需求,有意出讓部分股權”,“股權受讓方系轉讓方的好友及商業夥伴”。

一句“好友及商業夥伴”便可以不顧市場公允價格,以低於市場價格十餘倍的估值獲得上市公司股權,並可能由此獲得鉅額的財富收益?這顯然涉嫌利益輸送。

“一般在擬上市企業中,出現類似的大幅低於市場公允價格的股權轉讓情況,要不就是以避税為目的,要不就是涉及到利益輸送,而更可能是到以股權轉讓為掩護的商業賄賂。”北京一家老牌券商的投行人士坦言,尤其是申昊科技方承認三位神秘人中有“商業夥伴”身份的存在,那麼,其是否利用低價股權轉讓進行商業賄賂,這的確讓人生疑。

“此前就有一些擬上市企業通過股份轉讓並由表面看並無瓜葛的‘神秘’人士代持等方式進行利益輸送和商業賄賂。”上述投行人士表示,短期內入股價格差異如此之大,且對低價入股的自然人身份含糊其辭,申昊科技或需要一個更詳細和更為合理的解釋。

需要指出的是,早在2018年7月,申昊科技IPO首次上會受審時,發審委便質疑其在有關訂單的獲取上“是否存在商業賄賂或其他利益輸送行為”,也要求其“提供充分的證據説明能否採取公平、公開的手段獨立獲取”其最大客户國網浙江的業務。

2)神秘花甲老婦身價暴漲將過億

在2011年以低價入股之後,陳如申、王曉青夫婦這三位神秘的“好友”,有兩位都在隨後的兩三年中相繼先後套現離場,二者且都賺得盆滿缽滿。

2014年3月,楊震華稱以“身體原因”,難以繼續履行股東職責,則將其所持股份又再悉數轉讓給實控人陳如申。

在經過幾輪增資擴股後,楊震華三年前以20.8萬成本獲得的對應增資額已經達到了66.56萬註冊資本,陳如申再次回購時,則以3.9元/註冊資本受讓,讓楊震華獲利239萬成功套現,三年增值近11餘倍。

2014年6月,繆慧玲也同樣將自己所持的已經擴股為66.56萬元出資額悉數轉讓給了自然人朱兆服,轉讓價格與楊震華相同,都以20.8萬元的成本博得了近240萬巨幅投資收益。

三位神秘自然人中的最後一位,也是三位中持有申昊科技股份最多者——劉清風,則至今依然還潛伏與申昊科技的名單中,等待着其IPO一旦成行,賬面資產更為激劇的爆增。

據申昊科技股權結構顯示,在此次IPO之前,劉清風共持有申昊科技400萬股,持股比例達6.53%,為除陳如申、王曉青夫婦外持股最多的自然人。

如果申昊科技此次IPO發審順利過關併成功上市,以申昊科技此次IPO擬發行2040萬股募資5.7億的發行計劃測算其估值,劉清風所持的400萬股即使不考慮上市後的市場溢價,其持股市值也將達到1.12億。而在2011年時,劉清風入股申昊科技獲得相關股權的成本才僅僅125萬,其賬面收益爆增將近百倍。

因楊震華和繆慧玲在申昊科技此次啓動上市前的2014年便已經全身而退,這兩位神秘的自然人的真實身份已經無需申昊科技在其招股書中公開披露,外界便更難一窺究竟。

劉清風因持股比例超過5%,其個人情況在申昊科技的招股書中便有着簡要描述,據其身份證號碼顯示,劉清風,女,出生於1958年,今年已經62歲年過花甲,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人,未在公司任職,履歷不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