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被否8月後再申請:瑞聯新材迫切融資“科創”成色又幾何

中國網財經5月1日(記者林燦 實習記者朱政雪)衝刺創業板未果後,瑞聯新材轉戰科創板。信息顯示,瑞聯新材於2017年7月掛牌新三板時,便嘗試登陸創業板,後因實控人債權債務情況、毛利率波動、財務獨立性及供應商資質等問題於2019年6月被髮審委否決。今年3月,瑞聯新材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交所受理,並於當月末被首次問詢。

公開資料顯示,瑞聯新材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專注於研發、生產和銷售專用有機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單體液晶、OLED材料和創新藥中間體,用於OLED終端材料、混合液晶、原料藥的生產,產品的終端應用領域包括OLED顯示、TFT-LCD顯示和醫藥製劑等。

科研投入明顯不及同行可比公司

瑞聯新材在招股書“風險因素”中,首先提到了技術風險。瑞聯新材表示,有機新材料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性行業,技術升級迭代速度快、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競爭激烈,若公司的研發創新能力跟不上終端客户的技術需求,可能會面臨因行業競爭地位下降導致的業務下滑風險,影響公司的經營和發展。

數據顯示,2017至2019年,強力新材、濮陽惠成、萬潤股份和八億時空等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6.39%、6.71%和7.39%。同期,瑞聯新材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50%、3.27%和3.93%,大幅落後於可比公司。此外,萬潤股份自成立以來發明專利286項,而瑞聯新材僅為27項,且自2016年至今未獲得新的醫藥中間體相關發明專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發人員數量上,瑞聯新材遠不及萬潤股份。2017至2019年,萬潤股份研發人員數分別為390人、388人和476人,佔員工總人數的比例分別為12.32%、11.94%和13.26%。同期,瑞聯新材科研人數分別為123人、131人和147人,佔總人數比為10.37%、9.69%和10.73%,與萬潤股份還存在相當差距。

有業內人士認為,若瑞聯新材的科研投入長期低於同行業水平,則可適當質疑其產品技術含量、產品儲備量是否如該公司所披露內容一致。另外,瑞聯新材也對產品質量進行了風險提示。

對於瑞聯新材研發投入和專利儲備等話題,中國網財經記者致函瑞聯新材,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債務壓力較大

在招股書中,瑞聯新材還提到了“償債風險”。瑞聯新材表示,公司生產經營規模快速擴大,為滿足生產需求的固定資產投資金額較高,公司通過經營積累和銀行借款方式籌集投資和經營所需資金。

此次轉戰科創板,瑞聯新材擬募資10.52億元,而2017年申請上市時擬募資4.35億元,募資金額翻番有餘。招股書顯示,瑞聯新材擬分別向OLED及其他功能材料生產項目、高端液晶顯示材料生產項目、科研檢測中心項目和資源無害化處理項目投入2.87億元、3.04億元、1.7億元和3115萬元,並投入2.6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書內,瑞聯新材提到公司融資渠道單一,不能滿足公司業務發展的需求,發展面臨資金瓶頸。瑞聯新材融資方式主要為銀行借款,導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較高、財務成本較高。

招股書顯示,瑞聯新材2019年負債總計5.67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8614萬元,佔比15.20%、短期借款為2.23億元,佔比39.41%,主要以短期借款為主,而2019年年末貨幣資金僅1.55億元。可以看出,瑞聯新材目前債務壓力較大,且主要為短期還債壓力。

瑞聯新材表示,如果未來公司生產經營和財務情況出現不利變化,無法籌得資金維持貸款的正常週轉,將面臨一定的償債風險。從創業板被否到闖關科創板時隔不到一年,瑞聯新材IPO欲求迫切,能否成功上岸,中國網財經將持續關注。

【來源:中國網財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1 字。

轉載請註明: IPO被否8月後再申請:瑞聯新材迫切融資“科創”成色又幾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