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大力度宏觀政策對沖疫情影響,防止階段性衝擊演變為趨勢性變化
■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是當前形勢下的重中之重,穩定經濟基本盤是首要任務
據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記者 陳煒偉)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國內生產總值等經濟指標出現同比下降。如何應對疫情短期衝擊、防範化解潛在風險?宏觀政策如何更好發力,推動經濟平穩運行?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近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盛來運表示,面對複雜局面,我們既要堅定信心,看到疫情不會動搖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和發展趨勢,更要堅持底線思維,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以更大力度宏觀政策對沖疫情影響,防止階段性衝擊演變為趨勢性變化。近期中央已經明確了做好經濟工作的大政方針和具體決策部署,關鍵在於抓好落實。我認為理解和貫徹落實中央精神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是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努力穩住經濟基本盤。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是當前形勢下的重中之重,穩定經濟基本盤是首要任務。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空前的外部衝擊,必須加大政策對沖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增強宏觀政策合力,紮實做好“六穩”工作,擴大有效需求,暢通經濟循環,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二是突出保就業保企業,全力做好“六保”工作。穩是大局,保是關鍵。只有居民就業、基本民生、市場主體、糧食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基層運轉保住了,經濟社會大局才能穩住。要始終堅持就業優先,有針對性地援企穩崗,做好大學畢業生就業和研究生擴招。更大力度為企業排憂解困,推動上下游企業協同復工復產達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只有企業或市場主體保住了,就業或民生等才能真正保住。
三是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增強經濟內生動力活力。要在穩的前提下積極進取,穩中求進,化危為機,以進促穩。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把解決短期問題和化解長期矛盾相結合,把應對外部挑戰和破解內部難題相結合,在深化“放管服”等關鍵領域改革上下功夫,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升開放水平,在加快產業升級發展、培育壯大新經濟新動能上久久為功,不斷釋放發展潛能,推動高質量發展。
四是集中力量打贏脱貧攻堅戰,着力補齊全面小康短板。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打贏脱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任務。新冠肺炎疫情給脱貧攻堅全面收官帶來新的挑戰,剩餘脱貧攻堅任務艱鉅,鞏固脱貧成果難度加大。越是面臨困難越要補齊短板、兜底民生,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脱貧攻堅,聚焦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和農民增收等重點環節,推動脱貧攻堅目標保質保量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