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大代表稱“新基建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北京5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危和機總是並存的,疫情危機之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而新基建作為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基礎設施,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新基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大代表稱“新基建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高紅衞資料圖。中國航天科工供圖

  疫情之下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高紅衞説,在物流、人流、生產、消費受阻的情況下,暢通信息流成為支撐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數字經濟必將引領社會經濟發展,為破解當下復工復產堵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據他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航天科工運用信息化與雲化手段開展雲端業務,所屬企業特別是在鄂企業的科研生產經營活動,雖然受到影響,但一直沒有中斷,員工通過雲端業務支持系統在線開展協同辦公、協同科研和雲端營銷、雲端投標等科研生產與經營活動。

  高紅衞講了一個故事——

  中國航天科工所屬航天長征裝備有限公司位於湖北省孝感市,有一位年輕的工程師為了搶出交付設計方案的時間,春節期間在廠內趕工一項緊急任務,譜寫了“一個人一個廠一個月”的真實故事。

  這位年輕工程師通過與同事開展“雲端協同工作”,一個人在廠區承擔了通常需要多人協同完成的產品研發、試驗、測試等全部工作,經過一個月的“雲端協同奮戰”,他在工作現場圓滿完成了任務。

  在高紅衞看來,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同時也催生和促進了“雲經濟”“線上經濟”的發展,以新基建為基礎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雲化發展正深刻改變產業格局和生產生活方式。中國航天科工也以此為基礎迅速推出系列“雲產業”“雲產品”“雲服務”,助力社會疫情防控,支撐企業復工復產。

  他説,目前,我國正處在以建設提供產業治理、信息治理、生態治理和安全治理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為主要目標的階段。服務於以上四類治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是所謂的“新基建”,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支撐。

  “工業互聯網是產業治理的基礎性設施,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內容。”高紅衞説,工業互聯網能夠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無縫對接、供需高度匹配,最終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

  據他介紹,作為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航天雲網是中國航天科工打造的提供智能製造、協同製造、雲製造公共服務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致力於為高端製造業和小微企業搭建普惠的雲端產業集羣生態環境,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高紅衞舉了一個例子——

  國內最早的汽車發動機散射器製造商航空工業永紅散射器公司,屬於最早支援貴州三線建設的“老三線”企業,利用依託航天雲網打造的“雲端數字工廠”,提高其設備使用率近30%,在不增加設備且人員減少20%的情況下,公司產能提高近70%,有效解決了生產管控難、設備故障多、管理數據難追溯、以及決策效率低等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此次疫情讓社會各行各業意識到,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是大勢所趨,而且迫在眉睫。”高紅衞説,企業數字化轉型很難,不搞數字化轉型更難,會越來越難。

  高紅衞説,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根據企業和產業發展規律,解決好誰主導轉型、往哪裏轉型、如何轉型的問題,才能通過數字化轉型真正提升企業競爭力。特別是傳統產業,可以依託工業互聯網快速實現上線上雲,藉助工業互聯網平台提供的數據、產品、技術和成熟的經驗,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

  在他看來,新基建應按照“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更好發揮作用”的原則展開,少數具備條件的企業參與建設,多數企業應積極利用新基建形成的基礎設施實現數字化轉型,搭上數字經濟的“高速列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6 字。

轉載請註明: 新基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大代表稱“新基建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