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需要美團這個“攪局者”嗎?

文/星晚 編輯/許偉

來源:新刻度

自誕生便被冠以“偽需求”之名的共享充電寶行業,有過“百電大戰”的盛況,也激起過王思聰、陳歐的“diss戰”,可謂爭議不斷。

幾年過去,眼看偽需求逐漸創造出了真需求。2019年,共享充電寶市場全年用户規模達到1.5億人次。因為投入成本較低,規模不斷擴大,街電、小電、怪獸充電、來電紛紛盈利,這個賽道變得惹人眼紅。

終於,三進三出的美團再次“真香”了。

先是在全國100多個城市招募人員進行地推,又對商家給出增加美團和大眾點評真實點擊量的誘惑條件,美團的重拳出擊勢必給共享充電寶行業帶來一次不小的衝擊。

不過,儘管頭部企業開始盈利,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單一盈利模式仍然導致大多數玩家在生存線邊緣掙扎。美團的大舉進攻,於他們而言,不僅壓力陡增,甚至隨時可能出局。

而對於整個行業來説,一場洗牌之後,效果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盈利的頭部玩家依舊如履薄冰

三年前的5月5日上午,王思聰在朋友圈裏激動地發了一條動態:“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如今判斷行業是否已經成功,還為時尚早,但頭部玩家“三電一獸”已經實現盈利。從市場份額來看,街電佔40.5%、小電科技佔23.6%、怪獸充電佔20.9%,來電科技佔11.7%,剩下的玩家僅佔據市場3.3%的份額。

儘管“三電一獸”看起來已經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但論生存現狀,或許仍舊如履薄冰。

在去年曾掀起熱議的漲價事件就是很好的佐證,一元一小時的場景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根據不同場景收費漲價2至8倍。有工作人員曾透露,“這是為了生存的無奈之舉,按照分給商家50%-80%的分成比例,加上入場費,企業一直在生存線上掙扎。”

對此,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共享充電寶企業的説辭,看起來弱勢,實則是通過漲價的方式將成本推給客户承擔。眾説紛紜,但共享充電寶的確沒有看上去那麼風光。

一方面,即便是已經實現盈利的“三電一獸”,盈利模式依舊單一。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20年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寶行業收入中,租賃收入佔97.2%,廣告收入佔0.5%,其他收入佔2.3%。

由此可見,即便各企業在充電箱體、智能終端加入了不少廣告,仍杯水車薪。

另一方面,由於疫情原因,商圈、酒店、影院等場所關閉,共享充電寶企業斷糧已久,行業再次陷入了困境之中。

此前,小電創始人唐永波發佈內部信表示,“疫情對公司業務造成不小的打擊,一方面收入驟降冰點,另一方面公司還有5000多名員工工資以及供應鏈和各地辦公租金等多項支出亟待解決。”

眼看如今隨着經濟逐漸復甦,共享充電寶也終於迎來了小高峯。但美團的重拳出擊,可能再次給從業者們當頭一棒。

美團目前在全國100多個城市招募人員,迅速開展地推。而對於商家來説,只需要提供場地就能獲得持續分紅,並且用户每使用一次,商家就能在美團與點評上增加真實點擊量一次。

這樣的條件,對商家來説是具有誘惑力的。而“三電一獸”能夠實現盈利的原因,也與大比例的市場佔有率有緊密關聯,若經由美團一番瓜分,恐怕頭部玩家的日子也將越發艱難。

共享充電寶需要美團這個“攪局者”嗎?
美團四次佈局共享充電寶行業僅佔3.3%市場的小企業難以為繼

在共享充電寶行業裏,能夠完成自我造血的玩家始終是少數,更多的仍是鮮有人問津的參與者。

通過啓信寶搜索“共享充電寶”,能夠搜出320條搜索結果,其中搜電充電、雲充吧、倍電、嗨電科技、易起充、松鼠電電等多個企業,共享着“三電一獸”之外的3.3%市場份額。

而美團的殺入對他們意味着什麼呢?或許是,連這3.3%也難以守住。

事實上,這已經是美團第四次佈局共享充電寶項目。此前由於在小範圍內試點效果不好,所以屢次退出這個項目。不過這一次,美團大量招人的舉動可見其決心不小。以美團背後的龐大支撐來看,迅速在市場上造出聲響,並不是一件難事。

但這對於原本就活得不易的“邊緣玩家”來説,卻很有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

在常見的商圈、餐飲店、影院等場所,通常能夠看到同一處場所擁有多個不同品牌的共享充電寶。頭部玩家與其餘企業拉開差距的地方,便是在更多後者無法或者難以滲透之處。例如,間隔百米內的便利店、小型飲料報刊亭、街邊小鋪等。

不得不説,美團的入局很可能將這一差距拉得更大。甚至在美團給出更優惠的條件之後,“邊緣玩家”便很容易被大商家拋棄。

這樣一來,這些企業可能會轉向投靠小商家或者更下沉的市場,但這部分市場流量不夠,用户也需要重新教育。這將需要大量資本、精力的投入,而這恰恰是小企業所缺乏的,這個過程中會使得不少企業不堪重負、倒閉退出。

經過2017年的集中爆發之後,資本對共享充電寶行業的態度已經趨於謹慎,僅頭部企業進入了後期輪次。在資本的短缺下,很難想象,行業洗牌後能剩下怎樣的選手繼續博弈。但對於一直處在生存線邊緣的企業來説,這可能是一次攸關生死的對抗。

共享充電寶需要美團這個“攪局者”嗎?
攪局和洗牌後,行業會倒退嗎?

當頭部玩家與其他玩家接連受到衝擊,而美團坐收前人漁利,收割流量後,共享充電寶行業將迎來一番新光景。

但這樣的畫面似曾相識,曾經的團購行業、共享單車行業與網約車行業都經過了這樣的混戰。最終行業或誕生巨無霸,或一家獨大,但往往最終都飽受詬病,令消費者質疑。

“這樣的結局對於共享充電寶來説並非好事,甚至可能使得行業倒退。”一位互聯網觀察人士對鋅刻度表示。

從共享充電寶行業目前的現狀來看,行業仍處於成熟期的早期。“三電一獸”的競爭格局漸定,用户規模、設備鋪設密度和廣度都已形成規模,整體行業有了良性發展的跡象。但如何完成成熟期的過渡,還需要對市場進行更深的教育,對盈利模式進行更豐富的探索。

目前,佔據收入份額97.2%的租賃收入幾乎是共享充電寶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盈利模式。租賃收入受市場份額、用户份額影響巨大,小電覆蓋超1600個城市、怪獸充電覆蓋超1300個城市、街電和來電均覆蓋超過300個城市,鋪設的廣度和深度直接影響着企業的盈利狀況。而美團大刀闊斧的入局,加之其背後的流量支撐,垂直領域企業反而失去優勢,盈利或再成泡影。

除此之外,艾瑞諮詢曾指出,共享充電寶在直營模式下毛利率能達到24.85%。在各項成本中,商户成本所佔據的46.8%為最大支出,設備成本與BD成本分別佔15.4%、10.5%,剩下的倉儲物流和支付手續費分別為2.0%和0.5%。

簡單來説,與商户間的分成對共享充電寶企業的營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若因為美團這樣的巨頭入局,激發了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則很有可能導致企業通過大幅壓縮自身利潤甚至虧損倒貼的方式來佔取商户資源。這類競爭模式的結局發生過太多次,於行業發展來説皆是無益。

在技術層面來説,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似乎僅止步於“爭位置”,而產品本身卻沒能玩出新的花樣。

共享充電寶企業大多沒有在技術研發上發力,多是依賴上游電池供應商和下游商户。核心專利、技術的缺失,便意味着企業在產品質量、數量乃至供應鏈創新上的話語權和掌握力不夠,這便是即便作為行業領頭羊,也難逃用户背叛的根本原因。

除去個人喜好問題,用户使用共享充電寶通常會以價格、知名度、還取便捷度等因素來決定。因此,用户難以產生對某一品牌共享充電寶的使用粘性。當美團這樣的巨頭入局,以上影響因素都將成為其發展的助推條件。

但這並不能改變行業的發展現狀,甚至不能帶來良性影響。任何一家擁有財力、流量的企業,都能夠輕鬆入局,搶佔份額。而僅僅一番改朝換代,卻並沒有推動行業變革,恐怕歷史會不斷重演,行業的發展也會止步甚至倒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96 字。

轉載請註明: 共享充電寶需要美團這個“攪局者”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