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淨買逾千億元 外資加倉中國債市
外資加倉中國債市的力度重新加大。數據顯示,4月份境外機構投資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淨買入1414億元,而3月份為淨賣出4億元。此外,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債登”)為境外機構託管的債券面額首次突破2萬億元,外資正重倉中國國債。
主要買入品種是國債
境外投資者買入中國債券熱情“重燃”。5月7日,中債登公佈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該機構為境外機構託管債券面額達20011.36億元,首次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30.45%,環比增2.21%。這是2018年12月以來連續17個月增加。
4月境外機構投資者託管面額環比增量為433.19億元,僅次於商業銀行和非法人產品户,且遠高於3月62.15億元的環比增量。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4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淨買入1414億元。
從結構來看,國債仍是境外機構持有的最主要券種。截至4月底,中債登為境外機構託管的國債面額達13948.07億元,佔比為70%;環比增3.8%,高於總託管面額的增幅。
雖然4月政策銀行債發行量突破50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但外資持有的政策銀行債託管面額有所減少,較3月下滑3.4%至3256.75億元。其中,國開債託管面額下滑114.85億元。商業銀行債券和企業債券等信用債品種佔比較低,託管面額也小幅下降。
中外利差是誘因
分析人士指出,外資4月增持人民幣債券,主要原因是中外利差較大。3月全球主要經濟體央行輪番“放水”,無風險資產收益率大幅下行。美國3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月下行逾70個基點,4月仍在下行,截至4月底報收0.25%。而人民幣債券市場,3年期國債活躍券200003在4月底的收益率為1.42%,較同期限美債高約120個基點。
此外,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和趨穩也消減了外資顧慮。3月初,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啓一段貶值之旅,直至3月下旬才開始“橫盤”。4月上旬,人民幣匯率回升,雖然中旬有所貶值,但幅度較緩,且在下旬又開始升值,為境外機構加碼中國債券創造了較好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在這輪增持中,對中短端品種青睞有加。據外匯交易中心數據,從4月境外機構投資債券代償期分佈看,1年以下、1-3年、3-5年分別佔比為28%、18%、19%,中短端債券總佔比為65%,高出3月的58%。反觀長端債券,7-10年佔比從3月的34%降至26%,10年及以上期限債券佔比降至1%。
廣發證券固定收益劉鬱團隊認為,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預計介於1年至2年,境外機構投資短債可持有到期,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較小。
增長空間較大
未來,外資買債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伴隨中國債市對外開放的推進,外資在中國債市的佔比快速提升,已成為中國債市的重要參與主體,外資行為對中國債市的影響越來越大。”華泰證券張繼強團隊表示。
近日,我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又取得進展。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明確並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包括落實取消QFII/RQFII額度限制、本外幣一體化管理等規定,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
國盛證券策略團隊認為,此次額度限制落實取消,是支持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從韓國等市場的發展經驗看,QFII限額、外資投資比例限制的逐步放開,是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必經之路,也是國際化程度提升的重要標誌。”該團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