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逆勢增長!六個外貿人講述:為何外國客户堅持買“中國製造”

中國出口逆勢增長!六個外貿人講述:為何外國客户堅持買“中國製造”

8.2%!我國外貿出口在連續同比負增長後,於4月轉正。

逆勢增長的出口數據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故事,除了口罩、醫療器械外,還有哪些行業的出口拉動明顯?出口超預期增長是曇花一現還是真正回暖?走在前沿的外貿人,他們最真實的感受是什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歷時一個多月,對機電、服裝、紡織等多個在我國外貿出口中佔有重要地位的行業展開深入調查,通過6位堅守者的故事看清市場散發出來的勃勃生機。

三大原因促4月出口回升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4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8.2%。這是今年以來出口單月數據首次出現正增長。

整體來看,出口呈現較為明顯的向好趨勢。今年1-2月,我國外貿出口同比下降15.9%;3月出口下降3.5%,相對1-2月收窄12.4個百分點;4月較3月進一步增加11.7個百分點。

從具體商品類別看,塑料製品,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汽車,中藥材及中式成藥,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等商品同比增長較快。其中,塑料製品,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分別同比增長71%、56.8%、56.2%。

這樣的表現在意料之中。

4月,海關總署署長倪嶽峯在接受採訪時稱,3月份進出口降幅比前2個月明顯收窄3.1個百分點,呈現一旬比一旬好的改善態勢。進入4月份,監測到的每日最新數據顯示,出口已經出現恢復性增長。

4月出口數據為何改善?

海通證券認為,4月,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零件、紡織及製品、塑料製品出口同比大增,這三類商品出口金額佔當月出口總額接近20%,是出口改善主要來源。此外,4月手機出口增速跌幅也有所收窄。自動數據處理設備、手機的出口改善,或與前期訂單消化以及海外居家工作需求有關,而紡織製品則包含口罩等防疫物資。

民生證券認為,三點原因促使4月出口回升。一是低基數,去年4月正值貿易摩擦緩和期,出口需求相對較低;二是一季度積累訂單並未完全釋放,一季度出口同比可能存在超跌,導致4月有所回補;三是海外生產不足依賴進口,3月PMI新出口訂單顯著修復。

中泰證券政策組負責人楊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4月份出口增速轉正,主要原因是前期出口訂單延遲交付。但未來出口增長仍有一定的壓力。

楊暢進一步分析,壓力來自兩方面,一個是發達國家要消化已經到岸的庫存,另一個是個人消費支出也可能會下降。但是,從長期來看,外貿出口肯定是向好趨勢,短期會有擾動。

我國外貿出口是否會繼續保持增長?4月數據轉正是春江水暖還是曇花一現?走在一線的外貿人可能有最真切的感受。

機電行業: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

機電行業在我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去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0.06萬億元,增長4.4%,佔出口總值的58.4%。在今年3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負增長的情況下,4月增速轉正。

杜小義是河北任丘市精科模具製造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公司主要生產銅排、電磁線等電力設備基礎原件,主要銷往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家。

從年初到現在,杜小義公司的銷售市場經歷了兩次轉換。

進入3月之後,國外基本上沒了訂單,但是他的工廠還在滿負荷運行。最初,他的想法是,生產產品有一個月的週期,根據客户往年的需求可以先備貨。

“如果不備貨,客户來訂單都特別急,依靠自己產能出貨,很難保障按時完成,只能向同行調貨,而調貨的利潤太低了。”杜小義算了一筆賬,自己生產的產品利潤是30%-40%,而調貨的利潤只有10%左右。“市場暫時受疫情影響,只要疫情過後,需求就會爆發,我對今年的外貿市場預期比較樂觀。”

在沒有海外訂單的那段日子,杜小義主要做兩件事:一是繼續生產備貨,二是尋求拓展國內市場。

實際上,由於國內訂單大量增加,原本為出口存的貨已經賣完。杜小義稱,公司的產能國內市場完全能消化掉,甚至有的工廠工人三班倒,24小時不停運轉趕訂單。

但眼下,他的市場又轉回去了。

受海外疫情影響,原本兩個月沒有海外訂單的他,最近一下子來了兩筆訂單。

5月初,記者聯繫杜小義的時候,他正在工廠加班,甚至連晚飯都沒有來得及吃,雖略帶疲倦,但他説話聲音洪亮,情緒高漲。

杜小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兩筆訂單是一個多星期之前海外客户下的,要貨都比較急,因為從4月中旬之後,一些國家已經陸續恢復生產了。

不得不提的是,海外訂單的恢復速度超出杜小義預料。

“我對今年行業外貿形勢持樂觀態度,隨着海外復工復產加快,未來幾個月海外訂單肯定會越來越多。”杜小義説,自己也一直和國內同行交流,4月中旬之後,很多企業海外詢單的數量明顯增加。

而記者採訪的廣東一家機電企業負責人也認為,今後機電行業出口將會平穩增長。

機電企業負責人:4月下旬開始,海外一些國家已經復工,原本被暫時叫停的訂單開始要求執行併發貨。

機電企業負責人:一些國家海運已經開通,但是船舶還不多,前幾天得到的消息是還需要排隊一段時間才能發貨。

機電企業負責人:3月底、4月初是出口最難的時候,接下來應該會越來越好,機電行業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在北京中關村,一家做電腦配件出口的外貿企業則把目光聚焦到海外疫情結束後的國際市場上。

李鳳所在的企業主要生產散熱器、機箱、電源等電腦配件,產品出口俄羅斯、美國、巴西、德國、日本、韓國等地。今年1-3月雖然受到國內疫情影響,但由於公司復工較早,年前囤了一些貨,一季度訂單反而同比上漲5%左右,自己負責的區域3月份訂單甚至同比增長近50%。

看到市場行情較好,公司曾考慮擴大產能,但由於工廠熟練工人不足、海外疫情等影響,計劃不得不暫緩。

李鳳介紹,雖然之前海外訂單出現下滑,但並沒有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當時,我們就預料5月之後海外疫情會逐步好轉。工廠生產照常進行,只是有些產品的生產強度可能會做調整。生產部門工人不用再趕工期加班,企業也沒有裁員或降薪打算。”

這一段時間,海外訂單回暖超出李鳳的預期,銷售額大幅增長。

李鳳:前4個月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30%,4月份增長21%。

李鳳:一季度歐美訂單減少,但俄羅斯訂單增長很快。4月份俄羅斯訂單基本停滯,歐美訂單又來了。與平時相比,歐美市場線上銷售增長明顯,亞馬遜等平台銷售額大幅增加。

李鳳:去年公司定的目標是今年同比增長40%,雖然受疫情影響,但這個目標沒變。從前4個月情況看,我們對完成目標充滿信心。隨着海外復工復產逐步推進,外貿出口形勢肯定會越來越好,下半年,公司產品在歐美市場的增長潛力很大。

李鳳:近期,我們一直在根據訂單需求招人。

消費品行業:海外客户仍堅持下單

寧波是久負盛名的“中國文具之都”。2018年,寧波文教辦公用品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達215.8億元,佔全國五分之一,出口交貨值佔全國的33%,這裏的文具企業正面臨着一場新考驗。

王華所在的寧波某中型文具企業,主要生產辦公用筆等,70%以上出口目的地是歐洲,產品主要交付給國外分銷商。

王華是最早感知外貿“寒意”的一批人。

2月份,國內沒有復工,國外分銷商擔心中國工廠人手不夠,沒辦法滿負荷生產,不能按時交貨。因此,為了讓有限的生產能力完全服務於自己,以保證自己的貨源充足,他們開始瘋狂下單。

王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企業3月初復工,到3月中旬工廠一直是滿負荷生產,有的工人一人負責十幾台機器,甚至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但是3月下旬以來,隨着海外疫情持續蔓延,訂單出現明顯反轉。客户開始取消2月份的訂單,或者減少訂單數量。

這進一步增加了外貿企業的經營風險。

王華稱,3月中旬之後,有一些企業已經出完貨,但客户還沒有付款,很多客户要求降價。此外,萬一客户企業倒閉,完成的貨就無法交付,由於定金一般只收30%左右,一旦貨出不去,損失就比較大。

王華説,自己公司的老闆非常着急,雖然訂單減少,但工人開銷、工廠租金等都是很大的支出。老闆剛開始也想過暫時關停企業,又擔心疫情結束後再復工需要時間,會錯過很多市場機會,所以選擇堅守。

“他每天都要求我們和海外客户保持聯繫,瞭解當地市場狀況。”王華説,老闆堅守的信心很大部分還是來自客户。“有一些客户對抗疫有信心,覺得5月之後疫情會結束。等到貨物運達的時候,可以馬上銷售,填補市場缺口。因此仍堅持給我們下訂單。”

口罩行業:產品有多少海外要多少

毋庸置疑,紡織品行業在疫情期間日子最好過,主要因為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快速增加。

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前4個月,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2613億元,增長5.9%。企業具體情況如何?

“從2020年1月20日復工到現在,每天都在滿負荷運行。”浙江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利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現在每天接到的口罩訂單或口罩出口諮詢電話都在幾十個甚至上百個。

雖然每天疲於接聽電話,但實際上能夠敲定的訂單並不多。原來,朱利平有“兩不接”原則:訂單太大不接,手上訂單沒做完不接。

談及原因,朱利平介紹,一方面是訂單交期太長,擔心萬一供不上貨造成違約,更重要的是沒有精力接太多的單。“比如今天接了一個訂單,那麼未來5天內都忙於完成這個訂單,沒有精力再去接下一單。我們不接受預定,如果剛好這個訂單完成,有下一個訂單進來,價格和產品等比較合適的話,就會把訂單接下來。”

中國出口逆勢增長!六個外貿人講述:為何外國客户堅持買“中國製造”

這種熱火朝天的景象在另外一家廣州的口罩外貿企業也得到了印證。

該企業負責人張君告訴每經記者,企業目前主要的海外訂單來自歐洲市場,需求的類型主要是N95口罩。在國內疫情較為嚴重的一二月份,企業已經積極擴大口罩生產產能,但由於原材料緊缺,目前仍難滿足海外市場需求。

張君介紹,與一二月份不同,現在購買口罩生產設備容易,招工人也不是難事,關鍵是熔噴布非常緊張,不僅價格高,還要靠“搶”。

朱利平也表示,公司以前最忙的是生產部門,現在變成了採購部門。“老總也得衝到最前面加入採購行列,在全國找熔噴布。”他説,之前就曾經因原材料供應不上,部分型號的生產線出現短暫停機的情況。

由於疫情蔓延,口罩行業擴張得非常厲害,是否會產量過剩呢?對此,朱利平説:“只要產品合格,能生產出多少,海外就要多少。”

一些業內人士也告訴每經記者,海外疫情何時能真正控制住仍未知,即使一些國家開始復工復產,出門也需要佩戴口罩,因此未來幾個月,口罩海外需求仍然較大。

但朱利平也直言,一旦海外疫情控制住,口罩行業將進入淘汰期,而且這次的淘汰是最猛烈的,一些老牌企業估計也不能倖免。“淘汰期會比較漫長,行業要經過一兩年的洗牌。現在這種火熱的情況下,企業一般不會考慮這些。”

儘管一般企業想不到這麼長遠,但朱利平還是敏鋭地嗅到疫情給中國口罩企業在海外佈局帶來的良機。朱利平強調,跟現在很多口罩企業“被動做出口”不同,自己的公司一直將外貿作為銷售重點來拓展,但由於標準、渠道等限制,近年來海外訂單並不多。“通過此次疫情,我會主動尋求海外真正經營防護類產品的經銷商進行長期合作。”

服裝行業:設計師加班設計秋冬款

海外疫情來襲,對我國服裝服飾等行業影響較大,但一些企業仍在堅守。

郝梅的工廠位於浙江杭州,多年來一直專做服飾類產品出口,包括圍巾、帽子、手套、包、家紡等,出口目的地主要是西班牙、英國、葡萄牙、法國、波蘭、愛爾蘭等。

郝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外貿訂單生產週期一般是45-60天,海運是21-30天,也就是説客户從下單開始,差不多3個月貨物會到店。“2月17日開始復工後,我們先是面臨人手短缺,很多工人沒有到崗。但是3月初,隨着海外疫情暴發,形勢快速反轉。”

有些客户直接取消訂單,有些客户延遲出貨,有些客户減少訂單數量,大部分客户要求加長付款週期。“比如原來是TT90天,現在要求變成TT120天,甚至TT180天。”與去年同期相比,客户訂單量普遍減少至少50%,有些保守的客户訂單量減少80%-90%。

“往年這個時候正是夏裝掃尾階段,也是最忙的時候,但現在不得不讓一些員工適當放假。”郝梅説。

在嘗試剪標去吊牌做內銷失敗後,郝梅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為疫情後快速復甦的海外市場做準備上。

郝梅説:“目前我們的新產品開發正在抓緊進行,設計師仍然在加班,現在開發的是秋冬季產品,預計7月中下旬出貨,到店時間是8月底9月初。如果疫情能快速控制住,客户店面恢復開業,這部分訂單應該不會受影響。”

實際上,除了秋冬季訂單在按部就班推進外,疫情之後的新訂單已經在與客户溝通之中。

郝梅稱,一些原本銷售服裝的海外客户對口罩也很感興趣,但是他們想要的並不是簡單的防護口罩,而是時裝性質的口罩,能夠集防護和時尚於一體,並計劃在疫情之後下單採購。他們認為即使疫情控制住了,有相當部分人羣仍會堅持戴口罩,這將是一個新市場。

為此,企業已經購買口罩生產設備,並加緊設計相應的口罩樣式。郝梅説,為了迎接不久後的訂單,除了生產的工人不用加班之外,其他部門還是比較忙。

記者手記 /出口增長的背後是什麼?

2020年開局,我國外貿行業很難,用外貿人的話説,“只求能活着!”

從春節開始,由於國內疫情影響,復工面臨困難,大量海外訂單無法按期交貨。進入3月中下旬,國內復工復產步伐加快,但海外疫情蔓延。在隨後近一個月內,除了與疫情相關的行業外,其他外貿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有些企業新訂單數量甚至為0。

面對不明朗的海外疫情態勢,有些外貿企業選擇暫時停產,更多的企業選擇了堅守。堅守背後,有對疫情逐步轉好的預判,更有對外貿韌性的自信。

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保持了足夠的韌性,向好趨勢明顯。

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超預期,很多分析認為是防疫物資拉動。但從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看,塑料製品、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零部件、汽車等產品的出口同比增長同樣較快。

有分析認為這是因為之前的海外訂單在4月份大量交貨。

但在恢復訂單的同時,我們還看到,4月中下旬一些外貿企業也獲得了新訂單。

從記者採訪的多個行業企業來看,雖然海外疫情仍未完全控制住,但大家普遍認為今年外貿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外貿人從詢單量、訂單量中感受到了暖意。

視覺:劉青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581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出口逆勢增長!六個外貿人講述:為何外國客户堅持買“中國製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