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0年哪些股退市風險大?
每一次的年報披露,都讓一些上市公司面臨生死判決。與此同時,隨着退市制度的逐漸市場化,投資者也學會了用腳投票驅逐垃圾股。
隨着2019年報的披露,今年共有68家公司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尤其在年報披露收官之際被*ST的上市公司激增。這些公司中有些還尚有翻盤的可能,但是去年被暫停上市的公司,2019財報又不達標,則大概率退市。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8家去年被暫停上市的公司中,有5家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其中樂視網、金亞科技、*ST龍力2019年報觸及退市條件,正等待交易所判決。千山藥機和*ST凱迪尚未披露經審計的2019財報,但未經審計的數據已經觸及退市條件,也基本難逃退市結局。
此外,面值退市成為近兩年退市的一大主流,ST鋭電已成為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截至5月7日,除去被判退市和暫停上市的公司,A股市場有7只股票每股股價低於1元,其中天廣中茂已連續18個交易日股價低於面值,面值退市風險最大。而且這些股票同時身負多項退市指標。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預計2020年至少應有20家A股公司退市,其中,相當部分將被投資者“用腳投票”趕出市場,這是“一元退市法則”賦予投資者的決定權。
他認為,未來退市制度的改革應該與註冊制改革相匹配,而註冊制的包容性越強,那麼市場的監管就會越嚴厲,同時,退市制度的淘汰機制會更高效、更具威懾力,從而發揮優勝劣汰、資源配置的功能,實現進出有序,重塑A股市場投資理念和投資生態。
退市規則從嚴
規則正在變化,註冊制之下的退市規則趨嚴也趨市場化。生效不久的新證券法以及剛落地的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均在退市機制方面進行了優化。
今年3月1日生效的新證券法,首次廢除了“暫停上市”,這就意味着A股市場不再有“恢復上市”的遊戲規則。同時,授權交易所制定退市相關業務規則。
4月27日,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啓幕。與科創板一樣,創業板新退市規則也從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四個方面進行了強制退市規定,設置了退市風險警示暨*ST制度,並根據風險程度差異優化各類退市情形的風險提示公告披露時點和頻次。
在交易類強制退市方面,創業板新增市值退市指標,這是借鑑科創板的退市制度,市值門檻上有所調整,創業板是“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盤市值均低於5億元”,科創板的則是“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市值均低於3億元”。除此之外,交易類強制退市方面的規定,創業板和科創板的規定一致。
而主板、中小企業板的退市標準則有所不同,科創板、創業板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股票成交量低於200萬股,主板的則是低於500萬股,中小企業板的則是低於300萬股;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東最低人數方面,科創板、創業板均為400人,主板為2000人,中小企業板則是1000人。
財務類指標方面,創業板新退市規則取消單一連續虧損退市指標,引入“扣非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一個億”的組合類財務退市指標,納入審計意見指標並交叉適用,退市觸發年限統一為兩年。
科創板和創業板均取消了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而主板、中小企業板則是連續三年業績不達標被暫停上市,第四年的業績達標則可申請恢復上市,否則進入退市程序。
董登新表示,在舊的退市規定中,“必須連續四年虧損才能終止上市”這條實際形同虛設,這樣的退市標準已無法適應註冊制高效退市的要求。廢除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及重新上市,直接擊碎了多年來皮包公司及牛散率領股民炒殼、賭殼的瘋狂遊戲,垃圾股從此將無人問津,其股價將向地板迴歸。
在這之前,退市制度也經過了多輪改革。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從2001年正式開始推行,當時是建立了以淨利潤為核心的退市標準,明確了風險警示、暫停上市、終止上市的主要環節。
2012年,兩市交易所對退市制度進行了較大力度的完善,其中提出,連續三年淨資產為負,或者連續三年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或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股票面值的公司應終止上市。首次推出面值退市指標。
2014年10月份,證監會出台《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增加了對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等重大違法公司強制退市制度。
2018年3月2日,證監會宣佈就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公開徵求意見。修改內容之一是強化滬深證券交易所對重大違法公司實施強制退市的決策主體責任。
“未來退市制度的改革應該和註冊制改革相匹配。”董登新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股市的優勝劣汰和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註冊制和退市制度之間的配合如何更高效,以讓股價還原真實,讓資源配置的信號更加準確。
“破面”股風險纏身
面值退市和市值退市將決定權交給市場,而有些股票同時身負多項退市指標。
就在4月30日,ST鋭電發佈公告稱,因2020年3月16日至2020年4月13日,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這是今年以來觸發面值退市第一股,也是2018年以來面值退市頻發的又一案例。那麼,還有哪些股票面臨同樣的危機?
截至5月7日,除去被判退市和暫停上市的公司,A股市場有7只股票每股股價低於1元,分別為*ST歐浦、*ST美都、神霧環保、天廣中茂、盛運環保、ST天寶、*ST飛馬;還有39只股票每股股價在1元~1.5元區間,52只股票每股股價在1.5元~2元之間。
這其中,面值退市風險最大的要數天廣中茂,截至5月7日,已經連續18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離死刑僅剩2個交易日。即便該公司就在5月5日宣告請來“白衣騎士”保殼,但是目前來看難以奏效。
*ST歐浦則是已連續1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另外,該公司2018、2019年連續兩年審計報告的審計意見類型均為無法表示意見,且經審計2018、2019年期末的淨資產連續兩年為負值。該股票已於4月30日開始停牌,等待是否暫停上市的宣判。
*ST美都和神霧環保則均連續7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此外,*ST美都還面臨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負值、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兩個退市風險警示條件;神霧環保還存在最近兩個年度的財報被出具否定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2019年度淨資產為負,和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9年報的風險。
盛運環保和ST天寶目前已連續3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其中,盛運環保也多項風險纏身,該公司可能因最近三年連續虧損而被暫停上市,另外若該公司被宣告破產,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財報判生死
財務類退市則關鍵在於最新一個會計年度的業績是否達標,隨着2019年報披露收官,一些股票退市風險暴露,岌岌可危。
在年報披露收官之際,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上市公司激增。5月6日尤其多,有28家上市公司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4月29日和4月30日,則分別有16家、10家上市公司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
2020年有71家公司被ST,其中有68家被*ST。有64家上市公司被*ST的原因均為“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的淨利潤均為負值”,1家每股淨資產低於股票面值,還有1家追溯調整導致最近三年連續虧損。剩餘的2家,*ST林重除了最近兩年連續虧損之外,還與*ST藏格一樣因為被會計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上述有些公司可能還存在翻身的機會,但是有些上市公司在披露2019年報後,就基本難逃死刑。
截至目前共有10家公司處於暫停上市狀態,*ST盈方、*ST秋林2家公司是在今年披露2019年報後被暫停上市;樂視網、金亞科技、千山藥機、*ST皇台、*ST凱迪、*ST龍力、*ST德奧、*ST毅達8家公司是在去年被暫停上市,原因均與財報有關,這也意味着2019年報情況對這些公司的生死至關重要。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上述8家去年被暫停上市的公司中,有5家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其中樂視網、金亞科技、*ST龍力2019年報觸及退市條件,交易所將分別在4月27日、4月28日、4月29日後的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終止這些股票上市的決定。
千山藥機和*ST凱迪目前尚未披露經審計的2019年財報,擬延期至今年6月30日披露,目前僅披露了2019年主要經營業績,未經審計的淨利潤均為負值,千山藥機未經審計的淨資產也為負值,若最終經審計的淨利潤和淨資產仍為負值,那麼這兩家公司也可能被退市。
延期披露2019年報的情況在今年並不少見。此前,滬深交易所表示,因疫情影響無法按期披露2019年年報的上市公司,可按規定延期披露,但原則上不晚於6月30日。
根據Wind資訊數據,滬深兩市共有121家公司延期披露2019年報,滬市41家,深市80家。
還有一種另類則如暴風集團,沒有具體的延期,但提示風險稱,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及公司股票可能終止上市的風險。“公司尚未完成聘任首席財務官的工作,現有員工無法承擔2019年度報告的編制任務。自公司披露與審計機構終止合作後,公司暫無有意願合作的2019年年度報告審計機構。”暴風集團解釋財報難產的原因。
昔日的“股王”如今陷入尷尬境地,債務累累,經營難以為繼,人員持續大量流失,除董事長馮鑫先生外,該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已全部辭職,協助信息披露事務的證券事務代表也已經辭職,目前員工僅剩10餘人,同時存在拖欠部分員工工資的情形。
暴風集團原本預計在4月25日披露2019年報,若之後的2個月內仍未披露,交易所可以暫停該公司股票上市,被暫停上市後1個月內仍未披露,那麼交易所有權決定終止該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近兩年強制退市成主流
目前A股市場共有3836家上市公司,但是已經退市的公司僅有112家,其中強制退市的企業僅有66家,退市率明顯偏低。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因連續三年以上虧損退市的有53家,佔比近一半,因其他不符合掛牌的情形的有10家,因暫停上市後未披露定期報告的有3家,因吸收合併退市的有35家,因私有化退市的有9家,因證券置換退市的有2家。
按照時間線來看,A股市場強制退市案例主要集中出現在2002年、2004年、2005年、2019年,分別有7家、8家、10家、10家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而2008年至2012年的四年期間,A股沒有一家公司被強制退市。
從近兩年的退市情況來看,2018年至今,已經退市的公司共有17家,其中,2018年5家公司退市,2019年10家公司退市,在2020年退市的有2家。強制退市成為主流,僅有2家公司因為吸收合併退市,剩餘的15家公司退市原因為連續3年虧損、其他不符合掛牌的情形兩種。
2018年誕生了A股市場第一隻面值退市股——中弘股份,自此之後因投資者用腳投票而退市的股票增加,2019年是面值退市爆發年,雛鷹退、華信退、印紀退、退市大控、神城A退、退市華業均因為“破面”被強制退市。其中,神城A退、退市華業摘牌時間在2020年。
此外,2019年出現了重大違法退市第一股——長生生物,從2018年7月陷入狂犬疫苗造假案之後,長生生物遭遇子公司停產、實際控制人遭逮捕、因生產劣藥遭罰沒91億等系列危情。2019年10月8日,該股票被判退市,2019年11月27日,長生生物被摘牌。
2020年首隻被強制退市的股票已經確定,*ST保千被判死刑。該公司股票已於4月10日進入退市整理期。
*ST保千因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期末淨資產為負值和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該公司股票自2019年5月24日起暫停上市。而2019年淨利潤虧損,淨資產為負值,會計師事務所又對2019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由此而被終止上市。
ST鋭電步入後塵,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跌破面值而退市。該公司股票將於5月13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在董登新看來,未來退市公司數量會不斷增加,今年預計有20家公司退市,這個數量以後會逐年有所增加,最終形成退市的公司數量與IPO的數量大體保持一個相對均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