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如約而至,主題為“心繫投資者 攜手共行動”。
過去的一年,針對投資者的綜合保護體系正在加速構建:“深改12條”專門提及加強投資者保護;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出任證監會成立的投資者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今年3月實施的新《證券法》,增設專章保護投資者權益,在立法層面提供支撐……
特別是近一個多月來,國務院金融委接連三次會議提及資本市場,強調“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對造假、欺詐等行為從重處理”“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
一攬子動作背後,釋放的信號清晰且明確。
多位業界人士接受人民網金融頻道採訪時表示,一方面,資本市場監管從嚴,重拳打擊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是對投資者的有效保護;另一方面,投資者也要提高自身金融素養,正確認知市場風險。
資本市場從嚴監管常態化
近日,證監會公佈了2019年證監稽查20起典型案例,涉及財務造假、信披違規、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多個資本市場違法違規類型。在過去的一年中,證監會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96件,罰沒款金額41.83億元,市場禁入66人。
“近年來,上市公司從嚴監管成為常態。”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投資者教育部執行經理程彥喬表示,這與我國證券市場投資者結構有關,A股投資者中以個人投資者,或市值低於50萬元的中小投資者為主。
程彥喬認為,與專業機構投資者相比,中小投資者存在信息獲取劣勢,以及風險防範能力不足,專業知識缺乏等弱點,他們的合法權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從4月7日到5月4日,近一個月的時間,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簡稱金融委)召開的三次會議,都提及嚴打資本市場造假行為,明確要“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必須堅決維護投資者利益、嚴肅市場紀律,對資本市場造假行為‘零容忍’”。
“資本市場的核心是要發揮好服務實體經濟和投資者的功能,這也是金融委會議所強調的。”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人民網金融頻道説,“市場的核心根基是投資者保護,讓市場為投資人帶來財富效應,才能形成良好金融生態,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提高直接融資佔比,降低槓桿率。”
深圳證券交易所投資者教育中心副總監沈梁軍表示,保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的初心和使命。重拳打擊上市公司欺詐造假行為,是對投資者的有效保護。
新《證券法》設立投資者保護專章
3月1日起施行的新《證券法》增設投資者保護專章,例如區分專業和普通投資者、完善證券糾紛調解、完善現金分紅、規定先行賠付等。
“這是我國投資者保護證券立法集中規定從無到有的進步,是重大的制度創新,彰顯了我國資本市場對投資者保護的決心,也為中小投資者提供更加便捷、法治化的維權渠道,為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提供製度保障。”程彥喬表示。
新《證券法》還探索建立了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以適應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加強投資者保護和權利救濟需要。
“把投資者尋求自我救濟的通道打開,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要有向有關部門投訴的通道,有更活躍的公益組織,有更多專業機構和從業人員供給。”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葉林表示,“投資者也要提高自身金融素養,提高自己對市場風險的理解。”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正式啓動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
“註冊制的關鍵是通過充分信息披露,讓投資人自己判斷價值,管理部門不去幹預或做價值判斷,這就意味着政策的內涵本質是投資者保護至上。”魯政委説。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投資者保護對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起到了關鍵作用。註冊制核心是信息披露,把上市環節交給市場,一方面要行使嚴格退市制度,一方面要增加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加大打擊上市公司欺詐作假行為力度。
做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也是保護投資者的關鍵。葉林表示,金融機構在把股票、基金產品賣給投資者的時候,要幫助判斷其承受能力。
記者注意到,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對投資者的投資經驗和投資金額設定了“門檻”。例如,需要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户及資金賬户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