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廢棄礦山荒溝開出“清水花谷”
於克明在花谷田裏敲鑼驅鳥
8月末的清晨,從城區沿109國道盤山蜿蜒向上,行駛近90公里後,就來到了京西深處坐擁“清水花谷”的村莊——下清水村。藍天白雲下,青山環抱中,300餘畝花田目前已進入盛花期,百日草、硫華菊、荷蘭菊、向陽花、雞冠花等二十多種各色景觀花卉,層層疊疊、相互簇擁,健身步道和休閒涼亭交織其中,陣陣花香隨風飄散。走在花谷中,讓人有種“人在山水間,如在畫中游”的感受。
打造“清水花谷”
靠綠水青山增收
對於如今靠着綠水青山增收的低收入户於克明來説,近幾年的生活與這七彩花谷一樣“繽紛幸福”。北青報記者見到於克明時,他正頂着烈日在花谷田園中“鳴鑼驅鳥”。他一手提着10多斤的銅鑼,一手舉起手中的木槌使勁地猛敲,很快,原先還躲在穀子地裏找食吃的“家雀兒”聽到刺耳的銅鑼聲一下子飛了出來。“現在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鳥兒們都回歸了,每天能有上千只鳥飛來覓食。”於克明告訴北青報記者,“清水花谷”為了打造生態田園花卉綜合體,特意開闢出幾十畝的地種上了穀子、藜麥、高粱、油葵等農作物,為了保護花谷中寸土寸金的莊稼地,每天都要鳴鑼驅鳥。花谷田園不僅秋收有收成,這些農作物也給花谷添色彩,秋收時藜麥的緋紅、油葵的黃澄澄、穀子的金燦燦,色彩斑斕。
“清水的藜麥遠近聞名,營養豐富,口感獨特,有淡淡的堅果清香。到收成時很多買家都上門求購。”他告訴北青報記者,種植的50畝地的藜麥,每年秋收的產量都能達到6、7千斤。現在的於克明一心撲在花谷中,他説現在正是秋收前要緊的時候,每天需要觀察莊稼的長勢,並及時除草、澆灌、驅鳥。通過在花谷田園務農,他每天能有100元的工資。加上年底時村集體收入分紅,他收入可達2萬元。
廢棄煤礦變生態觀光區
解決80名低收入户就業
生活在安逸鄉下田園,每天與百花為伴,這對於於克明來説,早在5年前“想都不敢想”,更不會想到如今能靠着“綠水青山”增收致富。曾經在村裏礦上的生活,讓他不僅沒有安全感,並且生存環境惡劣。清水村,在遼代已成村,明代分為上、下清水村,村裏生態資源優厚,煤礦資源豐富。八十年代初正是清水鎮煤炭開採最盛產,村裏村民家家户户都做起了煤炭運輸生意。而於克明也是其中一員,每天起早貪黑將原材料煤送往周邊的蜂窩煤場,全家人都靠着他的收入過活。
“那時候的村裏,颳風都是黑的。煤礦上走一圈,衣服、鞋子都是黑的。“於克明告訴北青報記者,那時山體被開採得光禿禿的幾乎沒有植被,空氣中都瀰漫這刺鼻的煤粉塵味道。
2009年,於克明的生活有了新的變化,村裏“小煤礦”被關,昔日的“金山”不見了,靠着這些黑色金子生存的當地人,轉而走上一條生態發展的道路。起初,於克明外出打打零工,靠低保收入過活,每年收入不足5000元。直到2015年,村裏開發了“清水花谷”,他的生活也有了“質”的變化。
為了恢復飽受開採摧殘的礦山,下清水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進生與村“兩委”集思廣益,採取土地流轉的方式,整合小流域治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項目資金,打造出集賞花、攝影、休閒、觀光為一體的“清水花谷”生態觀光園區,讓廢棄礦山荒溝變身花海,同時還解決了80名低收入村民的就業問題。
通過生態致富,於克明也獲得了“第一桶金”,看到了希望。“我們這土生土長的莊稼人,總靠低保生活,總覺得不好意思。”花谷建成後,他主動找到村裏請纓想出力幫忙。整地、播種、間苗、除草……整個5月都在忙碌中度過。看着自己開墾的土地上,長出第一片色彩斑斕的花朵,他心裏感到充實、滿足。不僅如此,通過自己的勞作,2015年他的年收入從原來的不足5000元,達到1萬元。
開發紅藜麥種植
線上、線下雙通道銷售
然而清水花谷的建設並未止步於觀光旅遊,村裏也開始種植工作,打造生態田園花卉綜合體。2019年,村裏嘗試種植的50畝紅藜麥喜獲豐收,產量達到7000斤,獲利50萬元。於克明不僅參與了種植,還加入了收割的加工、包裝隊伍中。村委會積極與對口幫扶單位進行協商,定期收購藜麥。同時充分運用微信平台,實現線上、線下雙通道銷售。於克明的年收入也提高了1.8萬元。
如今,村民們守在家門口就能輕鬆掙錢,整地、播種、間苗、驅鳥、看護、澆地……村民們靠着花谷過上了富足、美好的日子。文/本報記者 蒲長廷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