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出爐,華為意料之中,最賺錢的讓人意外
隨着國內疫情的基本平息,盤點疫情之下企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項目。據觀察者網報道,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出爐,除了一票熟知的銀行名字外,華為這類科技企業也在意料之中,不過最賺錢的讓人意外,居然是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
據瞭解,這500強企業去年總計實現營收超過86億元,同比增長8.75%,這使得今年的500強入門門檻提升到了359.61億“身價”。儘管今年遭受了疫情影響,但這些企業隨着“報復性消費”而重新復甦的速度顯然在加快,其中華為雖然長期遭受打壓,但其高達1316.59億元的技術研發投入和76500件的發明專利數量直接蓋過了在其之後數家公司的總和。顯然,華為排名500強第11位既是名副其實也是意料之中,努力必然會獲得回報。而從最賺錢的幾個企業來看,外部環境雖然“一波三折”,但中國的發展顯然還是穩步前進的。
顧名思義,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在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內承擔的重點任務就是建設、農業和工商發展上,雖然無法全面概括,但從其利潤規模上也能看出,在物質水平上,中國去年在這三個方面的發展依然是相當強勁的。其中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的利潤較為接近,分別是2667億元和2120億元,而作為淨利潤最高的工商銀行,則有着高達3122億元的“大豐收”。
值得一提的是,銀行獲利並不意味着普通人的賺錢,而是意味着其手中業務的總體發展趨勢向好。以工商銀行為例,銀行的主要收入其實就是用户存款,工商銀行會利用存款投資一些項目發展和建設,比如民眾的養老金、基金和借貸等等,以此獲取的利潤越高代表着項目的收益越高,換句話説其實就是民眾越來越“有錢”,生活越來越好,然後銀行就可以再用這些錢來幫助國家和民眾建設更大更多的項目,以此循環發展。換句話説,這三家銀行的賺錢就意味着中國經濟的發展是在向着更好更高的方向,對民眾也更有利。
從榜單分佈來看,500強中的製造業企業有238家,而服務業有181家,就實際的利潤率來看,服務業數量雖然不如製造業多,但利潤率卻明顯高於製造業,這意味着中國正在隨着經濟發展逐步向服務業轉移,一定程度上説是發展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向着“發達”邁進的標誌之一。但另一方面,製造業利潤遠低於服務業説明中國目前依然還在發展建設過程中,製造業有時候需要為了發展而一定程度上“犧牲”一些短期利潤。這意味着中國不可能“一鼓作氣”發展服務業賺取利潤,一定要以技術和工業發展作為基礎,服務業的過快發展很可能會導致“膨脹”。
總體來看,這500強企業的榜單基本將中國目前的發展狀況概括了七七八八,中國顯然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還需要在技術和製造領域花費更大的精力,服務業的利潤率雖高但長期來看對於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並不全是好事,而華為“鶴立雞羣”的研發投入顯然意味着中國還缺少一批像華為一樣的技術企業,在這一領域的發展還需要加大力度,不能僅僅停留於“有一個華為”。另外,這批企業的一定程度上也還集中在曾經的經濟社會發達領域,在經濟發展和平衡上,我國還有很多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