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輪班、沒老闆、無約束”。這應該是很多人嚮往的工作模式。今年年初,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了2億人左右。同樣在今年4月,在B站與智聯招聘聯合發佈的《2022青年求職行為洞察報告》中,“靈活就業”成為報告關鍵詞。
靈活就業的興起,背後既有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衝擊,也有企業彈性用工的需求和部分勞動者對於靈活就業的追求。
中國靈活用工行業發展驅動力:新職業興起
2020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9個新職業。此外,還發布了“直播銷售員”“互聯網信息審核員”等5個工種。這是我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佈以來發布的第三批新職業。
B站與智聯招聘聯合發佈的《2022青年求職行為洞察報告》顯示,88.1%的“00後”願意或正在嘗試靈活就業,視頻UP主是00後最想從事的新興職業。此外,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員、密室NPC、劇本殺編劇、脱口秀演員等多個新興職業也在B站的投稿量及搜索量增速中異軍突起。
靈活用工行業發展驅動力:失業人口增加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突破千萬人,有一部分人選擇了靈活就業,這為靈活用工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會。靈活用工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基礎上,釋放了強大的社會生產力。當社會勞動者過多,求職者的職業需求也更加靈活多變,就需要靈活用工平台為勞動者增加就業的機會,精準調配崗位,讓其能找到更適合的工作崗位,以及可以平衡勞動力市場上的供求關係。
中國靈活用工行業從業規模
目前我國靈活就業從業人員規模達2億左右,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勞動者生計合城鎮就業壓力,成為了吸納就業的蓄水池。目前,思維活躍、擅長創新的大學生畢業羣體成為靈活就業的主力軍。
數據顯示,2020-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靈活就業率均超過16%。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受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出國深造人數有所減少,更多畢業生選擇了靈活就業等新模式。
靈活就業需要被雙面看待。
一方面,靈活就業被看作是就業市場的“蓄水池”,為低收入者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對企業來説則是降本增效的方式,它也意味着對傳統僱傭模式的挑戰。另一方面,脱離了傳統的僱傭模式,零工經濟勞動者也面臨着保障缺失、不穩定性增強和經濟風險加大的困境。如何維護零工權益,正成為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