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大力推動製造業創新發展,提高製造業競爭力與收入水平。其次,改善營商環境,推動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提高生存能力與盈利能力。
9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 8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與7月份持平。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15.3%,比7月份下降0.9個百分點,但仍然處於較高水平。
16-24歲人口主要是各類院校畢業生,屬於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羣。失業率處於“較高水平”反映了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勞動力需求較弱的現實,但是考慮到很多工廠和企業依然面臨招工難等問題,相當程度上也有該羣體擇業要求與現實崗位需求錯配的問題。
智聯招聘《2021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參與調研的2021應屆畢業生中有56.9%選擇畢業後就業,較去年下降了18.9%,選擇自由職業和慢就業的分別佔比15.8%和12.8%。畢業生選擇自由職業和慢就業主要是沒有找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而不一定是沒有工作可選擇,這屬於高不成低不就情形。
目前,年輕一代擇業對薪酬和工作環境要求較高。比如,中國青年報針對全國大學生髮起的一份就業調查顯示,超過20%的大學生預期自己畢業後月薪過萬,此外,67.65%大學生評估自己畢業10年內會年入百萬。已經進入職場的年輕一代則普遍存在對僱主或公司稍有不滿就會離職的情況。
年輕人對就業薪酬與工作環境的要求持續升級,除了與他們相對富足的成長經歷以及價值觀有關外,主要也是因為生活成本上升。現在,品質稍好的產品和服務價格遠遠超出與普通人可支配收入相匹配的消費水平,再加上住房等考慮,如果無法獲得較高薪酬,年輕人生活水平與自己的期望值會存在較大差距。因此,社會上出現了“宅一代”的説法,即儘可能避免外出消費的羣體。
過高的薪酬期望值與經濟轉型相遇放大了錯配現象。中國就業部門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體制內、國企或者跨國公司等長期穩定崗位,一類是市場部門中強勢行業與企業,比如互聯網、金融、地產以及大型民企等,但提供就業最多的是第三類,即中小企業。目前,一類增量就業競爭激烈,甚至出現博士畢業生競爭社區崗位的現象。第二類目前遇到轉型與治理壓力,創造崗位的能力衰減。而且這兩類薪酬也受到調節。第三類就業則普遍收入低、不確定性大。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年左右,其中許多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工作環境差,也無法提供較高收入,不受年輕人歡迎。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受歡迎的崗位增量減少,不受歡迎的崗位則面臨勞動力短缺現象,其背後主要是中國經濟質量亟待增強,企業盈利能力普遍需要提升,以及薪酬較低但社會生活成本較高的結構性原因。
這導致中國就業存在兩大趨勢。一是年輕人靈活就業規模越來越大,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自媒體、網紅等等,這些職業可以讓年輕人有部分自由安排生活的時間,但都是專業性不強的服務業,對人力資源積累的作用有限。另一個趨勢是去製造業化。中國製造業發達,全球出口規模最多,但製造業企業大部分依靠成本優勢,許多製造業工人作為廉價勞動力,無法獲得高薪酬,同時工作時間過長、環境較差,人高度工具化,導致部分年輕一代選擇離開製造業。長期以來,製造業工人被稱為農民工,在户籍、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方面未能完全享受與市民同等待遇,這也是許多受教育年輕人不喜歡製造業工人角色的原因。
可見,中國年輕一代就業存在“脱實向虛”趨勢。當前經濟結構調整與週期性因素,導致“虛”的部分受到抑制,但“實”的部分還需要真正提升競爭力,需要體現在薪酬和社會地位上,否則,會進一步強化勞動力錯配。要解決這個結構性問題,首先要大力推動製造業創新發展,大幅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改善製造業勞動環境,為工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推動企業與人才相互促進,最終提高製造業競爭力與收入水平。其次,改善營商環境,推動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提高生存能力與盈利能力,擴大中等收入羣體的規模,重點是作為就業主力的中小企業能夠提升競爭力。至少相當一段時間內,部分年輕人就業難題或許仍會持續存在,直到完成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