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今年豬肉價格大幅下降,從上市公司發佈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來看,養豬企業已然出現全面虧損,就連龍頭企業牧原股份(002714.SZ)第三季度扣非歸母淨利潤也出現虧損7.85億元。
儘管豬肉企業業績大幅虧損,但並不影響這些企業股價大幅拉昇。最近一個月內,中糧家佳康(01610)漲超20%,牧原、温氏、正邦科技等也均有近10%的漲幅。
行情來源:智通財經
不僅如此,近期也諸多機構調研豬肉企業。
10月14日,天邦股份接待了50多名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其中包括國泰君安、正心谷、景林資產、南方基金、廣發基金、萬家基金等知名機構。
10月15日,温氏股份接待了國內外173位機構投資者。
10月18日,牧原股份接受了24家機構調研,其中包括高瓴資本、高毅資產、易方達、匯添富、淡水泉、富國基金、睿遠、景順長城、廣發、興全等眾多明星機構。
豬肉企業業績鉅虧,諸多知名機構又密集調研,豬週期是否即將來臨?
豬週期尚未到來,但左側已然顯現
儘管豬肉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品,但需求並不會隨着價格大幅波動,因此從養殖角度來看,價格存在明顯的週期變動。其週期一般表現形式為:豬價上漲-母豬存欄增加-生豬供應增加一豬價下跌-母豬被淘汰一生豬供應減少-豬價上漲。簡單的説就是“追漲殺跌,價賤傷農”。
覆盤歷史發現,引發歷年豬週期的原因不同,持續的時間也有所不同。而2006年至今,最長的一次豬週期為2018年中旬,由非洲豬瘟導致我國生豬產能斷崖式下跌,整個豬週期持續時間長達2年多。
2020年末,全國生豬存欄同比增長31%,連續5個季度環比增長,產能恢復也讓豬價迅速跌落,豬價從2021年初至今已經下跌近60%。豬肉價格的大幅下跌,也是豬肉企業全面虧損的主要原因。
從歷史經驗總結來看,判斷豬週期是否到來有幾個關鍵指標:能繁母豬、生豬存欄、豬糧比價以及玉米價格。
1)能繁母豬。
能繁母豬代表產能,擴大生豬供應先要擴大產能。從豬仔成為後備母豬需7個月達到可繁殖狀態,能繁母豬生產1胎需要5個月左右,2年可產仔5次(2.4-2.5胎/年)。母豬產仔再經過1-2個月的保育期和5-6個月的育肥期,生豬可出欄。因此,直接補欄仔豬僅需6個月左右即可,當月生豬存欄量預示着未來半年的生豬供給;但從補欄母豬到增加豬肉供應需18個月左右。
從數據來看,能繁母豬數量在今年創出4564萬頭的高位之後,7月份環比降低0.5%,8月環比繼續下降0.8%。
由於農業部歷史能繁母豬統計口徑發生了改變,沒有真實的數據,和2020年開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季度數據有很大出入,所以兩組數據不能放在一起看。但可以參考以往週期能繁母豬存欄的下降去化的幅度,來判斷豬週期已經至哪個階段。
2018年的底部由於非瘟疫情不具備典型性,因此參考2014年的豬週期,當時口徑的能繁殖母豬從年初4908萬頭降至年底4289萬頭,降幅接近15%左右。
而參考當前豬肉企業普遍大幅虧損,存欄能繁母豬數量有望進一步下降,後續行業持續低迷的話,可能還會看到一些高效母豬被主動去化的現象,尤其是企業經營現金流出現問題的時候。因此從行業週期角度來説,存欄能繁母豬環比下降只是剛剛開始,豬週期尚未完全到來。
2)生豬存欄,豬糧比價。
除了能繁母豬這一指標外,豬糧比價和生豬存欄數量也是豬週期的一個重要判斷依據。
豬糧比低的時候農户養的豬越重,虧得就會越多,所以育肥的出欄體重就會下降,整體可以幫助加快養殖存欄的去化。2014年豬糧比最低達到4.5,當年消費旺季豬價反彈後,2015年二次探底,但沒再創新低。而2018年豬糧比底部也是在消費淡季的五月達到最低點。目前的豬糧比再次進入深度虧損中,極限價格基本上也已經來到。
另外,從生豬存欄和豬糧比來看,兩者之間出現了較大裂口。從歷史看,豬糧比和生豬存欄的增長率是呈反向關係,即生豬存欄量下降會導致豬肉價格上漲,豬糧比上升,養豬的利潤增加,進而導致存欄量再次增加,豬肉價格下跌,豬糧比下降。當前的豬糧比處在歷史低位,而去欄量卻微不足道,這讓二者之間出現了較大裂口,這個裂口是不穩定的,在生豬養殖利潤微薄的情況下,生豬存欄的增長不可能還在歷史高位,因此缺口將會被回補,回補力量將會由市場和政府共同決定。
3)玉米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豬的成本主要為飼料,而飼料的原材料為玉米,因此玉米價格是影響豬糧比的重要因素。玉米價格升高會拉低豬糧比。
2020年之後,在國際上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沙漠蝗蟲災害、東南亞旱災等因素,在國內受飼料需求增長,目前玉米價格整體處在高位水平。此外,河南作為我國糧食主產區之一,由於此前的洪澇災害,玉米生產受到影響,因此階段性的玉米供應端有壓力。今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增加2109萬畝億應對價格上漲,隨着秋糧上市臨近,玉米價格開始出現了下跌。
並且國內玉米庫存量充足且處於高位,目前處於去庫之中,玉米價格有望繼續下跌。從庫存上看,2016年庫存2.23億噸,隨後開始逐年去化,目前玉米庫存1.98億噸,仍處在較高位置,且中儲糧玉米拍賣持續投放,短期供給寬鬆。
但是,由於化肥等農化產品的漲價,農產品種植成本也在增加。簡單闡述為,原油、磷礦、鉀礦等價格上漲,驅動植保中間體、化肥的價格上漲,進而使得種植投入成本增加,抑制種植情緒的同時也使得農產品價格的上漲週期被動拉長,加之2021年國內天氣因素導致制種良種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預計2022年種植成本較難大幅下壓,若糧價大幅下跌,農民可能會出現捂盤惜售現象。
可見,玉米價格可能會在維持相對高位震盪,而玉米的高位震盪也將給養豬者帶來較高的成本。
綜上來看,豬週期目前尚未完全到來,但由於養豬企業已經大幅虧損,散户更是難以為繼,因此散户將優先被出清,能繁母豬數量也將進一步下降,在能繁母豬量下降至一定位置時,豬週期才將重新開啓。
憑藉產業鏈優勢,中糧家佳康三季度各業務均盈利
從週期經驗中,在大週期中,重資產企業的股價彈性要大於輕資產企業。不過在週期尚未來臨前,多元化業務的企業業績會更好。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中糧家佳康是一家中國快速發展的豬肉企業,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覆蓋了整個行業價值鏈。公司業務包括飼料生產、生豬養殖、屠宰、鮮豬肉及肉製品的生產、經銷與銷售及冷凍肉類產品進口及銷售。
上半年因國內豬肉價格走低,公司主動壓縮進口節奏及規模,肉類進口分部銷量7.5萬噸,同比減少57.1%,實現收入19.2億元,同比下降59.6%。受益於公司強化風險控制的理念,提高背對背鎖單比例,進口業務實現扭虧為盈,上半年分部營業利潤為1.32億元,去年同期為1億元虧損。
近期,公司披露9月營運快報。公告顯示,1-9月,公司生豬出欄量累計260.1萬頭;9月單月為28.8萬頭,環比增長0.3%;9月單月生豬平均售價12.06元/kg,環比下降15.6%;生鮮豬肉銷量1.64萬噸,環比增長13.9%;生鮮豬肉業務中品牌豬肉佔比32.8%,環比下降5.7pcts。受疫情消費推動,前三季度品牌小包裝產品日均銷量13萬盒以上。公司預計三季度公允價值調整前淨利潤為8.5億元(未經審核),各業務均實現盈利。
在一眾豬肉企業虧損之際,中糧家佳康憑藉着其產業鏈的優勢,業務實現盈利,而這也是公司近期股價強勢的原因。可見,在豬週期完全到來之前,中糧家佳康股價都會比其他企業相對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