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旭系在資本市場上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不斷融資與瘋狂擴張的過程。】
出品:駝峯財經
作者:駝叔
賬上明明躺着近百億現金,卻付不起1600萬元利息!
對於一家上市公司來説,這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呢?
最近,A股市場曾經的“大白馬”東旭光電(000413.SZ)就接連上演了兩出這樣讓人看不懂的戲碼。
公司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出現兩次債券違約,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賬上有大約95億元現金。
同樣的戲碼在一年前也發生過。2019年11月,東旭光電在賬面資金多達180多億的情況下也出現債券違約。
與此同時,東旭光電的業績也陷入持續虧損的艱難境地,今年三季度淨利虧損達到12億元。
幾年前,東旭光電還是A股市場上備受關注的科技白馬,2016年市值最高時近千億,但此後股價持續下跌,四年時間市值縮水超八成,最新市值僅160億元。
賬上現金95億但半月內兩次債券違約
12月2日晚間,東旭光電發佈公告稱,因公司流動性緊張,致使原本應該在2020年12月2日兑付利息款項的2016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16東旭光電MTN002”未能如期兑付,造成違約。
這個利息是多少呢?該債券發行規模17億元,本期有2億元本金需要支付利息,利率為8%,應付利息為1600萬元。
東旭光電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賬上有現金近百億元,但就是還不起這區區1600萬元利息。
這樣的“雷”原本應該引來資本市場一片譁然,現實卻不是這樣,因為最近債券違約的事比較多。更為重要的是,這不是東旭光電的第一個“雷”。
就在前不久的11月17日,東旭光電發佈公告稱,公司30億中期票據未能如期兑付,合計應付利息為6600萬元。
也就是説,僅僅半個月時間,東旭光電就接連出現兩次違約。
一年前賬面資金183億元也還不起債
同樣的情形在一年前就發生過。
2019年11月19日,東旭光電公告稱,由於公司資金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致使“16東旭光電MTN001A”、“16東旭光電MTN001B”未能如期兑付應付利息及相關回售款項,構成實質性違約,合計應付本息20.1億元。
蹊蹺的是,去年三季度末,東旭光電賬面上的現金為大約183億元。
就在東旭光電2019年11月公佈債券違約後,東旭集團及其子公司遭遇債權人的集體訴訟。
包括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信託機構等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紛紛發起債權資產保全,凍結東旭集團及其子公司和實際控制人李兆廷名下財產。
當時深交所就此對東旭光電進行問詢,要求其説明公司在貨幣資金餘額較高的情況下維持大規模有息負債並承擔高額財務費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等,即“存貸雙高”問題。
東旭光電竟然遲遲沒有答覆,以至於深交所不得不表示高度關注,並提醒東旭光電管理層遵守法律法規。
延期8個月後,東旭光電終於給出了遲到的回覆,稱公司產業特性決定了產業鏈主要公司普遍存在資金需求量大、負債高的特點。
大意是説,公司從事的光電顯示產業屬於技術、資金高度密集型行業,不僅資金需求大,而且投資回收期長,為了趕超競爭對手,通過股權融資還不夠,還得借有息負債才能維持研發和運營所需資金。
從財報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東旭光電貨幣資金94.65億元,流動負債287.68億元,負債總計350.66億元,償債壓力很大。
為解決流動性危機,公司不得不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的用途,將2017年的剩餘募集資金含利息共計1.06億元進行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該資金原本用來投向另外兩個項目,一個是新能源客車及物流車生產項目,另一個是高鋁硅蓋板玻璃原片產線升級改造項目。
賬面有錢為何接連違約?東旭光電流動性到底有多緊張呢?《駝峯財經》兩次以郵件形式諮詢東旭光電相關問題,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覆。
業績持續虧損,2020年前三季虧12億
債券違約不斷的同時,東旭光電業績也陷入持續虧損的境地。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45.83億元,同比下降64%;淨利潤虧損12.14億元,同比暴跌207 %。
事實上,2020年前三個季度,東旭光電均出現虧損。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大降約67%,淨利潤虧損近9億元,而2019年上半年盈利8.4億元。
2019年公司淨利潤虧損15.2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70.41%。
從三季報看,東旭光電高端裝備和建築安裝工程業務訂單均大幅減少,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負5.3億元,應該是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所致。
如果今年四季度不能扭虧,東旭光電將出現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股票或面臨風險警示。
關聯交易和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從科技大白馬淪落到如今的境地,東旭光電到底發生了什麼?
《駝峯財經》瞭解到,東旭光電是借殼上市的,其前身是寶石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寶石A,這家成立於1992年的公司主要生產傳統彩電顯像管玻璃殼,1996年9在A股上市。
由於電視技術不斷髮展,寶石A的傳統產品慢慢落伍,業績下滑並出現虧損,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尋求業務轉型。
這時,寶石A的合作伙伴河北東旭投資集團看到了借殼的機會。東旭集團是由李兆廷1997年創立,主業務是為電子顯像管玻璃外殼生產企業提供裝備,與寶石A有業務合作。
2010年12月27日,由於重組,寶石A開始停牌。重組後公司業績大增,2011年營收同比大增三成,淨利潤同比大增680%;2012年繼續發力,營收同比增長646%,淨利潤更是增長11倍多。
之後,東旭集團通過資本運作,最終全資控制寶石集團,自2014年1月3日起,寶石A的證券簡稱正式變為東旭光電。
但業績大增背後,是高額的關聯交易和居高不下的應收賬款。比如業績驚豔的2012年,其應收賬款就高達5.74億元,約佔總資產的28%。
這些關聯交易和應收賬款是如何形成的呢?
《駝峯財經》注意到,2012年公司大增的營收主要來自前五大客户,這五大客户銷售收入達到6.56億元,約佔到了全年銷售總額的84%。
在這些關聯交易名單中,鄭州旭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共計發生2.455億元的關聯交易;第二大客户東旭(營口)光電顯示有限公司發生1.926億元關聯交易。而其他三大客户同樣為關聯方。
而應收賬款的主要欠款單位正是上述關聯交易的關聯方,僅第一大客户鄭州旭飛的應收賬款就多達2.69億元,佔當年應收賬款總額的40%。
自2010年到2017年的八年時間裏,東旭光電營收增長200多倍,淨利增長近300倍。股價也從2010年最低2元多長漲至2016年的17元以上,市值一度接近千億,成為搶眼的白馬股。
不過,靠大量應收賬款堆起來的業績終究有水分,這在財報中也有所體現。
比如,自2011到2014年,東旭光電雖然營收和淨利大幅增長,但經營活動現金流一直為負值,而且經營性現金流的流出數額大增飆升。
2016年在營收增長的情況下,經營性現金流反而從2015年的17.80億元下降到7.49億元,2018年這一指標更是大降至3.88億元,但當年業績是增長的。
對於一家企業來説,現金流往往比淨利潤更能體現一家公司的真實盈利水平和財務質量,東旭光電一直業績好但現金流緊張,風險已經堆積。
這可能就是東旭光電股價自2016年創下最高紀錄後一直下跌的原因,即便2017年和2018業績增長不錯,股價依然跌跌不休。
看來,投資者對其真實盈利情況可能早就有所警覺。
頻繁融資並瘋狂擴張
頻繁融資和大肆擴張也是東旭系風險加大的重要原因。
2011年剛完成借殼就急着募資,當年12月公司就公佈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向包括東旭集團在內的不超過10名的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4億股,募資不超過50.44億元。
2013年通過定向增發,募集資金50.38億,公司稱主要用於蕪湖平板顯示玻璃基板生產線項目。
2015年和2016年再次進行定增,用於收購相關資產(主要為公司大股東旗下資產)及新項目建設。
2017年10月底,東旭光電發佈定增公告,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申龍客車100%股權,交易總價為30億,其中現金支付4億,剩餘部分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
同時,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旭虹光電100%股權,交易總價為12.15億,大股東為東旭集團,其持有旭虹光電86.64%的股權。
不難看出,東旭光電在資本市場上的發展歷程,就是不斷募資的過程。2013年增發50億,2015年增發80億,2016年募資近70億,2018年重大資產重組收購申龍客車和旭虹光電。
有統計顯示,自東旭集團重組以來,東旭光電合計融資高達350多億元,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的融資淨額都在百億元以上。
通過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東旭集團可能發現控股一家上市的好處,於是一發不可收拾。
2015年東旭集團斥資資23.6億元買下了寶安地產的控股權,寶安地產即如今的東旭藍天(000040.SZ)。2016年東旭集團耗資約14億買下了另一家上市公司嘉麟傑(002486.SZ)的控股權。
這些年,東旭集團一邊利用上市公司頻繁再融資,一邊大手筆擴張業務,並且熱衷追求市場上的熱點題材。比如2014年開始佈局石墨烯產業,2017年通過收購申龍客車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
東旭集團還收購了衡水銀行、西藏金融租賃、金鷹基金等三家金融機構牌照。2016年以來,國內PPP項目很火,東旭集團也參與PPP項目的投資。
作為資本運作高手,李兆廷短短8年就將東旭集團從一家中小型的傳統制造企業,發展成為多元化的大型集團,淨資產增長逾百倍。
如今的東旭集團,旗下擁有東旭光電、東旭藍天、嘉麟傑三家上市公司、四百餘家全資及控股公司。
2018年底,東旭集團總資產逾2000億元,2019年位列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榜單第158位。
李兆廷曾榮獲“2016十大經濟年度人物”稱號,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上排名第140位,財富多達235億元人民幣。
但攤子鋪得太開,風險就堆積越多,要補的窟窿也就越大。東旭這次能挺過去嗎?
—END—
駝峯財經
穿透資本迷霧 洞察財經脈絡
解讀商業品牌 關注財富投資
微信ID:tuofeng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