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7天內兩家外資券商獲准展業,鮎魚來了,內資券商影響幾何?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財經

外資控股券商迎來新動向。繼去年下半年核准成立以來,近日,星展證券和大和證券兩家外資控股券商在一週內相繼獲得中國證監會頒佈的經營許可證,標誌着兩家外資控股券商可以正式對外展開證券業務。

隨着近年來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提速,外資持股比例的放寬以及正式取消,外資券商在中國的佈局加速。高盛高華、摩根大通等外資券商也相繼謀求全資控股,申請100%的中國證券合資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外資券商在IT建設和技術管理更具優勢,合規風控也更為完善,外資券商的進入或將帶來鮎魚效應。同時外資券商在投行和私人財富管理等業務方面具備一定優勢,有利於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倒逼國內證券公司創新發展。

7天內兩家外資券商獲准展業

據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消息顯示,6月10日,大和證券正式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標誌着大和證券可以正式對外開展業務,業務範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

據瞭解,大和證券於2020年8月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批覆,同年12月18日完成工商登記,註冊地為北京市西城區,註冊資本10億元,是唯一一家擁有投資銀行牌照的日資證券公司。

從股權結構來看,株式會社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持股51%,該集團是日本五大證券公司中唯一一家集經紀業務和網上銀行業務於一體的證券公司,於1983年首次進入中國內地。此外,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和北京熙誠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3%、16%。

近日,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中田誠司社長在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大和證券集團將以“跨境”業務為內核,擴大在中國的投融資服務與交易併購等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和證券6月10日拿到經營許可證的3天前,星展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星展證券”)也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對外開展證券經紀、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等多方業務。

從星展證券的股東來看,星展銀行是第一大控股股東,出資佔比為51%,而星展銀行原名新加坡發展銀行,是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此外,上海東浩蘭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4.67%,上海黃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3.33%,上海匯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和上海黃浦引導資金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5%,4.5%。

從星展證券的設立過程來看,前後時隔2年左右。2019年3月,星展銀行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設立外資合資證券公司的申請,2020年9月1日,證監會官網顯示,星展證券於8月27日核准設立。

鮎魚來了,倒逼內資券商創新發展

近年來,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提速,2018年,證監會發布實施《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2020年4月1日起,證監會正式取消了證券公司的外資股比限制。由此,外資券商在國內動作頻繁。

目前證監會核准批覆的外資控股券商中,摩根大通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大和證券和星展證券4家為新設合資券商,瑞銀證券、高盛高華證券、瑞信方正證券和摩根華鑫證券4家通過提高持股比例實現控股。

此外,成立於2017年的匯豐前海證券,是在CEPA協議下設立的境內首家由境外股東控股的證券公司,港資股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持股51%。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高華證券、摩根大通證券等外資券商也相繼謀求全資控股。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曾公開表示,外資私募基金公司進入中國已成趨勢,證監會將進一步完善內外資證券基金機構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支持優質機構與客户一起走出去,提升跨境服務專業能力,更好滿足企業跨境投融資需求。

粵開證券研究院高級策略分析師李興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目前外資券商處於發展初期,尚未形成一定的競爭優勢。外資券商發展受限主要是由於資本規模、業務牌照、網點較少和缺乏業務協同等原因。

他強調,中長期來看,部分外資券商在全球大類資產配置和衍生品業務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放開其發展有利於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而引入國際競爭也會倒逼國內證券公司創新發展。

光大證券非銀分析師王一峯認為,相對內資券商來説,由於外資券商所在市場的制度和監管較為完備,外資券商的IT建設和技術管理更具優勢,合規風控也更為完善,外資券商的進入或將帶來鮎魚效應。

在他看來,外資券商的投行業務和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相對更具競爭優勢,或將吸引高淨值客户羣轉向外資券商。長期來看,外資券商有望將其在國際市場中的運營經驗引入中國,引領國內券商創新發展,推動內資券商的國際化發展進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徐超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