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大專家團走進上虞“把脈傳技” 點贊上虞優化營商環境成效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財經

【環球網 記者 高蓉傑】歷史中的上虞,人文底藴深厚,提到上虞就讓人想到與之相關的眾多文化標籤——虞舜故鄉、英台故里、全球青瓷發源地之一、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一站、中國孝德文化之鄉……

現在的上虞,不僅在繼續發揚這些文化特色,而且實現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2019年,上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8.11億元,財政總收入147.61億元。截至目前,全區已擁有A股上市公司1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8家,上市掛牌公司總市值約3000億元,居紹興市第一、浙江省縣級第五。

栽好梧桐樹,方能引得鳳凰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優質企業紛紛入駐的背後都離不開營商環境的優化。近年來,上虞努力打造浙江省一流營商環境,爭當區域發展排頭兵。繼環球網攜海內外主流媒體走進上虞親歷營商環境後,10月9日——10月12日,環球網攜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專家學者再次走進了上虞,近距離感受上虞的企業運營環境、投資發展環境、政務服務環境、創新創業環境、法治保障環境、生態人文環境,探尋上虞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舉措與成果,用理論與經驗為上虞區域發展“把脈傳技”。

招投標“不見面”“不用紙”

為企業省時省力省成本

在上虞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大廳內,沒有密集的等待招投標的人羣,只有政府(國有)投資工程項目“不見面”招投標系統忙碌地運作着。

“通過近三年的探索發展,2018年12月,上虞在浙江省率先打造首個‘不見面’開標平台,打通了工程建設項目網上招投標的最後一公里。”上虞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馮雲燕表示。上虞區着眼於區域營商環境優化,積極推動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招投標領域延伸擴面。

以往,投標企業法人代表、項目經理、授權委託人必須到達現場接受各類查驗開標;如今,投標企業通過電腦或者移動PC端登陸,在完成身份識別和認證後,就可以開展投標文件傳送、收看視頻直播、在線互動參與,遠程完成所有開標流程。

“不見面”開標平台為多方參與政府投資工程項目招投標提供了多種便利,有效破解了招投標負擔重、流程繁瑣、管控困難的問題。招標人提交申請備案表、投標人蔘加現場開標等全過程19個事項納入了“不見面”辦理範圍,實現“不見面”“無紙化”。無論是企業資料註冊登記、招標公告發布、投標報名,還是專家抽取、開標評標、檔案管理等,均可在“不見面”的情況下進行操作。

“通過直播開標,一般項目開標平時用時由2.5小時縮短至30分鐘左右;通過流程再造、環節精簡,限額以上、以下工程項目的投標平均用時較以往分別減少9天、15天。”馮雲燕向環球網介紹道。

與傳統招投標相比,全流程“不見面”投標成本大幅下降,交易效率明顯提高,可以有效識別預防和打擊串圍標行為,同時對防止黑惡勢力進入招投標領域增加了屏障。

據悉,截至2020年9月底,上虞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累計完成“不見面”招投標項目1014個,減少企業跑腿94.6萬餘次,減少提交材料31萬餘份。

“招投標的現場給我的印象特別深,這屬於營商環境改善、政商關係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確實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學系主任周建波在參觀後感慨道。

周建波分析稱:“上虞區注重運用科學手段改善營商環境。比如,運用區塊鏈等技術,將招投標所有資料永久保存,供事後追溯、查驗、審查等;通過大數據技術,對項目進行串標圍標分析。這些能避免很多問題,可以實現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率先推進產業鏈“鏈長制”

鏈長牽頭助力產業轉型創新發展

上虞在浙江省率先開展產業鏈“鏈長制”試點,重點打造8條優勢產業鏈。

2020年9月,上虞啓動實施“188”工程,優化確定了8條現代化產業鏈,包括新材料、現代醫藥、電機、照明、傘業這7條製造業產業鏈以及1條建築業產業鏈。

上虞區各條產業鏈均由區委區政府領導擔任鏈長,實行“一鏈一鏈長”、“一鏈一策”,“鏈長”牽頭制定產業鏈產業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精準招商方案、制定產業鏈扶持政策、推動龍頭企業培育等。

每條產業鏈落實一個發展規劃、明確發展重點,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上虞目標是到2022年形成600億級產業鏈1條。”相關負責人表示。

“鏈長制”的實施帶來了不錯的成果。環球網從上虞經信局黨委委員葛淑芬瞭解到,在八條產業鏈中,新材料產業鏈是省級重點鏈,已經集聚了十餘家上市企業。今年1—9月,全區引進產業鏈項目46個,投資額667億元,其中100億元以上2個。

在企業服務過程中,上虞持續強化產業鏈精準服務。“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我區率先注意到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復工問題,區內積極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復工同審同批,優先確保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復工,同時積極通過防疫指揮部、經信等名義,對接聯繫區外產業鏈企業。因此我區復工早、復產快,2月16日,全區規上企業全面復工,3月30日,提前完成省定復產率目標。”葛淑芬介紹道。

在經過多點走訪與交流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戰略合作辦主任閆雨接受環球網採訪時認為,上虞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突出的優勢是政府的主動作為,而上虞政府的突出優勢是政策的設計。

閆雨表示:“上虞政府的管理十分高效且親民,政府的頂層設計能力特別強,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當很多地方政府疲於應付的時候,上虞政府已經開始主動出擊進行頂層的設計。可以這麼説,上虞區政府的很多理念是很超前的。”

與此同時,閆雨建議上虞進一步與高校積極合作,把管理模式、創新的思維和高校的理論相結合,藉助於高校理論進一步高效科學提升,將高校思想理論在第一時間為轉化為生產力。同時,也彌補高校在實踐案例方面研究的不足,起到政府、企業、高校相互促進的作用,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上虞整個產業鏈的頂層設計做得非常棒!”北大經濟學院戰略合作辦副主任劉雪明對上虞產業鏈相關舉措給予了充分肯定。

“很多地方都在做招商,但僅僅停留在將企業招引過來。”劉雪明告訴環球網:“而上虞根據很多產業已經比較發達、龍頭企業較多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產業鏈招商,推動形成上市龍頭企業帶動、骨幹企業支撐、中小微企業配套協作的‘A+B+N’八大細分產業集羣發展格局。”

完善人才培養與引進機制

提供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

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多層次人才支持,上虞着力營造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在匯聚各類人才方面開展了多種舉措,高水平建設人才強區。

為了加快集聚高層次人才,上虞深入實施“娥江英才計劃”,打好人才引育留用組合拳。相關負責人介紹稱,2020年上虞新增就業大學生1.7萬名,高層次人才引育量實現翻番。

同時,加快市場引才步伐,深化海內外引才機構合作;實施高校見實生政策,建成投用全球路演中心、國家級綠色化工人才實訓基地;常態化開展人才解難,舉辦創客大賽等活動,打造高品質人才生態圈。

上虞建有紹興地區首家政府主辦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紹興(上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在提升上虞營商環境、打造“重要窗口”的關鍵時期,上虞區人社局充分依託產業園服務優勢,“店小二”式開展人才引育、提升職工技能水平、降低企業招才用工成本。

此外,上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和上虞區職業教育中心把職業教育對接上虞產業,學校專業建設緊密結合上虞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緊扣上虞打造“杭州灣先進製造業基地”、八大產業集羣的發展戰略,開設了機電、信息技術等主幹專業羣。

據紹興市上虞區教育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兩所中職學校還瞄準區內新興產業與發展行業,對接上虞e遊小鎮與瓷源小鎮、開設計算機動漫與遊戲製作、越窯青瓷陶藝製作兩個新興特色專業,為上虞特色小鎮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同時,通過強化專業建設,最終實現在部分專業上引領上虞產業發展的目標。

為了推動產教融合型人才培育,上虞中職學校還開展企業冠名班、定向委培班、實施校企“訂單式”人才培養,主動為企業培養適用人才,實現企業用人需求與學校人才培養的無縫對接。

在北京大學一帶一路課題組秘書長楊建強看來,這裏的企業映射出了中國民營企業在人才培養、梯隊培養方面特殊的優勢。走訪上虞區職業教育中心的過程中,楊建強表示:“上虞的中職學校把職業藍領人才的培訓做得非常務實,十分講究效果,同時也特別貼近實際,這類技術院校培養的人才可能比有些學校培養的MBA更加有用。”

楊建強還認為,上虞有許多非常好的龍頭企業,這些龍頭企業的產生與上虞政府引領下的政策、項目、資金、人才服務這五個方面都有很大的關係,上虞在這些方面十分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