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鏈長制”,為何成了“熱詞”| 新京智庫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財經

7月5日,在廣西柳州汽車城一家商品車物流基地,工人檢查即將發運的新能源汽車。隨着柳州保鏈穩鏈舉措穩步推進,當地車企新能源汽車等車輛產能不斷提升。圖/新華社

| 查志遠

疫情,正在悄然影響着產業鏈和供應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工業經濟扭轉下滑態勢實現恢復增長,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着力暢通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保鏈穩鏈效果明顯,也使得“鏈長”成了近期的關鍵熱詞。

7月9日,安徽省省長王清憲接受專訪介紹安徽招商“鏈長頂格推進”經驗時表示,安徽十大產業成立了10個產業專班,每一個產業專班都由一位省領導來牽頭,這個人就成為“鏈長”。

無獨有偶,7月12日至13日,在山西省於廣州舉辦的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合作對接系列活動中,山西省副省長湯志平作主旨推介時也表示,山西正全力實施全產業鏈培育工程,推行“鏈長制”,培育引進一批頭部企業,確定了20户“鏈主”企業,招商引資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鏈長制”為何火了起來?

1 成為熱詞

產業鏈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經濟實力強。

無疑,產業鏈是支撐經濟循環的主心骨。在疫情的衝擊下,各行業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都處在深刻變革時期,穩定產業鏈成了不確定因素衝擊下穩產達產,恢復產能的至關重要一步。

也正因此,針對產業鏈進行強鏈、補鏈和延鏈的“鏈長制”作用得以凸顯。

新京智庫梳理發現,正式報道中,“鏈長制”較早出現時與湖南長沙有關。2017年11月23日,長沙召開全市產業鏈工作動員部署會,提出全市在各個省級以上園區設立22個產業鏈推進辦公室,由20位市級領導擔任“鏈長”,園區相關負責人、業務骨幹和各市直部門、區縣(市)選派的優秀幹部88人組成產業鏈推進團隊,打造優質完善的產業鏈。

近幾年,在新冠疫情、經濟逆全球化等不穩定因素持續衝擊經濟的情況下,“鏈長制”逐漸成為多地複製的重要做法。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已有29個省份實施了鏈長制或者與鏈長制相關聯的政策。

2019年,浙江在全國率先提出產業鏈鏈長制,並在全省各地開發區實施。新京智庫注意到,浙江省商務廳還曾專門發佈了《關於開展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試點 進一步推進開發區創新提升工作的意見》。廣東也在2021年4月正式宣佈全省建立實施“鏈長制”,全面推進廣東戰略性產業集羣建設。

除了浙江和廣東,去年召開的山西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要實施全產業鏈培育工程,分行業做好戰略設計,推行“鏈長制”,培育引進一批頭部企業、“鏈主”企業,建鏈補鏈強鏈,提升本地配套率,增強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不難看出,“鏈長制”已經成了地方提高產業鏈基礎能力、發展韌性的重要抓手。

2020年9月,國務院發佈《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中指出,要建立產業鏈“鏈長制”責任體系,提升“補鏈”能力。據瞭解,這也是首次在國家層面政策文件中提及“鏈長制”。

整體來看,由於產業鏈基礎條件、面臨的發展形勢有所不同,各地推出的“鏈長制”大多集中在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例如,安徽的“鏈長制”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

跟安徽類似的還有廣東。此前《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羣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的意見》也指出,要在以新一代電子信息等10個重點支柱產業集羣和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等10個戰略性新型產業集羣中推行產業鏈“鏈長制”。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從地方過往的實踐經驗看,推動“鏈長制”落地落實需要堅持差異化原則,加強產業統籌協調,實施更多實招硬招。

7月17日,在安徽合肥一家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生產車間,技術人員在鋰電池生產線上作業。近年來,合肥市培養和引進一批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優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佈局。圖/新華社

2 角色畫像

各地多層次鏈長制體系的構建,可以看做是對自身產業結構調整的精準調控,以適應自身產業發展規律的需要。

這其中,如何正確理解“鏈主”和“鏈長”的關係無疑是關鍵。

因為這不僅涉及政府與市場在產業鏈發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關係,也事關能否有效盤活與整合區域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鏈集聚規模效應。

一般來説,“鏈長制”由“鏈長”和“鏈主”兩個部分組成。鏈長大多由政府部門的主要領導擔任,通常是“一把手”掛帥,組成應對各類產業問題的工作專班。

正如王清憲在節目中所説,這樣可以有效統籌各方面資源,將政府政策和來自市場的聲音快速有效結合。

從一些地方的實踐來看,“鏈長”的主要職責就是聚焦產業鏈“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在統籌協調企業復工復產方面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跟“鏈長”是由指定的人員擔任不同,“鏈主”更多的則是產業鏈發展過程中由市場自發形成,大多數是所在領域的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在產業鏈中可以利用自身技術、資本、品牌優勢,強化戰略資源整合,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併購重組,增強產業鏈關鍵環節控制力,淘汰產業鏈落後環節,引領產業鏈發展。

例如,山東省強調發揮國有企業的龍頭引領作用,遴選浪潮集團、濰柴動力、山東鋼鐵等13家省屬企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先進材料、高端化工等11條標誌性產業鏈中擔任“鏈主”企業。

對於“鏈長”和“鏈主”的關係,王清憲也在節目中給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表示,“鏈長”負責系統協調,是個服務的角色,“鏈主”則大部分是主導企業或者叫龍頭企業,負責在“雙招雙引”中撮合上下游,吸引上下游更多地到安徽來,也包括“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路線圖。

“這樣安排,是因為他們在行業裏有影響力,同時熟悉行業的分佈,最清楚專業的人才、專業的團隊、專業的技術、專業的公司分佈在全世界哪些地方,能讓我們精準地去招商。” 王清憲説。

6月7日,在山東省惠民縣風電裝備產業基地塗裝車間,工作人員在吊運風電輪轂。山東省惠民縣近年來依託原有風電產業基礎,引入國內風電行業龍頭企業,目前已形成風力發電設備設計、鑄造、加工、塗裝、運輸於一體的全鏈條風電產業集羣。圖/新華社

3 招商邏輯的轉變

正如王清憲所説,“鏈長”和“鏈主”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服務於招商。

當前,區域競爭異常激烈,各地都把招商引資作為培育產業的支撐和擴大投資的保障。

在招商方式上,傳統的招商模式往往強調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優惠的政策措施等給予企業的普惠待遇。包括提供“零地價”或低地價政策作為廉價資源吸引外來投資。

相關學者曾一針見血指出,現在招商引資難度大,即使低成本競爭式、“砍胳膊砍腿、自殘式”地降低身價,招商引資的效果都未必會好。

而在招商中發揮“鏈長”和“鏈主”作用則是另一種招商思路,即產業“鏈式”招商。主要是通過激發產業“鏈式”效應,通過培育一批示範帶動作用強的產業集羣吸引更多的產業鏈上的企業。

這其中,“鏈長”發揮系統協調作用,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協助鏈主和其他企業協作最大限度保障整個產業鏈平穩運行。

不過,“鏈式”招商的重中之重便是培育或招引一批產業鏈龍頭鏈主。

今年以來,一些地方也在積極培育創新龍頭企業,做強創新主體。今年5月,河南省專門印發了《河南省製造業頭雁企業培育行動方案(2022—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力爭在產值規模30億元以上的傳統產業企業、10億元以上的新興產業企業、1億元以上的未來產業企業中,認定一批頭雁企業,形成十百千億級優質企業雁陣。

除了河南,廣西也提出實施龍頭產業鏈精準招商行動。在本月廣西印發的《強龍頭壯產業行動方案》中,廣西提出今後3年將加快培育一批羣鏈牽引力強、產出規模大、創新水平高、核心競爭力突出、市場前景廣闊的鏈主型龍頭企業,推動產業增鏈補鏈強鏈,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對於地方政府來説,關鍵還是在於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形成“葡萄串效應”,即達到引進一個企業、壯大一個產業、形成一個集羣。

拿安徽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來説,主要聚集的是以長鑫、晶合為代表的半導體企業,其產業鏈中已經有300多家上下游企業,顯示產業中也有200多家上下游企業。

“鏈式”招商思路跟以往靠政策傾斜的老路子完全不一樣,通過發揮“鏈主”和“鏈長”的作用,用產業鏈集羣相互平衡、幫其補鏈,是一種模式的創新。

也應該看到,單純靠“鏈式”招商也容易產生一些問題。相關學者的研究也指出,從市場慣性看,鏈長與鏈主的角色如果錯配,長此以往會使得企業等市場主體出現“不找鏈主找鏈長”的思維,這會導致扭曲市場發展的規律,降低市場主體的活力。這種現象需要儘量避免。

不過,無論招商方式如何轉變,本質上還是在於如何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

正如王清憲所説,一個企業的發展像人的生活一樣,它需要一個適宜的生態,有陽光、温度、空氣、濕度等。同時也要尊重企業家,給他們更大的話語空間,讓他們在這個過程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撰 稿|新京智庫研究員 查志遠

編 輯|李瀟瀟

校 對|吳興發

實習生|吳葉凡

聯繫我們:

郵箱 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微信 jimi906

新京智庫

新京智庫是依託於新京報平台成立的新型媒體智庫,我們着眼於自身立足北京的區位優勢,服務北京、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在國家政策解讀、政商學媒“四維一體”資源對接、城市案例研究和品牌傳播等方面,生產具有高度專業化、全球廣泛影響力的作品與研究成果,為政府、企業和行業機構提供一流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