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王永文)據 Insight數據庫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羅氏、默沙東、強生等10 大藥企研發費用合計投入 496 億美元左右,研發費用佔總營收均值達到 18%。其中,默沙東、羅氏、BMS 和阿斯利康這 4 家的研發營收佔比均超過了 20%,默沙東則達到了 30%。
疫苗、創新藥板塊強勢推動營收增長
整體營收來看,相較於2020年,強生、羅氏增長較快,漲幅均超過10%,而輝瑞則以新冠 mRNA 疫苗的收入帶動營收暴漲 68%,居於第三位。同樣有疫苗收入帶動營收增長的的還有阿斯利康,新冠疫苗(Vaxzevria)帶來11.7億美元收入,營收同比增長23.05%。
除了疫苗帶動的強勢增長外,創新藥也是跨國藥企營收增長的又一主要來源。在諾華的創新藥業務中,製藥BU銷售額增幅達6%,其中用於治療風濕免疫科重磅炸彈司庫奇尤單抗銷售額達22.28億美元,抗心衰新藥沙庫巴曲纈沙坦鈉銷售額16.75億美元,以及基因療法Zolgensma銷售達6.34億美元。
此外,諾華腫瘤藥物創新藥增幅達4%,其中銷售額最高的是艾曲波帕,銷售額達9.76億美元,該藥於2018年11月被FDA批准,用於2歲及以上兒童和成人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一線治療治療。
強生2021年上半年全球總收入456.33億美元,同比增長16.9%。其中製藥板塊主要由烏司奴單抗、達雷妥尤單抗、依布替尼、阿帕他胺等幾款產品推動,其中增速最快的是用於治療非轉移性去勢抵抗前列腺癌的藥物阿帕他胺,2021上半年銷量為5.63億美元,增幅達到80%以上,成為強生創新產品中增長最高的品種。而銷售額最高的是烏司奴單抗注射液,營收44.22億美元。
創新藥銷售額增長:的背後是研發的高投入
縱觀多家跨國藥企的上半年營收,創新藥佔據大半江山,但仔細挖掘看年報內容,就會發現這其中離不開對穿新藥的持續投入。
羅氏上半年收入為307億瑞士法郎,較上年增長8%,其中製藥板塊業務收入為216億瑞士法郎,由於受到生物類似藥等市場衝擊的因素,收入下降3%,相比同期出現負增長,當羅氏在研發的投入依舊有77.5億美元,佔營收比達22.86%。
據羅氏公告顯示,2021第二季度羅氏有 3 項上市申請獲批,3 項處於申請階段,同時啓動 5 項 III 期臨牀試驗,4 項 II 期臨牀試驗,2 個新分子進入臨牀 I 期,進入臨牀及之後階段的在研管線數總計達 150 個。同時,羅氏下半年預計還將披露 5 項關鍵臨牀數據包括 CD3/CD20 雙抗 mosunetuzumab 用於三線及以後濾泡性淋巴瘤,CD3/CD20 雙抗 glofitamab 用於三線及以後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等。
而諾華 2021 上半年研發費用總計 47.51 億美元,佔營收為 18%。研發領域包括腫瘤、免疫和肝病及皮膚、心血管及代謝、眼科等疾病,目前研發管線數近 160 項。其中腫瘤創新藥Asciminib向 FDA 提交上市申請,用於(1)用於治療先前已接受過至少 2 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此外,卡馬替尼、替雷利珠單抗、瑞波西利等臨牀試驗研究結果達到預期,嘗試拓展新的治療領域。
21家國內藥企上半年研發投入總額共計10.92億元,增長近三成
相對於跨國藥企15%左右的研發費用,長期以來國內藥企研發費用投入偏少,而重銷售輕研發的模式一直被業內詬病。但近年來來也有新的勢頭,一批新型創新藥企開始重金投入創新藥領域。
截止目前,A股共有21家醫藥生物類上市公司發佈中報,同花順數據顯示,21家企業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總額共計10.92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8.48億元增長近三成,2019年和2018年同期分別為6.65億元和4.50億元。
其中在今年上半年,恩華藥業、邁克生物研發投入總額過億,分別為1.57億元和1.11億元;從研發投入佔比看,,苑東生物、、艾德生物、、偉思醫療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收比重均超10%,,分別為18.91%、、17.09%和14.69%。
國信證券研報分析,隨着政策轉變為以臨牀價值為導向,熱門靶點和賽道扎堆現象會有所改觀,差異化、優效、首創產品將百花齊放。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可以通過成熟又有特色的平台技術,做到快速地跟進某一靶點的藥物研發,通過一定的臨牀設計,藥物的差異化優勢又可以體現在某些適應症上有效性、安全性的優勢,最終構成全球性的競爭優勢。
來源:健康時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