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資本巨頭“四面楚歌”
樂居財經 呂秀倫 發自杭州
五年前,一家由國內各行業30餘家龍頭浙商出資催生的巨無霸企業——浙商產融控股誕生,它單單註冊資本就高達1000億元。
過去,浙商產融控股經歷了快速發展,風光無限。旗下浙商資本(後翻牌為浙商產融資管、現為浙江融臻資管),是“寶能系”背後的關鍵通道,使其能獲得了天量資金攻城拔寨,掀起“萬寶之爭”。
那些年,浙商產融系是如此叱吒風雲,以至於不少同業和通道們都關注它們,有的想效仿,有的想合作來分一杯羹。
不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短短五年時間過去,在浙商產融的合夥人行列早已光鮮不再,甚至有些股東面臨資金鍊危機,例如,宜華集團、泰禾集團等。
除此之外,浙商資本首任董事長張長弓於近日被傳調查;而他的戰友,也曾任浙商產融控股副總裁兼浙商產融資管總裁的徐兵也被傳雙規,並被現任公司(金谷信託)免職。
故事走到了今天的結局,外界無不唏噓。金融江湖,處處充滿“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故事,而起落幻滅之間,考驗的又是定力。
向股東討債
資料顯示,成立於2017年4月的浙商產融控股(全稱“浙江浙商產融控股有限公司”),號稱是浙江省最大的航母級投資平台,法定代表人為王衞華,經營範圍涉及實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受託企業資產管理等業務。
在公司股權上,浙江浙商產融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浙商產融投資”)、寧波新業湧金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各持股99.999%、0.001%。
其中,寧波新業湧金投資由劉軍和王衞華持有88.9%和4.4%、陳瀟笑、沈利民、鮑立明各持有2.2%,寧波大榭漢勝企業管理持有剩餘0.1%股份,而大榭漢勝又由沈利民、鮑立明各持股50%。上述自然人均是浙商產融控股的高管。
控股股東浙商產融投資成立於2017年4月,註冊資本330.8億元,執行事務合夥人為寧波錢潮湧鑫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經營範圍涉及私募股權投資、投資管理、投資諮詢。
在股權上,浙商產融投資由寧波雍豐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泰禾集團等30家合夥人組成,持有0.0302%-7.6767%不等股份。
事實上,在浙商產融投資上合夥人行列中隱藏着多位地產、家居股東,涉足地產的包括泰禾集團、和潤集團、新湖中寶旗下全資子公司浙江智新科技、保億集團、新洲集團等;家居股東包括了宜華集團、顧家集團等。
令人唏噓的是,在合夥人行列有被執行或有失信機構多達9家。諸如,康美實業、泰禾集團、和潤集團、宜華集團、剛泰集團等。
其中,不乏因資金緊張陷入困境的企業,如已進入債務重組的泰禾集團、被報道遭數家銀行追債的和潤集團、涉嫌操縱市場並資金承壓的宜華系。
受此影響,浙商產融投資股權凍結信息高達42條,其中股權凍結數額不乏8億元、20億元等。
伴隨着部分股東陷入債務危機,浙商產融與這些企業之間的矛盾糾紛亦走向公開化。此前,因投資借款糾紛,浙商產融控股向法院申請司法凍結宜華集團持有的宜華生活部分股份。
近日,宜華系又將持有的山東市立醫院控股集團股份公司 20% 的股權被放上阿里法拍。樂居財經瞭解到,該拍賣背後正是浙江浙商產融控股與宜華系等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執行標的19.67億元。
當前,浙商產融控股對外投資企業達31家(5家已註銷),間接持股企業更是高達1000家。其中,在對外投資企業中,不乏涉足地產業務。例如,全資子公司上海融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
在杭州浙鴻置業的股權中,浙商產融控股、湖州展裕企業管理服務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保億集團下屬公司浙江保億裝飾工程各持有70%、20%、10%股權。
除此之外,浙商產融控股還與國資進行合作。例如,在保利興銀(寧波)投資的股權中,保利集團下屬公司保利(橫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銀都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浙商產融控股各持股45%、40%、15%。
"寶萬之爭"的幕後推手
浙商產融的動向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它曾被市場認為是“寶萬之爭”的關鍵推手。
六年前,浙商銀行旗下的浙銀資本和“寶能系”關聯方深圳浙商寶能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通過有限合夥形式成立深圳市浙商寶能產業投資合夥企業,並於2015年11月耗資200億元入股寶能系旗下公司鉅盛華,成為“寶能系”舉牌萬科A股的重要資金來源。
樂居財經獲悉,浙銀資本(全稱“浙江融臻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6月,目前由浙江浙商產融控股和寧波產融創享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分別持股97%和3%,註冊資本達100億元。
雖然在股東結構上,浙銀資本與浙商銀行並無關係,但時任副行長張長弓是該公司首任法人代表、董事長兼總經理,且公司監事、董事也多來自該行。
隨後,浙商銀行迅速對“為寶能系輸送子彈”一事做出回應稱;
該行與萬科、寶能都有正常的業務合作,該行理財資金投資認購華福證券資管計劃132.9億元作為優先方,僅用於鉅盛華整合收購非上市金融股權,不可用於股票二級市場投資,也不作為其他資管計劃的劣後資金。
因為介入這單知名度頗高的業務,浙銀資本股權此後被轉讓給浙江名企——銀泰集團。2017年,銀泰集團所持股權又被浙商產融買下,浙銀資本也在當年8月更名為浙商產融資管,並在今年6月進一步更名為浙江融臻資管。
近日,有消息傳出張長弓被調查。據瞭解,張長弓於2019年8月起擔任華興銀行黨委書記,此前他就職於浙商銀行。
此前華興銀行官網信息顯示,在該行黨委、高管層序列中,張長弓排名第二位,僅次於董事長周澤榮。不過,目前官網有關張長弓的簡介和出席活動的動態已被全部清空。
9月12日,該行發佈公告稱,張長弓於近日因個人原因辭去總行黨委書記、黨委委員職務並已離職。一位華興銀行內部人士透露,張長弓被調查應與華興銀行無關,而是涉及此前的事情,“他到行裏沒幾年,分管黨建這塊,人挺低調。”
就在張長弓被帶走的消息蔓延之前,他曾經的同事徐兵近期也被調查。巧合的是,2015年,張長弓正是浙商產融資管前身——浙銀資本的首任董事長,當時徐兵則是公司董事。
據瞭解,徐兵曾任信託公司總經理,2017年9月辭職,11月出任浙商產融資管總裁,去年9月獲批擔任金谷信託總經理。據業內人士分析,“徐兵被查或與在浙商產融資管任職期間有關”。
合縱連橫
實際上,浙商產融系的成立來源於企業間的“抱團取暖”。
2017年3月底,浙商產融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浙商產融投資”前身)合夥人第一次大會在杭州召開,首期募集資金343億元,並計劃未來幾年內分期增資至1000億元。
當時,該基金合夥企業將通過設立浙商產融控股啓動投資運營,與現有結構相符。參與該輪投資的包括盾安控股集團、康美藥業等31家知名新老浙商集團,其中絕大部分為行業龍頭和上市公司,實際代表着近60家國內外上市企業。
當年9月,在浙商產融控股揭牌儀式上,浙江相關政要蒞臨現場並發表講話,足以説明該企業的成立在浙江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資料顯示,浙商產融控股創立根源是,為浙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因面臨投資行為分散、資本實力較弱等問題而產生的轉型升級焦慮。因此,數十家浙商自發搭建起浙商產融這一投融資平台。
2018年初,浙商產融控股董事長兼總裁王衞華表示,截至2017年底浙商產融合並管理資產超2000億(包含控股子公司),當年淨利潤近7億。
在產業鏈整合,王衞華稱,如股東因併購需求需要約20億資金,在股東自有資金不足5億的情況下,浙商產融可一方面利用資金優勢直接出資,另一方面利用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源整合能力及自身增信,較短時間內幫助股東促成一個20億的併購基金。
短短几年過後,不僅在浙商產融合夥人行列一些企業早已光鮮不再,甚至發生資金危機。合夥人出現危機,致使浙商產融系也不能獨善其身,身背諸多股權凍結。此外,還有一些合夥人從中抽離而出。未來,其將走向何方?
交流爆料:1101693159@qq.com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