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業績難填高估值,A股一季報藴含着哪些希望?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財經

本文由“蘇寧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陸勝斌

2020年年報和2021年一季報已經塵埃落定,上市公司的業績基本上全部披露完畢,從結果來看,一季度整體修復顯著。

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A整體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1%,剔除金融後的全體同比增長3.8%。2020年,金融系統累計向實體讓利1.5萬億以助力企業發展,金融上市主體業績因此受到拖累,銀行同比增長0.7%,非銀金融同比增長0.4%。

從今年一季報來看(見圖1),全A整體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4.9%,剔除金融後的全體同比增長171.4%;在申萬一級行業中,除國防軍工和房地產外,其他行業均出現改善。若剔除疫情導致的低基數影響,直接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全A整體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增長24.8%,複合年增長率為11.7%,業績也可以説是不俗的。

業績向上,估值向下

雖然一季度整體業績改善明顯,但春節以後大盤的走勢卻不盡如人意。去年受疫情的影響,國內的流動性較為充裕,推升了A股市場的估值,市場的推演邏輯是:估值先行,靜待業績釋放。

2021年以來,宏觀流動性邊際收緊,公開市場操作基本維持整體平衡,銀行間的流動性受財政存款、地方債發行節奏緩慢等的影響相對充裕,資本市場進入了存量博弈的階段。隨着國內經濟的持續復甦,企業盈利預期也不斷好轉,春節前市場資金在部分抱團股上集中,推升了一定程度的泡沫,使得亮眼的業績也難以消化畸高的估值(見表2)。

整體來看,季報業績較為喜人,但季報行情並沒有如期來臨,市場普遍預期今年A股業績受基數影響會前高後低,擔憂情緒不免縈繞心頭。細分來看,疫情對於不同行業的影響仍未消退,結構分化非常顯著,低估值、順週期成為防守進攻的重要陣地。除此之外,我們能從一季報中看出藴含着哪些希望嗎?下面我們一一道來。

右側機會:順週期的業績兑現

隨着疫苗接種範圍的擴大,全球貨幣政策的寬鬆及財政政策的刺激,雖然疫情在局部地區仍有反覆,但經濟的復甦已經啓動,市場對於通脹的擔憂也日益強烈。大宗商品今年以來上漲幅度明顯(見表3),A股上游行業在一季度的盈利均很突出。但因預期太過一致,股價漲幅已經比較充分(見表4),對於追求安全墊的投資人來説,當前不能説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時點。

值得關注的是,採掘行業近五個季度的累積淨利潤同比情況分別為-89%、-78%、-30%、-24%、1094%,雖然修復相對緩慢,但基本面逐季改善的趨勢明顯,今年一季度相較2019年同期增長62%。從股價表現來看,當前仍未獲得市場青睞,且採掘業當前的估值處於歷史分位的20%以下,未來有望實現戴維斯雙擊。

左側機會:疫情衝擊,仍未修復

受新冠疫情的衝擊,第一、二產業所受影響相對較小,因逆週期調節政策的支持,最先修復的是投資、製造相關的產業,而服務、消費等第三產業相關的行業仍未完全從疫情的陰影中走出。隨着出行消費潛力的釋放以及疫苗接種率的提升,預計這些行業仍有較大的盈利修復空間(見表5)。

需要注意的是,休閒服務行業中,中國中免的市值過大(權重接近70%),對於指數的影響較為明顯。若在休閒服務指數中剔除中國中免,休閒服務行業2021年一季度相較2019年同期淨利潤下降189%,業績遠未得到有效修復,但是市場對於修復的預期已經較為充分地反應在股價上。

5月5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五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2.3億人次,同比增長119.7%,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103.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132.3億元,同比增長138.1%,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77%。國內旅遊的火爆將會在上市公司二季度的報表上有所體現。值得注意的是,機場、物流、酒店、運輸設備等細分子行業一季度相較去年年報和三季報均出現弱化,而航運板塊業績出現明顯改善,疫情衝擊的行業隨着消費的復甦,有望出現拐點。

醫藥生物:疫情驅動仍具動能

醫藥生物是自疫情爆發以來,受疫情驅動邏輯最為直接的行業(見表6)。雖然疫情控制將是必然,但其間的過程難免曲折。

在海外疫情不斷反覆、病毒變種多樣的情況下,醫藥生物在基本面和行情熱點兩方面都有可能繼續成為贏家。可以關注細分子類:醫療防護(無紡布(口罩)、防護手套)、消毒、醫藥製造及銷售(抗生素、抗病毒、免疫系統、保健品、檢測試劑)、醫療器械(手術器材、注射器、磁共振、X射線、呼吸機、監護儀)、康復護理、肺炎疫苗(臨牀前期、臨牀後期、商業化)等。

估值壓力仍存的行業需謹慎

2020年下半年以來,諸多行業出現了盈利的持續改善,疊加行業景氣度的不斷提升,一季報也呈現出高增態勢,如新能源、乘用車、電子等(見表7)。持續的業績改善會加強市場的一致預期,從而提前推升行業的估值。一季報之後,汽車行業的估值仍處於70%歷史分位,電氣設備處於62%,電子處於40%。

隨着上游原材料價格的繼續上行、並向下傳導,中、下游行業的成本會不斷抬升,從而盈利會逐步受到壓縮。因此,上述行業雖然盈利持續改善,但後續壓力將會增加,且當前估值並不算低。細分來看,像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等仍處於高景氣,對於趨勢跟隨的投資者來説,可以關注。

業績惡化的行業需警惕

國防軍工屬於典型的逆週期行業(見表8),在疫情爆發之際,2020年一季度歸母淨利仍同比逆勢增長40%,因此在考慮今年一季度業績同比時,不需要剔除疫情的影響。從結果來看,可以説是嚴重不及預期,而隨着當前國內經濟不斷修復之際,軍工的逆週期調節作用必將逐步退出,業績難有爆發空間。

如果按照靜態業績來看,有些行業的業績增速非常不俗,但是這只是表象,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其淨利潤的變化趨勢。如果某個行業業績的絕對增速很高,但連續幾個季度均出現滑坡,那麼市場給與的估值一定也會相應下行,從而出現戴維斯雙殺。農林牧漁就是這一類的典型,農林牧漁與疫情相關不大,主要受到超級豬週期的影響,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長389%,自那以後業績逐季走低,當前仍未出現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