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0上半年日本製造業對華投資反增兩成 中國吸引外資優勢何在?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財經

中國網10月22日訊(記者 李明豔)“2020年上半年,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總額比去年同期減少3.9%,但日本製造業對華投資總額反而增加20%,尤其是對運輸機械設備的投資增長顯著,佔到整個投資額的40%。此外,日本企業正在加大對汽車領域和健康養老領域的投入。”

21日,在北京召開的“對話太倉——中日韓經貿合作交流會”上,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事務所副所長日向裕彌發佈了日本企業最新對華投資動向,其中的數據與事實,讓人們不得不對此前媒體一度盛傳的“大量日企撤回本土”、“日企將脱離中國供應鏈”等消息進行重新審視。

據日向副所長介紹,新冠疫情發生後,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就“對華投資日本企業今後1-2年的經營規劃”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超半數企業回答“目前尚無變更計劃”,兩成企業回答“將會擴大規模”。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投資湖北省的日本企業中,回答“將縮小規模”的企業為0%。究其原因,有分析認為這與日系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上保持良好銷售業績密切相關。投資湖北的日企中約一半與汽車產業鏈相關,由於他們的主要客户日系汽車製造商業績喜人,所以這些企業對收益前景與經營計劃多持樂觀態度。

此前,新冠疫情所導致的“停工停產”等問題引發了日方對在華日企供應鏈安全問題的擔憂。今年4月,日本曾發佈一項高達2435億日元的補助計劃,用以改革日企供應鏈,協助它們將在海外的供應鏈遷回本土或轉至東南亞國家。日本首相菅義偉剛剛結束對越南等國的訪問,這也被看作是日本政府繼續推進企業向東南亞市場分散,試圖改變在供應鏈領域依賴中國的舉措。那麼對華投資的日企是如何應對的呢?

據日向副所長介紹,一項針對日本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九成投資華東與華南地區的日本企業沒有變更產業鏈或生產基地的計劃,“從日本企業的動向中,完全沒有看到他們要從世界上第一個(從新冠疫情中)實現經濟回暖的中國市場上撤退或大規模變更生產基地的跡象。”

此話一語中的。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迅速控制住疫情,並且在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大背景之下率先實現強勁復甦。近日剛剛發佈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這顯示出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為投資中國的各國企業注入了強大的信心。

日本大使館駐華商務參贊福永茂和指出,中國經濟的復甦,也帶動着日本經濟特別是對華出口的穩步回升,中日經濟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間。同時,日本企業能夠安心在中國開展業務,除了中國明朗的經濟前景與廣闊的市場前景,還得益於中國政府通過施行外商投資法、連續多年壓縮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等一系列開放政策而不斷得到優化的營商環境。

中央政府不遺餘力推進對外開放的同時,各個地方政府也在不斷利用區位、環境優勢及優良的政府服務,提升投資便利化程度和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

以地處長江沿岸、緊鄰上海,被譽為“中國進口日本高精尖設備第一港”的太倉為例,近年來,太倉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優惠的配套政策和高效的辦事效率,為企業技術創新、增資擴產等提供土地、人才、金融、環境等全要素支持。目前,太倉已經形成了高端裝備、汽車核心零部件等7大產業鏈,吸引了500多家德國企業、192家日本企業與89家韓國企業來此落户。當天舉辦的這場交流會,也是太倉政府為了進一步打開同優質日韓企業、經濟機構等的交流窗口,向廣大日韓企業敞開合作大門的一大舉措。活動中,太倉各區鎮與日本企業簽訂3個項目,投資金額約為6億元;與韓國簽定1個項目,投資金額約為6.6億元。